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芳致辞酒博会谈反思:除了市值第一,我们还有哪些比帝亚吉欧做得好?

李保芳致辞酒博会谈反思:除了市值第一,我们还有哪些比帝亚吉欧做得好?

李保芳致辞酒博会谈反思:除了市值第一,我们还有哪些比帝亚吉欧做得好?

9月9日上午,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拉开帷幕。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在开幕式做5分钟致辞。其观点备受业界关注。

人们发现,李保芳的发言中,最大的篇幅不是摆业绩,而是谈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竞争力,如何通过接轨来倡导竞合发展,怎样通过“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行”,来共同酿造白酒发展的黄金时代。

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效益最好的酿酒企业,茅台之热,毋庸置疑。但从茅台董事长在开幕式向海内外同行释放的信号来看,他们思考得更多的,一是如何在全球贸易环境形势不明朗背景下,实现自我迭代升级;二是为成长培育更好的业界环境;三是透过迷雾、寻求变革赢得更大的战略提升。

致辞中,李保芳提到了茅台股票总市值超越帝亚吉欧成为全球烈酒企业排行第一的现实,但重心不在于公布战绩,而是其后的反思:除了市值,茅台与帝亚吉欧的真实差距还有多少。对标角度的改变,透露的信号非常明显。

对比近期茅台针对企业治理、针对市场规范、针对文化战略频频推出的系列举措,保持谦逊之心,戮力前行的意味十分强烈。

在致辞结尾处,李保芳提到了改革。他说,“四十年来的改革与开放,是我们成长与发展的精神土壤。未来五到十年,包括贵州白酒在内,中国白酒产业即将步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改革大潮之下,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必将到来。”

下面为李保芳致辞节选:

感谢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提供这个机会,让我们能与全球最著名的酒企,和众多国内同行同台交流、共话发展。身为贵州人,我们一直为家乡的故土风物深感自豪。这里拥有全球最好的蒸馏酒产区,拥有上千年的酿酒历史。茅台,只是贵州酿酒产业的一个侧面,相信各位在这里会找到更多的惊喜,更多的收获。

下面,结合茅台的思考与实践,我与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一、向世界学习、向时代学习,全面提升中国白酒核心竞争力

作为酒类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中国白酒业历史悠久,在全球酿酒业版图中,独树一帜,不仅在世界创造了蒸馏酒的生产记录,也贡献了最大的消费市场。

去年,茅台的市值首次超越帝亚吉欧,成为全球烈酒市值第一的企业。

这个变化发生之后,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常反思,除了市值第一,我们还有哪些比帝亚吉欧做得好?我们发现,茅台虽然在单品销售额、股票市值等指标上取得了一些优势,但在市场开拓的国际化程度、企业治理的国际化水准,以及品牌传播的跨文化影响能力等方面,与知名跨国酒企仍有相当的差距。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白酒业要走向世界,不仅需要培养出色的工匠群体、一流的管理营销团队,更要总结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治理与品牌传播的方法论。信息化时代,面对全球贸易格局变迁带来的深刻冲击,中国白酒应虚心向世界学习,向其他领域学习,充分发掘文化的力量与价值,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全面提升中国白酒的核心竞争力。

二、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白酒行业要大力倡导竞合发展

中国白酒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充分的领域。我们经历过痛苦的丛林时代,也经历过激烈竞争的过往。过去两年多来,茅台与五粮液、泸州、洋河、郎酒、汾酒、西凤、古井贡等知名酒企展开密集走访。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白酒业要在全球市场板块中获得良性发展,需要培育“竞合”文化。首先,从茅台的自身体会看,白酒企业,无论规模再大,都需要向同行学习;其次,行业的共同发展,需要培育尊重规则、尊重传统的文化氛围,共同把市场这块蛋糕做大。

让我们感动而鼓舞的是,这些年来的走动,“竞合”理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行,共同酿造白酒发展的黄金时代

四十年前,贵州名优白酒生产能力只有5000吨。2017年,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902.4亿元,今年突破千亿大关已没有悬念。贵州白酒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中国白酒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来的改革与开放,是我们成长与发展的精神土壤。未来五到十年,包括贵州白酒在内,中国白酒产业即将步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改革大潮之下,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必将到来。

身为黔酒的一份子,茅台植根于这片厚实的土壤。我们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的战略指示,与广大同行和兄弟企业齐心协力,共同酿造白酒发展的黄金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