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本文刊载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长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

但放到历史课本里,除了那几件和恶劣条件搏斗的事件外,我们往往记得最深的则是「遵义会议」,只是记得的也仅是官方给他的定性:「这场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领导地位,是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那么,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何如此意义重大?确定之前发生过什么?确定之后又改变了什么?

这些是大多数人不曾想过的。甚至就连那些以「长征」为背景进行故事创作的作者们,也大都只涉及了「四渡赤水河」、「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

其实整个长征途中,除了红军和自然的斗争外,还有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共产党内部的斗争和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各方势力彼此错综复杂、相互轇轕,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

也因此这么多年来,能把这样的斗争讲清楚的,只有本世纪初由唐国强和金韬联合导演的24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长征》做到了。

《长征》,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红色主旋律电视剧里最好的一部。

《长征》,这也是唐国强在历次扮演毛泽东的表演中最好的一次。

我们就从唐国强说起。

一 从「奶油小生」到「开国领袖专业户」

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心中的唐国强代表角色是不同的。

曾在某著名弹幕网站上,当出现诸葛丞相的鬼畜时,弹幕有人提到说这人好像毛泽东时,有人跟着说因为这两个角色都是唐国强演的,随后引起一阵惊呼,大呼意想不到。

这件小事很值得我们去玩味。一来它说明了唐国强的代表角色诸葛亮和毛泽东都已深入人心,二来它还暗示了很多人误认为毛泽东的形象就是唐国强的扮相。

——而并非像很多明星的角色那样,毫无区分度;唐国强演艺生涯里的几个代表角色,完全能让人识别开来。

一九七四年,中国和越南发生了一场西沙海战,南海局势恶化,于是在一九七六年,一部名为《南海风云》的电影问世了。

主演是一个新人,墨水一样浓厚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眉眼十分紧凑,鼻梁高挺得很有轮廓,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这就是唐国强,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三年后,唐国强与陈冲、刘晓庆合作了电影《小花》,如今看来这部首次代表中国参加戛纳电影节的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艺术价值已经让步给历史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确实极为深远的,不仅给中国影坛贡献了陈冲、刘晓庆这两位当时还是新人的演员,就连它的导演黄健中后来也大名鼎鼎——《大秦帝国之裂变》(写在《大秦帝国》十周年)、《我的1919》与《笑傲江湖》都出自这位导演之手。

拍摄过程中,正逢唐国强生日,由于喜爱吃奶油蛋糕,被陈冲戏称为「奶油小生」,于是这个流传至今的俚语诞生了,而唐国强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这个词所困扰。

是的,困扰。不同于现如今的称呼「小鲜肉」,「奶油小生」这词在当年可是贬义的,用来形容甜腻的、阴柔的青年男子。就在这时日本电影《追捕》风靡中国,硬汉形象成为观众心中的审美习惯,为此唐国强亟需通过角色转型。

这一转型,就等了足足十年。直到他遇到人生中最经典的角色之一——诸葛亮。

当时电视剧界的著名导演王扶林根据唐国强的形象,选定他扮演风流倜傥的周瑜,随后剧组里诸葛亮的原定扮演者李法曾老师由于比刘备扮演者孙彦军老师大二十多岁,年龄不符,于是王扶林力排众议,让唐国强来扮演这一角色。由于「奶油小生」的标签常年加在唐国强身上,所有人都说「唐国强怎么能演诸葛亮」,但毕竟王扶林导演慧眼识英雄,加上他在业内的超然地位(王扶林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导演、87版《红楼梦》导演),坚持选定唐国强。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儒雅、自信、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被唐国强演得活灵活现深入人心,一个艺术史上的经典形象诞生了。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类似的情况唐国强遇到过很多次。

几年后,胡玫导演筹拍历史剧《雍正王朝》,主角雍正是一个内心坚韧、刚正不阿,却又被所有人孤立的帝王,和诸葛亮的形象差得远,又是一次除了导演外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的局面,但胡玫坚持己见一定要用唐国强,最终唐国强确实没有让她失望,也没让观众失望,又创造了雍正的经典形象。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而唐国强演绎至今的经典角色毛泽东,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在唐国强之前,重大历史题材里的毛泽东大都由特型演员古月饰演,后来电影《长征》开拍,面对着众人的质疑,唐国强自己是很茫然的,早年一个采访稿里提到唐国强的自述:「雍正皇帝毕竟是贵族出生,是封建帝王;而毛主席是农民出生,他身上保留有农民的某些习惯,但他又不是李自成,他是人民领袖, 他有领袖的胸怀,有诗人风采,有忧患意识,两者的感觉完全不同。琢磨清楚这个我才有胆量接过演。」

