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夜,我跟1岁宝宝抗击手足口病的全记录

7月22日:

7月22日,我家二宝满1岁。上午还是个叽叽喳喳、闹腾的小丫头,下午午睡起来,我就发现她不对劲,小脸红彤彤的,精神有些萎靡。我一抹她额头,有点烫。我赶紧意识到可能是发烧了,马上拿来水银体温计给她量体温。一量,38.4度,是发烧了。有了照顾姐姐发烧的经验,我不再慌乱着去医院,而是镇定地查看家里的药。找来小儿柴桂、给她喂了一包。小家伙第一次生病,对药的味道很反感,哭闹不止。我仿佛后妈一样,狠心地用勺子挖开她嘴巴,把药灌进去。以致于现在她看到勺子就害怕,喂饭只能用筷子了。

我知道发烧要多喝水,就想办法多喂她水和母乳。到了晚上,宝宝的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摸着额头很烫手。我拿体温计给她量,这下体温升到了39.4度,该喂美林了。这时是凌晨2点,我硬灌美林给熟睡的宝宝,她依然反抗,大哭到呕吐。继续喂,还是吐了出来。没办法,只能物理降温,给她贴额头。

7月23日:

经过一个晚上的折腾,为娘已是精疲力竭,顶着两个黑眼圈。宝宝却精神很好,开始起来玩了。我以为她好了,一抹额头还是烫。于是,继续给她柴桂。她依旧如上刑般哭喊,喂下喉咙的药在咽喉中咕咕翻滚。害怕勺子的宝宝,喂她吃粥,摇头;喂她吃面条,捂嘴。她一个劲的指在我胸,说:“奶奶。”心疼她生病,我也尽量给她哺乳。

到了下午,体温一直都保持在38.6度。一喂美林,就猛出汗,降下了6个小时,药效过后又复烧。就这样烧,退烧,烧,折腾到了晚上。

7月24日:

二宝的体温一直很坚挺,我坐不住了,当下觉得带她去医院。到了医院,挂号、排队,看医生。医生看了看喉咙,说,有疱疹。摊开手一看,有两颗小红点。医生问了病程,说疑似手足口。疑似手足口,那么就当手足口来治疗吧,反正用的药也是和感冒发烧一样的。姐姐以前也得过手足口,不过那时是已经4岁。那是很痛苦的一段经历,吃不下东西,发烧迷糊。医生说,手足口没有什么特效药,回家好好护理,多喝水。

手足口,很多人会谈病色变,惧怕万分。其实这个病也是小儿的常见病,属于自愈性的疾病,对症治疗即可。换句话说,发烧就降温,口渴就喝水。

考虑到病程大概需要1周,我暗暗叹口气说:“宝宝,我们对抗病毒的战役还有4天哦,加油!”

孩子生病累在娘,这句话一点不假。晚上睡觉,我犹如惊弓之鸟,她一点小翻身我都会惊醒。每小时都会去摸她,如果感觉太烫,就去量体温。

就这样度过了24日晚上。

7月25日:

天亮了,宝宝开心地醒来,看见我甜甜一笑。我感觉她今天的精神稍微好了点。摸摸额头,大概就38度左右。果不其然,量体温37.8度。体温降下了了,药还是继续喂。情绪好点的宝宝,吃药还是抗拒,但是已经有心思听你的劝说和哄逗了,喂药过程比较顺利。吃完药,她指着门口喊。哈,小妞想去玩了。我看到她有所好转,也狠心决定去上班,把她交给外婆看护。

白天我虽然在上班,心里还是不时挂念她是否还复烧。中午休息,打电话给外婆。外婆说,没有复烧。

晚上回家,我看见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宝宝,小脸有点尖的了,但是精神还不错。我想这次对抗病毒的战役,我们算基本胜利了。

这次二宝的生病,我体会到,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生病一定要镇定和耐心。宝宝发烧有个过程,一般都会反复好几天。能吃药就不要打针,发烧就要多喝水。在宝宝生病期间,我想办法让她多喝水,不断做果汁给她喝。宝宝战胜疾病,是全家齐心协力对抗的结果,家人的付出要学会感恩。

4天3夜,我跟1岁宝宝抗击手足口病的全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