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種里的「大熊貓」

圩豬介紹—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圩豬是安徽省地方豬種之一,分佈於蕪湖地區的南陵、宣城、繁昌、蕪湖、當塗等縣,尤以青弋江兩岸南陵和宣城較多。圩豬在南陵縣及周邊縣市養豬生產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具有多種雜交優勢。圩豬具有適應性好,抗病力強,成活率高,耐粗飼,產仔多,泌乳率高,會帶仔,哺乳力強,性情溫順等特性。

圩豬體型中等偏小,結構勻稱,體質較細緻。頭中等大小,額部皺紋縱橫不一,深淺不等,大致呈“菱形”,額心常有長毛一叢,皺紋淺趨於縱行而嘴筒稍長的俗稱“青魚頭”,額紋深趨於橫行而有的發展到面頰及嘴筒的,其嘴筒較短,俗稱“獅子頭”。數量以青魚頭較多。耳大,耳根軟、下垂、稍向前伸、長過口角。胸較寬,背腰稍下凹,母豬腹大下垂,妊娠後期多數墜地,臀微斜。前肢直立,系短而直,後肢多臥系。尾根粗,尾長達飛節,末端長毛叢生,俗稱掃帚尾。

圩豬全身被毛黑色,乳房和乳頭髮育良好,分佈均勻,多成對排列,乳頭以7—8對為多。圩豬平均產活仔數為11.65±2.93頭,初生窩重9.52±2.28公斤,雙月齡斷奶數為10.09±2.43頭,斷奶窩重68.14±22.15公斤,哺育率為86.61%,泌乳力(20日齡窩重)為27.39±6.24公斤。母豬可利用8—10年,公豬可利用4年,也有高達6年的。圩豬成年公豬體長122.50±2.29釐米,胸圍111.60±3.06釐米,體高68.13±1.73釐米。成年母豬分別為:112.75±1.61釐米,107.21±1.84釐米,61.01±0.13釐米。圩豬性成熟較早,2~3月齡公豬就有性慾,母豬即可發情,發情週期18—20天,持續期3~4天,一般習慣在發情後48—60小時配種,情期受胎率一般為90%。懷孕期平均為114天。群眾養的豬多在6月齡、體重30~40千克時初配。但據體格發育情況,母豬在6~8月齡、體重40~50千克;公豬在8~10月齡、體重45—55千克時初配。

圩豬產仔較多,肉質好,但生長速度不夠理想。以大約克、巴克夏、長白、榮昌、內江等豬為父本與圩豬進行雜交,其中與大約克夏豬雜交,效果較好。

在大群肥育條件下,平均每頭日喂1.45千克混合料(糠餅60%、米糠40%),青飼料不限,從4月齡平均體重15.06公斤開始育肥至11月齡平均體重80.86公斤止,全期日增重308克,每增重1斤,消耗混合料4.72斤。屠宰率可達68.30%。圩豬肉質細嫩鮮美,口味獨具特色,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豬種裡的“大熊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