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

我不像壞小孩


這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也沒有比對驗證!所以說很難下定論的。

首先說生命是需要運動的,正常的活動是生活組成的必須。壽命長短與運動不發生衝突。但過度超強度的煅練與勞動反而會折損陽壽!我們知道生命過程中需要勞動運動。但勞動一定要勞逸結合。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有個度。這個度就是體能消耗極限。如果總是透支體力則可能減壽添病。這是自然規律法則!

世界上並非辛勤勞作的老人就一定長壽,但不勞而獲者也未必就早死。壽命與基因,生活條件有直接關係。飲食,生活習慣,環境條件,脾氣都有很大關係。長壽者大多看得開!有的還玩世不恭。不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一般人中年以後性功能全會衰退,而性功能好的男子。血液,心臟功能健康,這種人一般壽命較長。而早衰的男子動脈硬化,三高症或糖尿病讓他們的健康受損。所以保健也是延年益壽的一種介入手段!總之不要片面強調什麼強化運動!而是適當運動,多動腦子。當然更不應提倡什麼靜止不動,好吃懶坐的壞習慣!要理性,科學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與運動,健康完美走好人生。

2018.7.15.山西太原


晉A閒雲野鶴


相信大家對於“生命在於運動”這句名言,並不陌生,但也有人說靜止使人長壽。那麼,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與靜對健康與長壽都十分重要,也就是說“生命在於運動”、“靜止使人長壽”不可偏廢。我們知道,人是一個有生命的活體,生命本身就是—個不停運動活體,即便是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心臟,血管,細胞組織從來都未停止過運動,當然局部性的,病態的供血不好則另作別論。

對於‘生命在於運動’的理解,應生命在於正確的運動。尤其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大多數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往往就在家打打遊戲,看看電視,這樣一天都沒有運動,久而久之,身體慢慢就出現亞健康的狀態了;然後就去健身房,大汗淋漓一場之後,認為自己鍛鍊運動的目的達到了,又週而復始之前的生活,身體又感覺異樣。所以不管什麼運動,貴在堅持且正確掌握一個度。

那麼,如何運動與靜止呢?如果白天人體靜息時心率低於每分鐘70次者,就需要多運動,否則心臟就無法滿足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供氧,就容易產生身體不舒適感,人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而生溼氣,轉生出各種疾病。如人體沒有心率慢而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下,少運動為妙,因為地球上的,每一種物體的運動,都會產生相對等的風險。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生命的長短與運動有一定的關係,現代科學認為,一定的運動可以使人更健康,從而使人的壽命更長,但過度的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的過度消耗,導致壽命縮短。一些運動強度比較大,運動過量的運動員,普遍壽命都不長。據一家保險公司對六千名已故運動員資料分析,平均壽命只有50歲,其中大多數是運動過量所致。

科學研究證明,過量運動能夠導致機體的代謝加速,體內耗氧量急劇增加,產生大量的活性氧,使人更快衰老。另外大量激烈超量的運動會加劇身體器官的磨損和生理功能失調,導致身體健康受損和壽命的縮短。

據說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的手下有一個叫約翰·南斯·加納的副總統,嗜好菸酒和肥肉,不運動,是個大肥佬,保健醫生勸他要戒菸戒酒,減肥運動,科學生活,他根本不聽,結果保健醫生死了,他活了99歲。臺灣作家李敖的老孃,整天躺在沙發看電視,吃東西也是高糖高熱量的可樂咖啡糖包子,過了90歲。他老爸很講究生活品質和鍛鍊,才活了50歲。一些對現代長壽老人的調查表明,長壽老人們的生活各有各的方法和特點,並沒有一定的規矩。

時空通訊以上的說法,並不是否認運動的好處,也沒有鼓吹靜止使人長壽的意思,而是想說人的壽命是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人的情緒和性格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就很大。那種偏重強調某一方面對長壽絕對影響的說法,肯定是不科學和片面的。我想適度的運動和相對科學的生活態度,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應該對健康有利,也能夠使人的壽命得到提升。


時空通訊


標題中的比喻就有問題,用勤勞蜜蜂生命短暫、懶惰的烏龜長命百歲,表面看似挺有道理但是經不住深究。自然界中食物鏈物種不同、習性不同,各自所扮演的角色、特徵也都不同做比較沒有意義,不能完全用人的生存特性去與動物相比,沒有可比性。

可以換個角度,從經常鍛鍊的人與經常不鍛鍊的人之間做比對,個人覺得意義更大些。


老祖宗總說過“一陰一陽之謂道”!

