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開始長跑到完成第一個全馬用了多久?

詹帆妃


我前後花了4年時間。

這個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你跑步是否以跑馬拉松為目的,你的訓練是否到位,甚至是你是否知道有馬拉松這回事以及你那個城市是否有馬拉松比賽!

我從09年上大學開始跑步。那時候的我經常在學校操場刷圈,是不知道有城市馬拉松的存在的。直到有一天,我在操場看見有人不停地刷圈,說是要準備跑杭州馬拉松。我心裡才種下了跑馬拉松的種子。

只可惜那時候馬拉松對於人們來說還是稀罕。田協舉辦的馬拉松比賽也就十幾場,很多省會都沒有覆蓋。馬拉松蓬勃發展還是2013年前後的事。當時我所在的長沙並沒有馬拉松比賽(2015年才有)。

我開始不滿足於在操場跑步,於是去橘子洲公園跑步,結識了更多跑步愛好者。他們有人參加過馬拉松,甚至是百公里越野。我首次感到自己離馬拉松這麼接近!將來什麼時候我也一定要跑!

機緣巧合,我2013年9月來到北京讀研。剛到學校不久,就開始了北京馬拉松的報名。那時候報名基本靠網速。我很幸運地搶到了名額。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首個全程馬拉松比賽。

馬拉松賽場上一切都是新鮮的。只不過由於當時膝蓋有傷,訓練也不繫統。即使有了長年跑步習慣,跑完下來也十分痛苦。所以,在馬拉松遍地開花的年代,需要更謹慎對待。我們身邊不缺比賽,缺的是常年如一日的堅持訓練。


小幫聊體育


簡單說一下我的跑步回憶錄吧。

2010年開始跑步鍛鍊,那時最多隻能跑四五公里,慢慢的10公里,越跑越多,跑山、跑公路。

後期加入了我們當地的跑團“興凱湖跑吧”,懂得了什麼是馬拉松,自己感覺不跑一個馬拉松就不是名真正的跑者。

2011年5月21日,在我家鄉最美的興凱湖邊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場馬拉松,完賽成績4小時12分,雖然是我們跑團組織的非正式比賽,但是我這場馬拉松在我心中最重要,七年過去了,當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從那以後上了跑步的“賊船”,馬拉松、百公里一場有一場,樂此不疲了。

有一首歌唱的好“為了夢想逆風也要奔跑”!


愛跑步


如果說從開始長跑,到完成第一個馬拉松,我大概用了3年時間。不過很多人開始跑步的時候並不是衝著馬拉松去的,因此這段時間大多數都在摸索著如何健康跑步,並沒有考慮到馬拉松上面去。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從開始訓練馬拉松到完成第一個全馬到底用了多長時間。

對我來說:大概半年。

現在很多朋友都喜歡參加馬拉松比賽,感覺跑馬拉松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猝死,或者傷病痛之類的,還引發“跑步會讓人短命”的謠言大行其道。那從開始訓練到完成全馬,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我們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參加第一個全馬呢,這裡讓我來分析一下:

一、跑到什麼程度可以參加全馬?

其實,全程馬拉松並沒有大多數人覺得那麼難,反倒我覺得半程馬拉松還要比全程更難些,因為半程馬拉松看起來路程短,很多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人總喜歡胡亂衝刺跑,結果造成悲劇,大家有沒有發現跑步猝死經常發生在半馬比賽,全馬很少聽到有這種事情發生。

按照水月子的經驗,就算你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只是每天堅持健身健康跑,譬如MAF 180訓練法,那麼堅持半年到1年,你已經可以很輕鬆地堅持1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低心率跑步的時候,你就可以嘗試全馬了。只需要提前2-3個月,每兩個星期抽一天出來進行LSD,也就是慢速長距離跑,從15公里到20公里,從20公里到25公里,最多不要超過32公里。LSD所謂的慢,就是要維持一個你可以比較舒服的,但是略帶壓力的速度去跑長距離,最佳的衡量標準就是心率,用MAF180訓練法就對了。

經過LSD訓練,三個月,大概也就7-8次,你完賽全馬是沒問題的。不過這裡我說的只是完賽,如果你對成績又要求,只靠LSD是不行的。

但對於沒有跑過馬拉松的人來說,頭一次全馬,完賽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全馬並不可怕,只要你每天跑10公里下來比較輕鬆,而且一週可以保證40-50公里的跑量的話,加上LSD訓練就足夠完賽了。

二、參加全馬比賽要訓練多久?

如果你是對成績有要求的話,那就不能只靠LSD的,此時你要加上速度訓練,其中包括乳酸門檻跑,馬拉松配速跑,衝刺跑等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速度。

就用水月自身為例,第一次全馬的時候,我體重92公斤,但是由於之前有足夠的MAF 180訓練經驗(跑了2年),然後再加上乳酸門檻跑,馬拉松配速跑等方式,半系統訓練了2個月,首馬就是3小時58分,還很有餘力,不過畢竟是第一次跑馬,我沒有盡全力。大家想想,92公斤尚且可以輕鬆跑進4小時,系統訓練真的很有效!

