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式設計師究竟爲什麼這麼拼?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錢多話少996?對於程序員來說,這或許已經成為過去式了,更加流行的247即將成為常態——可是為什麼互聯網從業者會願意如此之“拼”?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上個星期,某朋友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在醫院掛水的照片,並配文稱 “連續996一個月了,在互聯網團隊工作,真心扛不住啊”。有個調皮的小夥伴在評論區嘲諷道:“一個月?都一年多了,沒見你們公司業務有啥增長呀,你們天天都在瞎忙啥呢?”

尤記得去年在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中,他說互聯網公司的996已經過去,247才是大勢所趨,並聲稱某訊某團隊就是247:一天24小時,上7天班,員工們是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勤奮等等。

的確,996就是互聯網節奏,247就是面向未來。這就好比現在你到任何一家公司,與某技術負責人交流,問他 “你們的研發模式是敏捷還是傳統啊?” ——他肯定拍著胸脯告訴你 “廢話!當然是敏捷啊!我們不但快速迭代,而且有任務看板,所以我們就是敏捷模式。”

不噴別人,我也是這麼回答的,並且比他們嗓門更大,腰板挺得更直。

這也正常,人都會因為潛意識的關係,將印象轉變為言談行為,並逐漸將某些詞彙與現實進行接壤,哪怕是一些錯誤的暗示。

由於才疏學淺,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將以幾年前某同仁的教學視頻為基石,結合自身經歷,談一談對互聯網團隊的理解。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提到互聯網團隊,你會優先想到什麼?

在普通人的腦海中,一提到互聯網首先會想到工作時間超長,比如從雞叫做到鬼叫,有上班時間沒下班概念那都是常態;再比如開年會包遊艇,優秀員工送Tesla,年會請波多野結衣來助陣等等......總感覺互聯網那個團隊不僅花起錢來非常壕氣,而且還十分捨得花錢。

在技術同學的心裡,一提到互聯網則會更多地聯想到技術大牛、架構師、擁有海量高併發場景、或者 “去IOE”、“分佈式”、“容器化” 等耳熟能詳的技術名詞。

那是不是擁有了以上這些標籤屬性,就能夠成為“合格”的互聯網團隊呢?我通過親身經歷的案例來進行下解讀: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在某通訊行業軟件公司有A團隊與B團隊,他們在局方的項目中都很努力,但得到的評價卻不同。

先說A團隊,團隊做得非常好,也沒出什麼問題,但A團隊的局方也沒對他們留下什麼印象。再說B團隊,由於經常凌晨起來給客戶解決問題,所以B團隊的局方特地給他們公司發了感謝信,讚賞他們具有互聯網團隊精神,並把B團隊推薦給了其他局方。

顯而易見,在客戶眼中,B團隊不僅態度好,並且具有拼搏精神。所以就默認他們是互聯網精神的體現,而且還給了更好的績效。

為什麼講這個案例呢?因為許多人會認為通訊行業相對偏傳統領域,按傳統觀念會認為A團隊會受到好評,可結果卻恰恰不是。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傳統團隊與互聯網團隊,差異在哪裡?

如果以上只是客觀印象,那麼互聯網團隊與傳統團隊的差異究竟在哪裡?那些聽上去很牛的評價都是從何而來的呢?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相比互聯網團隊,傳統團隊的成員更關心如何將現有業務做好。因為所有的工作模式是面向老闆工作,而老闆在想些什麼呢?面對團隊管理,大部分老闆的腦海中都彷彿有著類似的 “如何推動這些人能夠拿更少的工資,產出更高的效率” 這樣標準化的公式。比如通過KPI、打卡及加班時間來確定你是否努力,再比如通過你所產出內容的量化程度來評判你是否獲得好評。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在互聯網團隊中,老闆的角色突然不見了,替而代之的是用戶。這種情況下團隊開發業務的核心是什麼?又該怎麼去影響用戶?相比傳統團隊,整個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為什麼呢?如果工作模式是面向老闆,至少工作內容是確定的,比如說老闆叫你把這事情幹完,誰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幹完,誰就有好的績效。但工作模式是面向用戶,即使是老闆也無法強迫用戶,而通常由用戶的體驗來決定。

