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7月31日,在红河州州府蒙自迎来了“七彩云南·秘境百马”第七十四站分站赛事, 作为红河州州府的蒙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百年滇越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以及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外资理事馆等诸多的第一,先后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更是被誉为“中国过桥米线之乡”。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产生于明末清初的蒙自县,以汤料上乘、佐菜丰富、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吃法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被郭沫若誉为“云南食品中一朵瑰丽的山茶”。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分为米线、高汤 、拼盘三个主要部分。在这里,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而拼盘辅料则是米线的生命。过桥米线的拼盘辅料主要由各种优质肉类和新鲜蔬菜组成,是构成过桥米线的基本元素,为过桥米线的制作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的制作方法很是讲究,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主料各片,要求薄至透明为度,肉片在汤中烫后不卷缩为佳。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调好的汤必须在火上微开,用沸汤冲入碗内。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吃时用大磁碗一只,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过桥米线层油盖住不冒气,但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鹌鹑蛋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料、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在蒙自站的奔跑中,红河官房大酒店还精心为金飞豹及跑友们准备了蒙自正宗的过桥米线,鲜美的汤汁、爽口的米线,让跑者们一扫疲劳,心情无比愉悦。

百马非遗|百年传承,云南味道——过桥米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