如果將陰代表靜(不動),陽代表動(運動)那麼生活中過分運動而沒有休息,身體過渡訓練、透支肯定也不行。雖然身體是一個可以根據外部壓力不斷進化的有機體,也要講究分寸,把握好度。

靜同樣如此,如果不能保證日常需要運動消耗的熱量同時攝入又不控制,身體會堆積過多的熱量最終轉化成脂肪存儲在身體裡,脂肪堆積過多容易引起身體各項身體指數異常,心血管機能下降,那麼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也將大大提高。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最新在著名的《循環》雜誌(Circulation. 2016;134:0000.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461)上發表了其專家團隊在做了大量的文 獻綜述以後對“有氧能力”所作出的科學聲明(Importance of Assessing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Case for Fitness as a Clinical Vital Sig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低水平的心肺功能(CRF 有氧能力)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全因死亡率和 各種癌症的死亡率有關。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和臨床證據表明,CRF(有氧能力)不僅比現有 諸如吸菸、高血壓、高膽固醇和 2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更好的潛在預測死亡率,而且,在傳統 危險因素中增加 CRF(有氧能力)明顯改進了不良結果風險的重新分類。並且“有氧能力”被美國醫學界列為“臨床生命體徵”。

所以,過多的強調“靜”而缺乏運動造成心肺機能弱、有氧能力差也會帶來疾病的風險。

因此,運動需要動靜結合、動靜平衡才是最佳答案。


家軒教你學健身


去年,一位科級幹部正好六十週歲,退下來了。看上去,他依然年輕。於是在自家的飲食店裡忙這忙那。每天四點起床,一直忙到十點多鐘。老伴勸他多休息,他覺得都是手上事,輕鬆,不礙事。有一天,他突然感到渾身沒勁,臉色蒼白,嘴裡不停地說,好累,好累。家人慌忙把他送到醫院,可是已經晚了。醫生掄救三個小時,可他還是走了。倘若,平時多休息,多靜養,也許,他還健康地活著。不光是老年人,年輕人也是一樣,多休息,多靜養,生命才更持久。不是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誰,誰,誰,是名主播,名演員,名記者,年僅三十來歲,生命就劃上了句號。正是事業上風風火火的時候,就離開自己的事業,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這慘痛的案例,告訴人們,生命在於靜止。為了更好地工作,為了更持久地為國家作貢獻,請尊重生命規律,牢記,生命在幹靜止,不能超負荷地工作,不能太勞累。


深山老林34


淨空老教授:身要動,心要靜



1我們的身體,是一部機器,機器要運作、要運轉,一定要動,不動就會發生故障,就會發生毛病,所以一定要活動。要活就要動,不動就不活,“活動”這兩個字的意義很深!


2 “養身要動,養心要靜”,我們中國古人懂得這個道理,這是健康之道,這是養生之道。

3 現在人顛倒,身要不動,心天天在動,這樣一來,奇奇怪怪的病就來了。

4 心要清淨、心要空虛,心裡頭不能有東西,這是大乘佛法教給我們的養生之道,這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

5 現代人恰恰相反,他心裡頭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天天在那裡妄想分別執著,跟這個原理相違背。

6 世間人不知道,一個人心裡面,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是心壞了!心壞了,這就影響身,所以人才會生病。

7 諸位要知道,心要淨、心要空,決定不能有牽掛,這樣身體才會健康!“心要淨、心要空”,這就是健康長壽之道。

8 你的身體健康,你的氣色、光采就不一樣,所以真正好的大夫,他看你的氣色、看你皮膚的顏色、看你的舉止言談、看你的動作,就能看出你健康的狀況,就能知道你什麼地方有毛病。


常生歡喜心n


大家知道運動使人更健康,但只是相對於年輕身體健康熱愛運動的人!因為運動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能量,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的。