但感谢导演的坚持与认可,一个磅礴大气、胸中有丘壑的开国领袖出现在了银幕上。

迄今为止,唐国强一共演过三十多次毛泽东,次数之多甚至导致很多年轻观众会认为毛泽东就是唐国强化妆后的那副模样。

但他演得最好的毛泽东,依旧是电视剧《长征》里的那个。

二 背后的故事

一九九六年,一部名为《长征》的电影问世。这是唐国强首次扮演毛泽东,故事改编自王朝柱的小说《毛泽东和周恩来与长征》,主要讲述了长征过程中的党内斗争。不过虽然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依旧有很多细节不能完整呈现,很多情节走马观花。而唐国强是有长征情结的。

他认为,长征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在最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排除万难,挑战自身极限的典范。而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就连深处风雪交加的恶劣条件中,他都认真细致地读完了中外学者关于长征前前后后的著作,同时看完了建国以来二十多部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

「关于长征,我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看法。」在某次采访中他这么说。

为此,在拍完电影《长征》后,犹豫许久的唐国强再次联系了王朝柱,希望可以把他的这本书拍摄成电视剧,全方位地展现长征途中的方方面面。在多次交谈后,王朝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将小说改编成了剧本,并且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一次通过。

《长征》电视剧在筹拍了,不为人知的是,唐国强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出演毛泽东,而是同时身兼导演和另一个重要角色。

早在拍摄《雍正王朝》时,在剃光头后,化妆室戏称要是唐国强再瘦一点,那么饰演蒋介石会很出彩,这话一直被唐国强记在了心里,所以在《长征》一开始,唐国强是准备出演蒋介石的。他说:「演员必须具备驾驭各种角色的素质,敢于面对挑战和考验。否则,起码不是一个好演员。」

不过当时《长征》剧组有两个摄制组,一个是「红军组」,一个是「蒋军组」,唐国强更多时间花在执导红军组上。而在某次活动中,唐国强认识了另一个著名演员陈道明,回来后便和剧组讨论让陈道明来扮演蒋介石,并认为他的蒋介石一定比自己更好,造型化妆后,陈道明的蒋介石扮相果然既形似又神似。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当时准备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是马晓伟,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觉得马晓伟虽然演技足够,却缺乏领袖气质,不够开阔,加上拍摄时间紧张任务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让马晓伟进行研究,于是只好临时撤下马晓伟,所有戏份重新开拍,这时唐国强才再次出演了毛泽东一角。

有趣的是,本打算饰演蒋介石的唐国强最终成为了「毛泽东专业户」,而原定出演毛泽东的演员马晓伟则在后来十多年里多次扮演了蒋介石。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于,当时陈道明正在出演《康熙王朝》,也因此蒋介石训斥手下时会常有康熙廷训的感觉。

主创人员都安排到位了,但拍摄过程依旧十分艰辛。尤其是红军组,需要和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为了赶进度抢季节,剧组只能逆着长征路线来拍摄,为此唐国强不得不先减肥,节食、锻炼、减肥药一块上,直减到身体都有些发虚,使之符合长征胜利后瘦削的身材;再是每天以黄油面包为食,那种又甜又腻的感觉比吃药都难受,从而成功增肥来扮演战略转移前的毛泽东。

通过下面两张图的比较也能看出来。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但相比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减肥增肥这种事可以说是小事一桩了。导演金韬说,长征剧组场景多且都分散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年红军走过的艰难路线剧组又走了一遍。

爬雪山爬了三次,一共拍摄三天,拍摄时间是十月份。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四川阿坝鹧鸪山上,积雪非常厚,加上高原反应,很多演员是一边吸氧一边拍摄,但依旧有不少演员感冒、发烧甚至休克。

而过草地的戏份则拍了整整一周,为了展现草原上的恶劣环境,剧组不得不在深秋向演员身上喷洒雨水,雨水搅浑着泥土,粘在身上特别难受,为了鼓舞大家,唐国强往往第一个跳进水里,有一次甚至胆囊炎发作当场晕倒,而扮演邓颖超的黄微在暴风雨中弄得浑身泥泞,事后整整洗了一个多小时。

条件虽然艰苦,却能锻炼演员韧性,磨练演员的意志。李安为了拍《少年派》里主演在大海上漂泊几个月的戏份,让男主长达数日不吃不喝;张黎为了拍《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凌厉的气势,让演员黄志忠每日凌晨起床跑步,仅以少量食品维持。

虽然剧组条件比当年的实际情况要好很多,却依然能够让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验人物内心,把握人物的精神状态。相较于现如今的一些对口型的小鲜肉,这才是真正的想拍好作品的心态。

最终的成品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作为一部红色主旋律电视剧,要想赢得业内和观众一致叫好是很困难的。一部政治戏稍不留神就沦为样板戏,而如果过于天马行空则很有可能审查不过无法面向观众,好在《长征》在二者之间牢牢把握好了度,使得它无愧于一部极好的红色主旋律电视剧。

