大唐移動王利:助5G Massive MIMO設備走向成熟 測試符合預期

在5G獨立組網標準凍結後,5G預商用進入快車道。5G關鍵技術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5G商用的進程。其中,Massive MIMO是5G的標誌性關鍵技術,還被各方認為會是最先商用的技術,備受各方關注。那麼,Massive MIMO技術目前發展情況如何?就此,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採訪了大唐移動5G產品線副總裁王利博士。

大唐移動王利:助5G Massive MIMO設備走向成熟 測試符合預期

已在4G使用,將廣泛應用於5G

Massive MIMO中的3D-MIMO在4G網絡已有應用,被認為實現了5G技術4G化規模應用。3D-MIMO有助於運營商在高價值、高業務、高負荷場景下的用戶容量擴充和用戶感知提升。目前,中國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了基於4G現網的3D-MIMO規模商用,已完成部分熱點區域的部署,未來會隨網絡負荷的增長持續擴大建設規模。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在進行3D-MIMO的試點。

進入5G時代,Massive MIMO扮演更重要角色,是提升頻譜效率和系統容量的核心技術。同時,Massive MIMO也會對5G的用戶感知提升發揮重大作用,可有效提升網絡覆蓋、頻譜效率、小區邊緣用戶吞吐量,提高用戶體驗,是滿足5G業務對高速率需求的關鍵技術之一。

“Massive MIMO將是5G大規模組網的基礎設備形態,對產品研發、組網模式都有重大的影響。”王利表示,因此,在5G預商用階段業界需要對Massive MIMO做全面的驗證與測試。未來,Massive MIMO將廣泛應用於5G網絡,但針對不同的場景,王利分析表示,在密集城區及一般城區等高容量區域可採用64通道大規模天線陣,在郊區、農村等低流量區域可採用較少通道數(如16通道)以降低建網成本。

新技術的應用必然有個過程。王利坦言,Massive MIMO應用到5G網絡面臨挑戰。一是產業鏈前端的芯片和器件支撐能力還有差距,工藝和集成度需進一步提升,以降低設備的成本、體積、重量、功耗;二是大規模天線的多流傳輸信號處理及波束賦形算法,仍需在試驗網和試商用網絡中進一步成熟,針對大規模天線的網絡規劃優化方法也需要通過試驗積累經驗。“這些問題已經不是阻礙性問題,隨著產業成熟以及實驗進展都可以陸續得到解決,從而滿足5G的商用節奏要求。”王利表示。

大唐推動設備成熟,性能測試符合預期

Massive MIMO非常重要,產業鏈在積極行動。據王利介紹,大唐藉助在3G和4G所提出的TDD智能天線波束賦形技術方面的積累及新技術研發,推動大規模天線的波束賦形傳輸技術成為5G最為核心的關鍵技術,並最先推出了業界領先的5G 256大規模天線實驗平臺。

在與運營商深度合作方面,大唐移動在2013年就與中國移動、中國信通院和高校共同承擔大規模天線的國家重大專項研究。自2015年至今,大唐移動已經開發了三版大規模天線的驗證系統,並不斷優化和成熟,持續參加了工信部和發改委的相關5G試驗建設和測試。

此外,大唐移動先後承接了湖北移動、甘肅移動、湖北聯通、重慶電信等5G規模試驗網的建設,承接了貴州、浙江、廣東、江蘇等地移動建網需求,還承接了重慶、福建聯通等地的小規模試點。大唐移動聯合運營商在廣州進行了Massive MIMO OTA測試,包括EVM、ACLR、EiRP等射頻指標,並測試了波束賦形能力。

“目前大唐移動已經完成了工信部三階段NSA測試,預計2018年11月完成SA測試。”王利透露。此外,大唐移動正在參與中國移動實驗室及外場測試,並與高通、展訊等終端開展IoDT測試。

在測試產品方面,大唐移動目前在測的5G Massive MIMO設備支持64通道192天線,主要針對城區道路及樓宇立體覆蓋測試和容量測試。從目前的測試情況看,該設備覆蓋和容量性能均符合預期。

而且,大唐移動目前在測的5G Massive MIMO設備支持3.5GHz頻段,在工信部三階段測試中,NSA室外測試單用戶下行吞吐量峰值達1.37Gbit/s,多用戶小區下行吞吐量達到16流4.8Gbit/s。後續隨著設備成熟和性能提升,大唐移動能夠實現更多流數及更高吞吐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