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台倒逼快遞企業「站隊」,是什麼讓京東鐵心趕走天天?

電商平臺倒逼快遞企業“站隊”,是什麼讓京東鐵心趕走天天?

上個月,京東向平臺商戶發送通知,稱將於7月底暫停天天快遞服務。隨後,雙方引發了一系列口水戰,甚至天天的大股東蘇寧也加入其中。不過,這並未改變京東封殺天天快遞決心。

京東8月11日在官方論壇發佈公告稱,京東平臺將於2017年8月21日終止與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的合作。這一行為導致的結果是,賣家通過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發送商品的物流信息將無法在京東平臺展示。

封殺不全因“末位淘汰”

對於為何向天天圓通等“開刀”,京東回應強調的是“末位淘汰”。京東方面表示:“這個只是推薦商家使用的評分較高、投訴率較低的快遞企業,平臺暫停合作的目前僅有天天快遞一家,但我們會堅持末位淘汰、去蕪存菁的原則,以用戶滿意度為唯一標準來選擇合作伙伴。”

站在京東的角度來看,作為一直強調品質的電商平臺,京東過去成功的關鍵就是正品保障和高品質的快遞物流體驗。很多消費者之所以選擇京東進行購物正是因為京東快遞服務的優質和高效。但是,自從京東針對第三方商戶開放入駐之後,由於商戶自主選擇快遞企業進行合作,使得快遞體驗不能維持與自營平臺一樣的水準,這其實讓很多消費者感到困惑,尤其是很多對自營和第三方商戶沒有明確概念區分的普通消費者來說,更是會誤認為京東的快遞服務質量下降。這時,就會出現京東幫平臺商戶選擇的快遞“背鍋”的情況,這讓京東有苦說不出。

但是天天快遞們對此並不認同。蘇寧物流指責京東“封殺快遞公司的目的就是保護自己的物流”,而“關停天天快遞只是開始”;圓通也在聲明中提出“反對一切依靠平臺霸權強迫站隊,清除異己的行為”,矛頭直指京東。

然而,是什麼讓京東鐵了心就是要把天天快遞從身邊趕走呢?上週五(8月11號)是蘇寧物流獨立運營3週年的日子。當天,蘇寧物流集團常務副總裁姚凱發佈了“蘇寧物流下一個3年開放商業化戰略”,包括升級基礎設施群,建設3大商業零售基設航母編隊,倉儲面積新增1000萬平方米等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蘇寧秀了一把肌肉,而這些肌肉中,也包含天天快遞的那一份。今年1月,蘇寧以42.5億收購了天天快遞全部股份。也難怪京東出此下策,畢竟誰願意“自留地”讓競爭對手來耕作呢?

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師李成東認為,京東拉黑天天快遞,蘇寧收購了天天快遞,而天天快遞為京東商家和用戶提供服務,京東擔心的是用戶數據洩露給了蘇寧。今天用戶在京東買了一瓶飄柔洗髮水,過幾天蘇寧就可能發來一條促銷短信賣清揚洗髮水。同理情況下,阿里菜鳥是不會允許京東物流為淘寶天貓商家提供物流服務的,原因肯定不是京東物流體驗不好吧。

劉興亮時間創始人劉興亮指出,這件事的核心其實就是互聯網江湖的“站隊文化”。天天快遞的背後,站著個蘇寧。蘇寧,是京東根紅苗正的敵人。蘇寧背後站著的,是阿里。阿里,更是京東一生的敵人。這麼一說,京東暫停天天快遞的事,就容易理解了。

關於京東關停天天、百世背後的真正意圖,我們不得而知。無論是按照確保客觀的第三方仲裁,還是利益迴避制度,京東再拍著胸脯說自己此舉不過是為了保障快遞服務質量,本質上是為了消費者好,都無法成為打著清理快遞市場、卻涉嫌市場壟斷與霸權的立論基礎。

但據相關人士透露,除了自營店,京東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平臺上的商家,而這些商家都是靠著順豐、“三通一達”、天天快遞等多家快遞企業的服務支撐起來的。如今,京東將天天“踢出局”,讓業內不免擔心,之後其他快遞企業是否也有被關閉接口的可能。

電商平臺倒逼快遞企業“站隊”

在“踢掉”天天和百世快遞的同時,京東也宣佈了自家配送服務“京準達”的升級計劃。京東在去年推出“京準達”服務,可以讓用戶預約未來一週裡任意一天在9:00到22:00之間每2小時一個波次精準收貨。

本次升級將預約送達時間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覆蓋範圍也實現拓展。目前“京準達”服務已覆蓋246個城市,佔全國城市數的近75%,其中1小時精準配送服務覆蓋超過30個城市,30分鐘精準送達城市拓展至七個,北京、濟南、青島、太原成為新一批實現送達時間精準到30分鐘內的城市。

在普通消費者看來,“京準達”提速,只不過是加強“最後一公里”配送的頻次而已!但實際上這卻是京東倉配一體化,乃至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較大幅度提升的標誌。

許多人都清楚,京東物流的高效率是建立在京東自營商城、自建倉儲、自有配送團隊的基礎上的。通過FIRD等技術,京東可以控制物流的及時性、流通性、準確性,從上游供應鏈採購,到倉儲物流的存貨及管理,再到智能分揀、車輛調配、配送員派單等,標準化的數據信息能夠節約時間、降低成本。於是,才有了“京準達”、“當日達”、“次日達”等京東旗下不同的配送服務品牌。

可以說,以往電商平臺主要投入線上,快遞企業則負責線下物流,但是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趨勢加速,電商平臺加大在線下物流、倉儲的部署和發展,也就對快遞企業的核心業務造成了威脅,尤其是京東以自建物流起家,並且也作為面向未來的業務核心競爭力,必然會對快遞行業進行洗牌。同時,各大電商平臺或許將通過合作抑或淘汰方式,倒逼物流快遞公司“選邊站隊”。

然而,以割裂方式獲得“話語權”,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消費者,如何能求同存異,推動電商發展,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正如36氪文章《順豐菜鳥積怨已久,快遞到底要不要為平臺打工》所稱,順豐和菜鳥之爭快遞公司是否為平臺打工本是自身決定,有關數據要不要共享的爭議也仍將繼續,但唯獨明確的是雙方需要儘快協商如何求同存異、保證消費者的體驗。而如果最終與3Q大戰一樣以傷害用戶體驗告終,則必然意味著電商服務的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