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碌曲:唱響生態旅遊主旋律

甘南碌曲:唱響生態旅遊主旋律

甘南碌曲尕秀村

近年來,甘南州碌曲縣緊緊圍繞甘南州提出的“生態甘南、旅遊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五大“甘南”建設,以“搶佔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為契機,深入實施“旅遊興縣”戰略。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碌曲唱響生態旅遊主旋律,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著力提升生態旅遊大發展,加快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步伐。

“三變”改革催熱旅遊

走進尕秀村的帳篷城,108頂帳篷構成了亮麗的風景線。這些帳篷按蓮花的造型排列,整個帳篷城如同一朵純淨美麗的白蓮花,熱情地迎接著八方賓客。

說起帳篷城,不得不說“三變”改革。正是由於“三變”改革的春風,才催生出尕秀帳篷城這朵美麗的花朵。尕秀村是一個普通的藏族村莊,共有391戶1867人,草場承包到戶後,牧民群眾的生活穩步提高,手裡有了積蓄,於是便在尕秀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該村黨委書記蘇榮東珠介紹,“近年來,通過實施牧民定居點項目、易地搬遷項目、棚戶區改造項目等,尕秀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整體提升,老百姓實現了定居,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長期以來群眾單打獨鬥的個體生產方式沒改變,受草場承載能力的限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制約,群眾增收困難,甚至有些群眾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如何讓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如何推動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如何讓牧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成為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深入思考的問題。今年三月份,縣、鄉、村三級幹部到貴州考察學習‘三變’改革的好做法、好經驗,回來後,我們立即著手‘三變’改革工作。”蘇榮東珠說。

尕秀村距離省城蘭州370公里,國道213線穿村而過,區位優勢明顯,道路交通便利,草原風光獨特。該村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主攻方向,2017年4月成立了東喀爾集體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公司下轄東喀爾古城堡區、曬銀灘帳篷城、東喀爾民族文化傳媒公司、尕秀藏寨民族度假村、尕秀電子商務扶貧中心和春光光伏發電產業公司6個子公司。曬銀灘帳篷城共有108頂帳篷,82戶貧困戶每戶一股,每股15000元;尕秀以集體土地入股帳篷城,帳篷城公共設施全部由政府投資,最終分紅比例按“334”模式,即集體經濟分紅30%,一般戶分紅30%,貧困戶分紅40%。

才秀吉讓是該村的建檔立卡戶,也是帳篷城的演員,她說:“我家也在帳蓬城入股了1.5萬元,到了年底家裡可以拿到一筆分紅,晚上我在帳篷城當演員,表演鍋莊舞,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現在家裡已經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東喀爾民族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宋雲正介紹,帳篷城有馬術、射箭、彈唱、鍋莊等民族文化表演,將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起來,現有從業人員80餘人,優先考慮貧困戶,每戶能夠增收工資性收入15000元。

藏家樂讓牧民腰包鼓起來

走進碌曲貢去乎村,一條條硬化的水泥路直通村莊,一處處藏寨鑲嵌在則岔石林景區旁,成了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中,該村村民積極發展藏式旅遊業,成立了藏家樂、牧家樂旅遊專業合作社,具備了能夠接待70人左右旅遊團隊的條件。生活在半農半牧區的農牧民群眾,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從放牧到牧家樂,從養殖到第三產業服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美麗的家鄉建設讓他們開闊了眼界,伴隨著傳統思維的轉變,農牧民群眾的腰包鼓起來了,臉上的笑容更甜了。

實踐證明,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助力推動下,則岔石林旁的兩個原始藏族小村落,成為了漂亮紅火的旅遊專業村,來則岔石林的遊客,不僅有了可以住宿的“藏家樂”、“牧家樂”,而且還能體驗到更多的藏族風情。

2014年,52歲的藏家客棧老闆貢保扎西外出旅遊時,看到景色沒有家鄉美的地方卻有大批遊客前往,這樣的場景深深地觸動了他。回到家後,他賣了30只羊,用這些錢將自家的房屋進行修整,添置物品辦起了客棧。

當年開業後,客棧2015年又加蓋二層,2016年繼續擴大面積,這幾年貢保扎西累計賣掉了家裡剩餘的90頭牛、260只羊,全身心經營客棧生意。

如今,每年6月到10月甘南藏族自治州最美的時節,就是貢保扎西最盼望的旅遊高峰期。“4個月,50張床位,淨收入能達到5萬多元。”貢保扎西說。

近年來,碌曲唱響生態旅遊主旋律,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著力推進生態旅遊大發展,使貢去乎、多拉村17戶78人的貧困人口減少到現在的2戶6人,為全縣實現“綠色崛起、科學跨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祁玉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