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3、4歲總是喜歡問問題,這可難倒了很多爸爸媽媽:
“云為什麼會下雨”
“魚為什麼不會飛”
“小貓咪為什麼總愛舔爪子”
“為什麼南瓜是從地裡長出來的”
……
諸如此類的問題真的讓家長們很無奈。許多父母也會覺得孩子的問題不重要而用其它話題岔過去,也有些父母會對孩子的反覆提問不耐煩。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按照父母塑造的方向去成長:“我還小,什麼都不懂,還是不要嘗試了,爸爸媽媽會說我的……”
孩子對未知探索的慾望逐漸減弱,逐漸成為像父母一樣的人:問那麼多幹嘛,又無關緊要。
科學家培根曾經說:“好奇心是幼兒智慧的嫩芽。”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創造力是從好奇心開始的,產生好奇,才能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與動力。
父母應允許孩子自由地探索和研究。如果你經常說“不”或“不許碰”,孩子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和熱情,他甚至會認為好奇心是個不好的品質。相反,如果改變家庭的環境,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那麼,他的探索精神就會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
朋友家兒子小祥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小祥學習從不主動,總是靠人監督,平時與小朋友玩遊戲時也總是跟在別人後面。老師的評價是,小祥“對人、對事不感興趣,比較冷漠,問話時一言不發……”為此,朋友很是著急,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一天小祥的媽媽回家當打開門,就聽見廚房裡傳來一聲杯子破碎的聲音。媽媽急忙跑進廚房,看見小祥正拿著掃帚手忙腳亂地收拾這,地上滿是玻璃碎片,水合摔碎的雞蛋流了一地。看著一地狼藉的樣子,媽媽問道:“你在做什麼?是餓了嗎?”看見媽媽進來,小祥小心翼翼地說:“不是媽媽,我怕你責怪我,所以一時著急才打碎的……”
媽媽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小祥看見書上說:用玻璃杯裝滿清水,哪一個雞蛋放進杯裡,然後把食鹽一點點地放進杯子裡,並用筷子攪動,剛開始沉入杯底的雞蛋,就會慢慢地浮到水面上。
聽完兒子的話,媽媽笑著說:“我我明白了,原來你在做‘雞蛋浮起來了’的小實驗啊。你的想法很好,媽媽支持你這樣做,現在我們一起重新做一遍怎麼樣啊?”
聽媽媽這樣說,小祥立即欣喜地動起手來。隨著鹽的增加,雞蛋浮到了水面上,小祥高興地叫了起來:“浮起來了,浮起來了!”隨機,媽媽給了小祥講了這個小實驗的簡單原理。
從那以後,小祥經常會給父母演示一些自己新學到的東西。
父母往往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糟糕的是,你以為孩子是個空桶,給什麼,裝什麼;孩子是一張白紙,畫什麼,是什麼。因此忘記了,孩子是一個有個性、有思考、有追求的主題。他們的個性、思考能力,以及對未知世界水球的慾望和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看過泰國的一個公益小廣告:
故事發生在一個農貿市場,媽媽和女兒一起經營著自家的攤位。
這天,女兒發現賣豆芽菜的攤位生意不錯,媽媽向她解釋說,這是因為這裡只有一家賣豆芽
於是,女兒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媽媽沉思片刻,給出了這樣的回覆:我們試試吧!
於是,母女二人開始了種豆芽菜的嘗試,找器皿、鋪好土壤、撒種子、等待發芽……
然而,到了豆芽菜該發芽的日子,母女二人卻只看到了一片蕭條。
面對這次“失敗”,媽媽又說了那句話: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於是,母女倆立刻開始了第二次嘗試。
經歷過一次失敗後,媽媽開始與女兒一同研究起適宜豆芽菜的生長環境來:
很快地,第二批種子撒了下去。受到第一次失敗打擊的女兒弱弱地問媽媽:這次能夠成功嗎?
媽媽仍然這樣回答:我們試試看吧。
可惜,她們又失敗了。
雨越下越大,媽媽看著存摺上越來越少的數字,忍不住掉下眼淚。
女兒問媽媽“怎麼哭了”,媽媽逞強地說道“我沒有哭啊”。
被屋頂上的漏雨提了個醒,媽媽又想到了新的方法,她和女兒一起把紮了孔的塑料瓶串在棍子上,吊在豆芽菜上方,為種子不斷澆水:
又一次,女兒問媽媽“會成功嗎”,媽媽仍然回答:我們試試看。
這句話就像神奇的肥料一樣起效了,豆芽菜終於生長起來,同時也滋養了女兒的好奇心。
而在片子結尾的時候,媽媽又說道:
而女兒呢,也終於get了媽媽“勇於嘗試”的精髓:
如今,片中女主角的原型——Netnapa Saelee博士正在瑞典從事科研工作。
媽媽常說的“我們試試看吧”,也成了激發她潛能的源泉。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有好奇心,願意去觀察、去探究,這是值得家長大加讚賞和支持的行為
很多時候,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不一定能知道答案。我們能做的,不過是跟著他一起,探究奧秘的世界。
閱讀更多 寶貝方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