但是切忌沒有跑步基礎的前提下進行“系統訓練”,那樣會摧殘自己的身體,容易導致受傷。在開始系統訓練之前,跑半年的MAF 180吧,這樣你的全馬才會有不錯的成績!

三、什麼人不適合全馬?

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不適合全馬,這是肯定的,說實話這種不幸的人做什麼運動都不行,我們就不說這個了。但還有幾種人,在水月看來不適合跑馬拉松:

1、把跑步當成時尚

這種人跑馬拉松就為了發朋友圈炫,平時隨便跑跑,可能10公里的距離都沒有,就盲目去跑半馬,全馬,為的就是“湊熱鬧”,我覺得賽場猝死的,很多都是這種人。

2、沒有系統訓練盲目追求成績

不少朋友覺得平時每天堅持跑步,自己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時候盲目追求成績,特別是半馬,覺得也就是兩個10公里差不多了。沒有研究過比賽策略,沒有對自己的身體有充分的瞭解,身體感覺不舒服了覺得是一種“正常現象”,在拉拉隊的助威聲中一直不斷“加油”下去,結果倒在終點線前。這種朋友建議且行且珍惜,不要跑馬拉松了。

只要有恆心,有耐心,想輕鬆完賽全馬,最快半年吧。如果你說三個月也行,我只能說“兄弟你悠著點”了。

點擊關注頭條號【跑者水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們一起做健身跑步的專家!


跑者水月


大概3個月多一點的時間。

我是從2015年5月份開始跑步的,之前從來沒有跑過步。當時單位要組織參加一個半程馬拉松接力賽,4個人,3男1女接力,每個人跑5公里的距離。

為了能夠順利跑5公里,開始跑步,剛開始跑1公里都覺得很費勁,氣喘吁吁,累得不行,跑了幾次之後還是覺得很累。在參加這場比賽之前最多一次跑了不到3公里,然後比賽的時候5公里跑了29分鐘,前面衝得太快,後面三公里基本上是拖著灌了鉛的雙腿走完的。

這場比賽之後大概有三週沒跑步。6月初的某一天,心血來潮,去跑了一個5公里,發現沒有上次比賽那麼累,原來自己是可以跑這麼遠距離的。後來開始學習怎麼跑,怎麼呼吸,怎麼落地等等。慢慢增加跑步距離,然後到了9月份的北京馬拉松,跑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4小時16分完賽。因為跑量累計的不夠,最後10公里跑得非常痛苦。

所以,一般來說,普通人在堅持訓練3-6個月之後就可以參加全馬比賽了。


全民跑步


從開始跑步,到完成第一個全馬,用了不到5年。談到馬拉松,感覺是遙不可及的,望而生畏的。小的時候身體素質還可以,高中百米12.3秒的成績,大學也參加過校際籃球賽,但對於長跑,一直不敢觸碰,一方面覺得很枯燥無味,一方面覺得那是對於體力的超級考驗。四年前眼看著體重從大學畢業的155斤增長到了190斤,體檢指標各種高,心裡也犯愁如何才能恢復到健康狀態。於是乎開始了跑步之旅。

2012年開始跑步,每次只能跑到2-3公里,而且速度很慢,每公里的配速只能在730-800。當時急著提升,訓練方法不對,因此受傷了。恢復半年以後,開始向有經驗的人學習跑步。

2013年定了一個目標:年底跑步要能單次達到5公里,即使走也要走到5公里。同時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不追求速度。2013年我實現了這個目標,並且沒有傷痛,而且速度也提升到了每公里配速700以內。

2014年定了一個目標:年底跑步單次達到10公里,並且要堅持跑完10公里。並且配速要保證在700之內。年底,超額完成了目標。

2015年定的目標就是年底參加一個半程馬拉松,12月份報名了個人的首個半馬:蘇州太湖馬拉松,並且227完賽。半馬並非兩個10公里那麼簡單,不但需要體力,還需要耐力,尤其在後半程是相當的考驗人的毅力。

2016年乘勝追擊,報名參加了5個半程馬拉松,也完成了個人首個全馬-北京馬拉松,當衝過終點🏁的那一剎那,整個人都是興奮的。完全忘了身體的勞累。

對於完成半程馬拉松或者全程馬拉松,個人的經驗和建議:

1.要循序漸進,傾聽身體的聲音,切莫急於求成。從2-3公里,到6-7公里,到15-16公里,不是一蹴而就。

2.跑步之前的熱身和跑步之後的拉伸很重要,日常的訓練不可或缺,一切的身體訓練都能保證你進入跑步的安全狀態。

3.信心和毅力很重要,跑馬和其他運動不一樣,這是一個人的運動,需要能夠忍受這個過程的孤寂和枯燥,很需要毅力來完成,很多人在訓練的時候半途而廢是因為無法忍受其中的枯燥。

下圖是松哥2018年大連馬拉松的成績和2018年7月份的月跑量。



松哥也是馬拉松跑者!熱愛運動,喜歡生活!


