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时,尤其是针对学龄前的孩子,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3RD兔子


有说了不能打骂,有说了让孩子自己思考,那我就来说说其他方面吧!在教育孩子上,作为家长,除了前面两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

不要比较。


有很多家长跟我描述自己孩子的情况时,嘴里总会带着“你看人家孩子,吃饭从来不用人管”、“我家孩子总是静不下来,不像某某可以看书看一整天不动的”等等,我能明白这些妈妈们希望通过比较来激励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做的更好,但其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去比较,不仅不会达到帮助孩子成长的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受到心灵伤害,影响他们正常健康的身心成长。


很奇怪吧?其实是因为,孩子是天生敏感的,如果您总拿他与其他孩子比较,会让孩子变得自卑、缺乏创造力,因为当您在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会认为自己做的并不够好,才会让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除此之外,孩子还会变得很爱嫉妒,这里要给您讲一个心理学中著名的归因理论,当孩子做错事,父母的态度是批评和苛责,孩子只会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而当父母是温和和接纳他的错误时,孩子才会思考自己的问题。

所以请不要一味的去埋怨孩子或是拿自己的孩子作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尊重和了解他,接纳和爱护他,您对他无条件的支持是会成为他勇敢成长、勇敢前进的动力。


这,也叫安全感哦。



积木育儿


“不图你有多大出息,这辈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好。”

这句经典台词千万不要说!!!

不要对孩子说!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其他人说!

有这个想法没问题,但是请不要让学龄前、学龄期的孩子知道。


作为专职辅导一年级的老师,我太了解现在的孩子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把大人的期望标准下调……

孩子很可能因为这句话,朝着“没出息”努力。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


再者,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够,就会将重点放在自己最熟悉的词“快乐”。

孩子能理解的“快乐”,都是表面的、浅层的。

看电视是快乐,玩游戏是快乐,吃零食是快乐,出去玩是快乐。

顺着心意是快乐,被表扬是快乐。

相对的,他们就会抗拒那些“不快乐”的事情:上课、写作业、考试、批评……


如果孩子是特别乖巧、自控力特别强也就罢了,

如果是个淘气的,家长会发现教育孩子特别无力,因为孩子比家长还理直气壮。



对孩子说话,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别那么快就把底线亮出来……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可教育是需要一定的智慧的,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孩子,父母的教育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这六件事,千万不要做。


1.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不愿意给陌生人打招呼,父母就说孩子“胆小”;孩子有一些拖拉,父母就说孩子就是“懒”;孩子爱吃,父母就说孩子就是“馋”……是不是有很多父母都会无意识的这么做。

这就是给孩子贴标签。很多父母言语间给孩子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殊不知,这样的标签,会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慢慢的他的行为就越来越符合这些标签的描述了。如果你不希望他胆小、他懒、他馋……那么,就不要给孩子灌输这些意识,给他贴上这样的标签。


2.不要用武力打骂孩子

在“棍棒下面出好人”的传统教育思想下,有的父母会通过打骂来教育孩子。其实,打骂孩子,并不能让孩子学会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孩子并没有从内在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学会选择,这样做,要么让孩子害怕暴力,要么让哈子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


3.不要大吼大叫或唠叨

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或是学习社会规则时,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父母不希望看到的现象,这时,父母就容易冲着孩子大吼大叫或是不断唠叨。可惜孩子不会从大吼大叫和唠叨中学会我们希望他学习的东西,而且他们非常反感这种教育方式,极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里,于是,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孩子学不会,我们变本加厉的大吼大叫和唠叨。


4.不要总夸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孩子是每一个孩子的噩梦,因为父母常常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贬低自己。也许我们只是希望自家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可是,孩子们不会这样想,他们可能因此而受到打击,失去自信,产生自卑心理,更严重的会认为父母并不爱自己,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


5.不要凡事包办

宠爱孩子的父母,常常希望让孩子过得舒服自在,可如果过度,就容易出现凡事包办,不仅在生活上包办,也可能在读书、就业和婚姻中包办。 “你做不了,放下吧,我来。”如果父母常常这么说,那么你不仅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很难现象,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6.不要言而无信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轻易许诺。如果你常常给孩子许诺,却又做不到,孩子不仅会失望,也会失去对你的信任,更可能的是,他也会学会言而无信。而到那时,父母根本就没有立场去教育孩子,因为连你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怎么要求孩子去做呢。所以尊重孩子,就从言而有信开始。


教育孩子,我们不仅要用嘴说,更要用行动来做。让孩子看到我们是怎么做的,他自然会去模仿,言传身教,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是一诺,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的宝妈,也是坚持每日阅读的早起达人。陪着3岁儿子已经读完300+中英文绘本,专门分享科学育儿和亲子阅读的方法。如果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也可以关注我,查看我已分享的经验与技巧。


一诺的岛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没有耐心。每个孩子都是很天真的,似乎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每当雨后出现彩虹的时候,会有很多孩子们好奇的追问大人:“为什么会有彩虹呢?为什么它有这么美丽的颜色呢?为什么它是弯弯的呢?彩虹到底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各位爸爸妈妈不知道你会怎样面对孩子的好奇,用什么方法把这其中的原理告知孩子呢? 假如你这样告诉孩子: 夏天的雨后,天空常常出现半圆形的彩虹,这是因为在雨后,空气中会有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当光线经过这些水滴时,光就会出现折射现象,又因为在光的折射过程中,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折射角度不相同,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虹。这种答案从网上到处都可以找到,但是,如果就这样告诉孩子,恐怕连我们家长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吧。

那么到底如何引导孩子去体验、探究关于“雨后彩虹”的秘密呢? 建议您可以试试这样做: 首先,和孩子一起观察认识一下彩虹都有哪几种颜色,然后引导孩子说说: 除了下雨后看到彩虹,还有什么时候会看到和彩虹有点像的七色光呢?相信孩子的表达一定会让你意想不到。如,洗手搓肥皂泡泡时,可以看到泡泡像彩虹一样。 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的时候看到,有的泡泡一会儿变蓝的,一会儿变红的,还有的泡泡是彩虹色的,颜色还会转啊转地变。光照条件合适时,瀑布前面也会形成彩虹。户外阳光充足的时候,从树枝的缝隙中看太阳,有的时候也会看到像彩虹的七色光……



请相信孩子,不论孩子的表达如何,只要孩子认真思考了就足以。


娜茹莲


我觉得是最好家长要学习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借着“教育”的名,打骂孩子。

这一点非常的难做到,包括我自己。我的孩子还不足三岁,除了很日常的教一些简单的英语、儿歌、诗词之类的,所有的教育重点就是“不要伤害别人”和“不要伤害自己”。但有时孩子真的太皮,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怎么说都不听,忍不住了也打骂。但打骂式的教育,对孩子特别的不好,孩子要不会因为家长大发脾气,变得畏畏缩缩;要不可能就会和家长一样大发脾气,非常暴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