所以,在傳統團隊你總會聽到有人說 “這個事情我知道該做成什麼樣子”,或者 “我覺得就應該做成這個樣子”。只要符合老闆胃口,這事也許就成了,而現在突然老闆說了不算了,面對用戶又無法得知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所以只能根據用戶的反應去猜。

面對目標的不確定性,團隊也會變得不確定。用什麼方式工作才能達到最佳?用什麼方式用戶才會滿意?因此產出要快,反饋也要快,最終讓這個不確定性變得更好,或讓猜的能力變得更強。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我通過兩句話簡要對比下:

傳統團隊中,通常由一個領導或者老闆指定一個明確的邊界,所有要做的事、要追求的目標、最後的結果都是被明確的。因此團隊特別推崇流程化、標準化等規則。

在互聯網團隊中,因為不知道用戶的反應是什麼,所做的事與追求的目標都無法確定,所以必須打破邊界。除了硬件與人力成本能夠確定外,如用戶滿意度、流失率都無法確定,因此在確定成本前提下,要追求更多的用戶留存與黏性,推崇自主、快速產出與快速反饋。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你適合做互聯網團隊的管理者嗎?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無論是互聯網團隊還是傳統團隊,管理者的風格決定著團隊的價值觀導向。

碾壓 996 的 247 來了,程序員究竟為什麼這麼拼?

我覺得,判斷互聯網團隊管理者的標準可以通過三點來衡量:

首先是業務模式。他應該幫助團隊去找到業務指數型增長的機會,比如用戶是否能有十倍的增長,業務流量是否能有百倍的增長,而不應該去思考採用什麼手段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再來說心態。我覺得絕大多數人是厭惡不確定性,並且希望自己的目標能夠被確定的,所以互聯網管理者也經常會遇到下屬來找你,不斷找你詢問下一步該如何做,下一階段目標該如何制定。而此時,互聯網管理者要幫助大家打破邊界,幫助團隊去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最後談技術。當你的流量增長十倍時,你的技術選型與架構一定會產生巨大的變化;當你的業務邏輯產生變化時,你的應用系統輕則迭代版本,重則發起重構。在互聯網技術團隊中,管理者通常也扮演著技術負責人的角色,需要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團隊從容應對,不但要滿足業務需求,還要避免由過度設計引起的不必要損失。

而這些,不是用個看板就是所謂的敏捷開發,不是搞個996或247作息時間就是互聯網團隊了。

在我看來,許多團隊目前正處於 “身在曹營,心在漢” 的階段。怎麼理解?許多業務驅動型企業的老大,希望得到互聯網團隊的效率,卻又不願捨棄傳統團隊的權力。為什麼?因為他們多數非技術出生,他們正在轉型的路上。

被我說中了嗎?

作者:王曄倞,18年IT從業經驗,現任職好買財富平臺架構部技術總監,負責好買中間件及平臺化的研發及運營,團隊管理和實施重大技術決策。曾任大智慧測試總監,在2年內帶領團隊自研了“大智慧雲測試平臺”,通過平臺化將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從瀑布式逐漸轉型為DevOps。

“徵稿啦”

CSDN 公眾號秉持著「與千萬技術人共成長」理念,不僅以「極客頭條」、「暢言」欄目在第一時間以技術人的獨特視角描述技術人關心的行業焦點事件,更有「技術頭條」專欄,深度解讀行業內的熱門技術與場景應用,讓所有的開發者緊跟技術潮流,保持警醒的技術嗅覺,對行業趨勢、技術有更為全面的認知。

如果你有優質的文章,或是行業熱點事件、技術趨勢的真知灼見,或是深度的應用實踐、場景方案等的新見解,歡迎聯繫 CSDN 投稿,聯繫方式:微信(guorui_1118,請備註投稿+姓名+公司職位),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