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已经超越美国!房价还跌的起吗?

摘要:到底花多少钱买房才安全?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以家庭债务/家庭可支配收入测算,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越美国。”

110.9%,这个数据比以往公开的居民部门杠杆率高了不少。此前也有不少报道认为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张晓晶、常欣、刘磊的研究,我国居民部门加杠杆,呈现加速态势:1993—2008年,由8.3%上升到17.9%,15年(增长)不到10个百分点;2008—2017年,由17.9%上升到49%,9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年均增幅近3.5个百分点;近两年年均增幅更是达到4.9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依然普遍认为我国居民有加杠杆的空间,包括上述三位作者。最直接的理由是,2017年我国居民债务余额虽然有40.5万亿,但居民现金与存款相加仍有70.9万亿,远超贷款余额。对此,杠杆游戏不敢苟同。就像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到的,中国居民的债务情况,隐性债务较多,难以统计,比如买房向亲友的大笔借款等。实际上,我国居民的杠杆率肯定是比公开的数据要高不少。当然,杠杆还是得加,不然怎么撬动财富。目前,家庭债务主要是房贷和消费贷。80后、90后已经从父母辈储蓄过日子的时代,进入到了借钱过日子的时代了。甚至吃个饭都用花呗。借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裸奔”着还大量借钱。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居民贷款增加了6143亿元,比当月居民存款增加值多了近4000亿元。而今年,除了2月份(春节期间),每个月,居民贷款的增加值都比存款增加值高。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美国人的贷款多用于消费,我们则多用于买房……如何防范家庭债务?不同的专家说法不一样,有人说要至少留足6个月的生活费。为什么是6个月,不是3个月或10个月?蜜妹翻阅资料才发现,这是对照美国的国情。美国规定领取失业金的期限是26周左右,所以人家是要准备6个月的生活费。而我们考虑家庭债务风险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房贷。杠杆游戏一直觉得,刚需族就该早点买房,不要去听什么专家意见等着楼市崩盘了。说直白一点,较大体量的城市,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相关方已经默认其高房价。通过高房价,抵御资本外流压力,解决债务可持续,实现基建的升级,完成更大城市化。对于个人也是一样,相关方面希望通过房价实现部分人群的财富增值,而且是绝大部分有房的群体,希望他们都获得这一溢价,让这个社会有更多利益共同体,社会更稳定。通过调控、资金和板块的轮动,一二线的人都房子溢价了,三四线也分享到这一好处。然后大家都很开心。自然,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也开心,经济也取得稳定。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套现。现在的招就是稳定高房价,慢慢拆弹、慢慢调整经济,通过时间换取空间。这步棋当然不是完美无缺,怕的就是外力过大。那到底花多少钱买房才安全?关键还是要看你能承受的债务水平和你想要保持什么样的生活水平。配备和房贷同样数额的意外险、医疗险。预估下自己的收入,能承担的借款总额,再确定买什么样的房子。至少预留一笔随时可以支取的钱,应对日常家人生病和短期的生活费。而旅游、奢侈品做好预算,保证还贷和日常开销之后,再考虑吧。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就不要同时奢望紧紧抓住安全感了。至于我们房价到底能不能控制住?顶层看宏观背景、货币政策。如果外部因素造成全国都处于稳定、下跌通道,这个城市很难独善其身。大趋势就是大趋势,不是谁可以随便扭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