而它之所以好,绝不仅仅是如实再现了当年的生死搏斗这么简单。

三 「命题作文」下的一盘好菜

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可谓是成功者的典范,只在三十年代被当时的共产国际架空,赋闲瑞金,潜龙在渊。

也因此,不同于早年的意气风发,动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也不像后来的志得意满,挥手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征前期的毛泽东写的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可以看出,此时的毛泽东被排挤在外,难以发挥自身的军事才能,却也不骄不躁,依旧乐观豁达,却少了几分豪情。

而在长征后期,毛泽东领导着红军经过两年时间的战略转移,真正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完成了这一壮举,此刻的他写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名句,视野辽阔,目光远大。

从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来看,他的情感波动大都集中于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与六十年代,限于题材的原因,围绕在「长征」的艺术创作就大有可为的空间了。

这也是以《长征》为首的「红色三部曲」里,同伴人马的《延安颂》和《解放》人物形象单一化、故事情节样板化的原因。

但这毕竟是一部涉及到高层领导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每一处都要把握得极为到位,也自然会在艺术追求上略输风采,当然瑕不掩瑜,它有着其它红剧难以企及的高度。

首先,电视剧《长征》真正做到了「全景式」三个字。长征里有四个比较明显的斗争,绝大多数影视作品只将眼光放在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和自然条件作斗争,有的稍微涉及了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但对于共产党内部和国民党内部的党内斗争,则几乎忽略了,而这四者的有机体才是构成长征的要素。

《长征》做到了。

《长征》二十四集,有将近一半的篇幅介绍了当时以博古为首的中央唯共产国际之命是从,一切听从李德同志的指挥,接连败仗,同时介绍了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的处境,直到第十集,才真正让毛泽东出现在剧中的主要位置,这在创作上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没野心。

故事从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次战役、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第一集紧紧围绕着蒋介石部署下的第五次「围剿」,将蒋介石、李德、博古、周恩来、毛泽东对这场即将可能发生的战争的看法展现出来,对历史不熟悉的观众,依旧可以从中领略到每个人的不同性格和所处的不同立场,是非常高明的艺术处理手法。

而我们在众多的影视作品里可以看到,要想准确且真实地刻画出高层领导人的人物性格是很困难的,有一条线在那里,逾则过,不逾则失味。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剧不仅展现了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和卓越见识,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缺陷,这是它的第二个突破点。

《恰同学少年》涉及到的是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尺度上可以放宽,但是一旦到革命题材里,要想直接展现性格上的偏执是不可能的。不过主创人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小细节,而主演唐国强也很有悟性地表现出了这些小细节,从而达到「形不似而神似」的地步。

比如第二集的政治局会议上要讨论对时局的看法时,一开始镜头扫向所有人,大家脸色都很凝重,有的低着头,有的苦着脸,有的托着腮,独毛泽东悠哉地点起一根烟,昂起头望向众人,然后问道:

「请问中革军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共产国际对此有什么想法?你们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供大家讨论呢?」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这句话短短四个小分句,唐国强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出来,而是一开始就用很尖锐的语气发声,随后背景音乐乍然奏起,气氛非常压抑时,唐国强的腔调愈发具有压迫感,好似一个趾高气扬的人站在高处正质问所有人,特别自我、唯我独尊的性格从这样的镜头语言、背景音乐和演员表演里透了出来。

解围的当然是在往后的日子里和毛泽东紧密配合的周恩来,他面带微笑,对毛泽东和言细语:

「泽东同志,你可以畅所欲言,先把自己的想法都讲出来,好吗?」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请记住这个「泽东同志」,这是编剧埋下的一处伏笔,我们下文再说。而在周恩来的调和下,背景音乐消失了,唐国强放缓了语气,表情也没有那么傲慢,开始认真地谈论起自己的看法来。

在我们常见的红剧中,往往见到的只有最后的场景,没有一个对毛泽东性格的展示,《长征》在短短一分钟内就完成了这个突破,确实是艺术上的成就。

而在第十三集,又是一场政治局会议,大家在讨论是否要发起打鼓新场战役。此时虽然已经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但在讨论中,只有他一人表示反对,最后投票时看到这个情形,毛泽东说了一句话:

「如果诸位坚持要在打鼓新场打这一仗,我请求辞掉前敌政委的职务。」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作为一个领导人,看到大家都反对自己,居然表现出情绪化色彩来了,这在其它剧里同样是很难见到的,往往这时都只表现出大家不听他的,他一个人唉声叹气,最后证明他是正确的,但在《长征》里有这么一个神来之笔,绝妙地反映出毛泽东的性格特征,而这样「自我」的性格缺陷是伴随毛泽东一生的。十秒钟的时间,再一次将人物性格烘托出来。

