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爲首都

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為首都!

我國曾經和其他的國家發生過很多次戰亂,也割讓過不少土地。不過,有些地方割讓出去之後,當地的人們始終記得自己是中國人。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是如此,他們現在雖然已經不屬於中國了,但是依舊將北京標註為首都。

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為首都

這個地方的名字叫做果敢,緊挨著我國的雲南省,不過現在已經是緬甸的地盤了。但是在我國元代的時候,曾設立國相關部門,對其進行過管轄。在明代之前,這個地方一直也是由中國管轄的,只不過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清政府總是一副懦弱的姿態,任由別國欺凌。這個時候,生活在那裡的中國人們,開始自稱為果敢族人,他們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果文。

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為首都

這個地方雖然只生活著25萬人的人口,但是9成以上都是華人,為什麼這個地方生活著這麼多華人呢?因為在明末的時候,吳三桂曾經討伐永曆皇帝,皇帝打不過他,正好帶著剩下的忍人手逃到了果敢地區。面對著兵強馬壯的吳三桂,緬甸也不想挑起戰端,於是就將永曆皇帝交了出去。雖然皇帝是被交出去了,但是他帶來的部下卻留在了果敢,這群人還都有些功夫,慢慢的就成為了當時果敢地區最強悍的力量。

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為首都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果敢地區都是由華人統領的,只不過後來中緬兩國明確邊界的時候,果敢地區被劃到了緬甸國內。但是,果敢地區的人們已經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他們現在學習的依然是漢字,說的依然是漢語。

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為首都

而且現在全球化程度加深,果敢地區用的都是移動的通訊,人民幣在他們那裡是可以隨意使用的。所以說,雖然果敢族的人民雖然現在不屬於中國人了,但是他們依然和國人的生活緊密相關。就連他們那裡小學生學習用的教材,上面標註的首都都是北京。估計大家如果去那裡遊玩的話,還真不會把它當成是外國呢!

曾經隸屬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是小學課本依然將北京標為首都

每每發生戰亂的時時候,受傷最深的還是百姓。不管怎麼樣,果敢地區的人們始終沒有忘了他們的出身,他們到現在依然保留著很多漢族的文化傳統。而且,他們的外貌也和我們的外貌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小編在這裡想問一句,如果他們有一天願意重新回來的話,大家會願意接受這群曾經的同胞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