松哥汽車講武堂


筆者從2012年4月21日晚開始長跑,到2012年9月9日參加煙臺馬拉松,總共用了不到5個月,前後142天。

以下是一直在使用的跑步軟件Endomondo的2012年月跑量截圖。上面顯示4月跑量僅有25公里——第一次2.5公里只能走跑交替完成,平均每公里配速大約8分鐘。

接下來的5月跑量166公里,6月233公里,7月222公里,8月313公里,9月221公里。

下圖是第一個全馬煙臺馬拉松的成績證書,4小時37分06秒。由於距離短少七八百米左右(GPS跑表顯示41.47公里),所以實際成績應該還要加六七分鐘。

首馬前跑量971.3公里,其中20公里以上長距離13個,但30公里以上只有一個:跑上海內環線北半部的30.28公里,用時3小時57分,平均配速7:50——走路和停下耽誤不少時間。

由於30公里以上長距離拉得太少,導致筆者在煙臺馬拉松二十幾公里後跑崩,在烈日下走走跑跑。

儘管首馬成績不盡理想,本人認為還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從開始長跑到參加第一個馬拉松,最關鍵的不是間隔時間長短,非要跑多少年或者多少個月才行,而是取決於你能否完成一個至少30公里的長距離。

只要你能在4個半小時內跑完30公里,全程馬拉松就只剩下12.2公里。此後哪怕你一步不跑,按正常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5公里計算,你也能在6小時的關門時間前抵達終點,完成比賽。


跑步天涯


讀書時喜歡中長跑,但是工作之後體育鍛煉主要是打籃球,直到2015年7月又開始跑步,剛開始跑的時候,身體比較胖,從四公里慢跑開始,再到五公里丶丶丶一個月後完成十公里,後來又跑了幾次十二公里、十五公里,一個半月後完成首個半馬(成績153),之後每次跑步一直都跑十公里,還是因為體重的原因,怕跑多了傷膝蓋。2015年十月合肥馬拉松,因為第一次參賽,經驗不足,沒有提前補水,早上又吃得太少,十公里處就又渴又餓,最後十一公里跑得真夠難受的,到終點連續喝下兩瓶水一瓶飲料,吃下兩根香蕉六小袋餅乾和一根能量棒,成績依然是153。之後還是堅持十公里慢跑模式,直到2016年報名參加首屆安慶馬拉松,偶爾跑十二公里或十五公里,最終安馬成績136(不過安馬賽道距離不夠,咕咚記錄20.9公里),之後十一月份跑了合馬,成績140,跑了幾次半馬比賽之後,開始躍躍欲試跑全馬了,但聽別人說全馬很虐人,所以開始認真訓練,堆跑量,經常拉練30+,足足備戰了十個月,時間來到2017年十一月,咕咚總跑量達到4000+(我準備還是非常充分的),合肥馬拉松本人的首個全馬開跑,因為是首馬,賽前準備充分,剛開始也一直注意壓節奏,一路上也注重補給(幾乎是每個補給點都不放過),估計是補得多,沒有明顯體能下降的感覺,也沒有撞牆的感覺,最後一公里還提了速,最終320完賽。從2015年7月到2017年11月,用了兩年四個月完成首馬,時間比較長,不過我屬於那種不打無準備之仗的跑者,要跑就跑出快樂,要跑也要跑出速度。


無酒已醉老王


我沒有參加過全馬!我在一個小城市裡,我們這裡或許沒有全馬!

但是,我要說,我在關公故里厚道運城!這裡有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這裡被稱為最早的中國!

這裡有個運城鹽湖,環湖長跑,可以作為全馬的選擇!

希望山西運城的長跑愛好者,給這個問題撰寫一個值得驕傲的答案!

凡是運城人,都能看懂這個雕塑!

我在關公故里厚道運城,喜歡+關注,分享更多!


鹽水蟲


2017年六月決定參加馬拉松,七月跑量135,逐月增加,12月17日深馬349完賽


心平氣和1974


2017年4月開始跑步,開始從一公里到三公里到五公里,直到九月份決定參加12月份的馬拉松比賽才開始加大跑量,跑過一次21公里,後來一次30公里跑崩了,失溫,好痛苦。有了這些經驗,12月17號的深圳馬拉松順利完賽,成績349,8000人裡排名第1800名之前,今年44歲,目標330以內,現在還沒有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