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茶馆在两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那个时候多数称为茶寮(liáo)

老茶馆给人的感觉就是陈旧的房梁

岁月的沧桑,还有那内心的安然舒适

借着明媚的阳光抽空喝杯茶

满口都是老韩城的韵味

……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在这里可以脱离办公环境的视觉束缚

品得茶味,享得优雅,乐在其中

既有心灵所得,又有身心放松

无论是学术、文化交流、朋友聚会

都可以一边品茶、一边交谈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用过晚膳,且看云霞半天,暮色渐合,拽一件曳地长衫,随我顺了那金塔依阶而下,老城听戏去也!

华灯初上,恰好在你走进老城街道的那一刻点亮;长灯融暖,迷醉着整个夏天;石板儿方正,叩响了多少足音;板铺林立,富贾们坐定了朝外张望。

舒展身形,伸了长长的腿跨过北营庙的高门槛,一座精美的戏台富丽尊贵。戏台雕梁藻顶,檐角高挑,飞动灵秀。四檐顶覆鳞瓦,其下皆用一般儿粗细的圆木排就,朝向四方成张飞之势,似助乐音扬声碧霄。戏台后面长一大椿树,高大轩昂,做成了戏台的华盖。庄子云,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树是长寿祥瑞之树,陪衬着千年戏台,实为相宜。再挂了那半弯月明一碧重霄,听那袅袅余音,恍若蓬莱。戏台正中的匾额大书“奏雅天钧”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描金楷体,我辈鄙陋,端详半日仍不知所云。

这样飘着茶香、又有韩城味道的地方便是北营庙。北营庙位于古城北街西侧,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座北面南,初建于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主体建筑有过殿、献殿、寝殿、戏楼,附属建筑有西偏殿及道院的东厢房和北房,布局紧凑。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庙院南的戏楼,为元代遗存。座南朝北,经历代重修,基本形制如初,仍保留有金元大额枋和覆盆式柱础。枋额和斗拱多为清代改制。戏楼前檐两柱方形,上置方额,下施立枋并雀替,上出挑平枋并作斗拱,共五攒,转角五铺作出双抄,斗拱间前饰木山,背封面有绘画。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戏楼木雕极为华丽,斗拱平枋下饰以垂花,垂柱间饰以透雕二龙戏珠、双凤戏牡丹,布满空间。大额及立、平枋竖面分别浮雕以亭阁桥梁、仙人骑兽、香鼎宝器、凤飞云天。额头贴饰浮雕狮头,两山墙上斗拱间砖封面有绘画。整个装饰集浮雕、透雕绘画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在欣赏古建文化的同时

晚上在这里喝茶听曲

更是惬意的体验

茶客们在这儿

天南地北地吹着龙门阵

仿佛时光凝固在茶杯里

散发出的缕缕清香

平静而又祥和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那戏台之上有一白衣红裙的女子,斜依了发辫,斜抱了琵琶,纤纤玉指上下翻飞,曲音清脆灵动凌霄而上,响彻寂然天空,观者如醉如痴,如闻天籁。另有一位萨克斯长者,一身黑衣白鞋,眯了双眼,暗自摇曳了身姿,吹得专注情深。这会换了笛音,肃穆拙朴,时而幽咽凝涩,时而明快跳跃,道不尽沧海桑田人世悲欢。还有一位膀圆阔背的二胡小生,拉出了万马嘶鸣风云突变的急迫,可也拉出了杜鹃啼血鲛人泣珠的哀怨凄惶……

清风明月,曲韵悠悠 看完这篇清新脱俗的北营庙小记,忍不住想走一遭!

听曲儿烹茶,会友啜饮。

不待时光染白发。

暂且作个清闲客,

古城,有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