我的老家位於雲南的一個小山村,那裡空氣純潔民風純樸,村民生活簡單,而大多數村民都健康長壽。我的奶奶活到97歲,我從記事起奶奶從來沒有吃過任何藥物。哪時家裡困難沒米,主食大多是玉米麵或紅薯,我的姑姑也是94歲才過世,大媽94歲還能到地裡勞動,奶奶的弟媳,我的三奶奶活到103歲。我的母親87歲過世,父親80歲!他們年輕時大多很辛苦,近乎到80歲才能休息。奶奶一生性格平和開朗,知書達理(因為外曾祖父是土司,奶奶識字),從未和任何人紅過臉,從來沒有吃過好一點的食物和補品,我想如果依現在的條件,奶奶或許還能多活幾年。

我的觀點是靜止也能使人長壽!靜的不僅是身體更是心靈!


沁月14


我覺得,生命在於正確運動。就是說,保持一個健康長壽的有機生命,要把握正確的運動方法,不能不動,也不能過分運動。運動好了健康長壽,運動不好也會減短壽命。那麼哪種運動好,應該怎麼嚴格掌握啊?我們需要掌握一個原則,選擇任何一種運動都可以,只要是做到微微見汗就正好,因為微微見汗正好是有氧運動;如果是汗珠掉到了地上甚至是大汗淋漓,就過量了,那就是無氧運動了。

我們總聽說有氧運動、無氧運動,使用計算公式來衡量一下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太複雜,太麻煩,而且太精確了就不一定正確了,健康長壽需要輕鬆,不要搞得連運動鍛鍊都這麼累,從精神上就搞得人很緊張,很在意許多所謂的運動鍛鍊教條數字,從一開始就違背了鍛鍊的精神放鬆精髓。

還有一條,不管做什麼運動,貴在堅持。不能一個月練一次,一個禮拜練一次,那樣鍛鍊起不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有人說游泳看不到出汗呀?那您就掌握感到累了就停止,不累就接著遊。游泳要注意一點,水溫太涼對身體不利。少數人常年冬遊,但大部分人不適應。有的中老年人本來心臟不好,腦血管也不好,血管受涼引起收縮容易導致心梗和腦梗,而且有糖尿病患者受涼後血糖就上升了。

所以什麼事情都別太教條了,無論做什麼運動,原則就是要堅持。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抓緊任何機會運動,不要老坐著,譬如看電視我建議儘量大家站著看,至少要站坐輪流交替。如果您連站著看電視都嫌累,那還怎麼運動?

我們想要健康長壽,實際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別搞得那麼複雜,不一定非要花錢搞成高大上才能辦到。不管什麼運動只要掌握好出汗量就可以了。沒出一點汗不夠量,接著運動,微微出汗正好。


橙子生活館


"生命在於運動"的名句,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認可,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還有一半是靜止沒有講到,因為靜止對健康與長壽與運動一樣十分重要。

人是一個有生命的活體,生命本身就是—個不停運動活體,因為人就是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心臟,血管,細胞組織從來都未停止過運動。

什麼樣的人需要多運動?什麼樣的人需要少運動?這沒有固定的摸式,要因人而異,但有一點規律可參照,即人體血壓正常的情況下,白天靜息時的心臟在高於每分鐘75次者,完全可以少運動或不運動,因為這樣的心率,已完可以滿足身體各器官的供血供氧了,如果心率足夠,仍有局部性供血不暢的現象,則是一種局部性的病態,這應另作別論。


如果白天人體靜息時心率低於每分鐘65次者,就需要多運動,否則心臟就無法滿足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供氧,就容易產生身體不舒適感,人體內代謝就會不平衡而生溼氣,轉生出各種疾病。

總的來講,運動過量最為致命,運動少,風險也會少,如人體沒有心率慢而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下,少運動為妙,因為地球上的,每一種物體的運動,都會產生相對等的風險,這是—個人人都懂的現實規律了。


東方霧曉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講,任何物質都是運動的。即使你不動,你的心臟,脈搏也在運動。即使是一件死物,它的分子結構也在不斷的變化。你看一塊石頭,感覺它一天沒有動,一年沒有動,十年沒有動,但是一百年他有沒有動呢?你見過被風化的石頭嗎?在絕對的靜止面前,如何事物都是運動的,只不過運動有快慢而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ee2b4b864838ac35a744e7c8820780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