这话说出来后,原本不置可否的陈云同志扭过头来不敢相信地看着毛泽东,而朱德——这个毛泽东最好的老战友,之前的故事里刚刚提过「朱毛」一体的友情——死死盯住毛泽东,最后也下定决心举起了手。

背景音乐显得格外尖锐和落寞,毛泽东神色复杂地看着朱德,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朱德会来反对自己,此时仅一个画面凝聚,就完成了毛泽东内心的从意气到黯淡的转变。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当然,这场戏里除了毛泽东外,就连举手的次序、举手的方式也很值得一说,可以说每个人的细节都非常符合立场和性格。

是的,细节。这也是本剧的第三个艺术特色,它的细节是经过非常精致的打磨的,非常符合人物的立场和性格。

我的好友荞麦花开兄因为在有关这部剧的文字里就曾发现过一个绝妙的细节设定。在前面说过,周恩来称呼毛泽东为「泽东同志」,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第一集开始,还是到最后和他人交谈中,他都以「泽东同志」、「主席」等词汇来称毛泽东,只有一次例外。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还是在第十三集,在研究好四渡赤水战略后,酒正酣的周恩来一时情动,喊了毛泽东「老毛」二字,既表现出周恩来一生谨慎的性格,又在这其中彰显出了人物个性。

「老毛,为我们四渡赤水取得成功……干杯!」

而且此处将「干杯」停顿一下说出,并且语气加重,则同样是周恩来酒劲上来的表现。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姜文说过,绝大多数人平时的形态都是一样的,只有在非常态的时候才能表现出个性的不同,一部好戏在凸显人物性格时往往就是设置非常态的情节。

上文中周恩来脱口而出「老毛」是如此,而毛泽东的面对丧失亲人时的悲痛、蒋介石在遭遇接连失败时的暴怒,乃至于红军英勇就义时的无畏,都属于非常态下的表现,更有戏剧张力,不像一些电视剧那样反复煽情,《长征》在情绪渲染方面能够显然非常克制,只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一击必中,这是第四点。

比如第七集,当听闻一位红军战士不屈就义时,画面不断闪回,一方面是那位战士过去的形象,一方面是战士艰苦奋斗的战争,另一方面则是唐国强饱含热泪朗诵了毛泽东的《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长征》,唐国强和毛泽东

而这样的朗诵过程中,唐国强也并非一味的痛哭。头一句时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到得第二句时已热泪盈眶,最后一句却又望向远方,满怀豪情。

这样的情绪渲染是高明的。

以上,是《长征》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但作为一部有野心的电视剧,显然还不止于此。

第六集时,就在一次闲聊中谈到对祠堂和宗教的看法,不仅表达了毛泽东自己的世界观,还埋下了建国后一系列运动的伏笔。

第十七、十八集,当蒋介石认为红军一定会在安顺场大渡河旁重蹈当年李自成、石达开飞覆辙时,却发现红军居然成功了。这时本剧本未搁浅辄止于成功,而是通过毛泽东等人的讨论,给观众上了一场军事政治课,言语非常口语化,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何红军能够成功的原因。

第二十四集大结局,就在长征胜利后,本剧依旧没有流于庆祝胜利的画面剪辑中,而是继续详细地拍摄了分析现在中国的局势、以及下一步应该如何进发的画面后,才宣告整个故事完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部《长征》虽然是红色主旋律,却不那么样板戏脸谱化,而是真正地谱写了一出群像画卷。

限于题材的敏感,该剧在某些方面还是现实让步于艺术的。张黎导演、江奇涛编剧的《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就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原型,有的还不止一个,这是经过历史加工的作品,虽然在现实尺度上失去了真实,却可以在历史的神韵和脉络上达到共鸣。

而《长征》里出现的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高层人物形象,是必须按照官方语境去书写的,可以说是「命题式作文」,艺术上不可以完全放开天马行空,难度大得多,有时过于强调现实则会损伤艺术性。比如第十七集关于十八勇士的描述,就颇为死板。

当然,就像一开始说的那样,瑕不掩瑜。电视剧《长征》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红色主旋律电视剧里最好的一部,也是唐国强在历次扮演毛泽东的表演中最好的一次。我想是没有异议的。

结语 「而今迈步从头越」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写下的一首词,也是被认为艺术水平最高的一首,《忆秦娥·娄山关》,它先描绘了极其肃杀的战局,紧接着没有生发出文人的咏叹,而是开阔雄浑,依旧看向了远方。

看向远方,看向未来。

《长征》已经是红色主旋律电视剧的一个标杆了,很多年以来没有再出现突破之作(《北平无战事》等属于虚构性质的),要想能再次爬山新的高峰,也一定要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大勇气和大魄力。

本文代表孔鲤观点

你们下期想看什么告诉我吧

欢迎阅读公众号「书林斋」相关其它文章。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