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這三個人,被省里點名!

山東省十大孝星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山東省老齡辦決定推選第十三屆“山東省十大孝星”。根據各市和社會各界推薦的候選人事蹟材料等,研究確定了40名作為候選人,現將候選人事蹟進行公示,同時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其中,日照照莒縣第四實驗小學教師葛安英,莒縣中醫醫院名醫堂醫生宋維雲,莒縣浮來山街道鍾家村村民徐建慧上榜!

莒縣這三個人,被省裡點名!

事蹟展示


莒縣這三個人,被省裡點名!


葛安英,女,48 歲,莒縣第四實驗小學教師。

堅守孝心 用愛創造奇蹟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家人之間要互相關愛。長大後,結婚生子,成家立業之後。我更深深地感受到家有老是一寶。

在婆家,看到弟弟妹妹、公公婆婆對我老婆婆噓寒問暖。回孃家見到爸爸媽媽對我爺爺照顧有加。一家人尊老愛幼,其樂融融。在父母的薰陶下。我們兄弟姐妹都很孝敬長輩。

十多年前。我婆婆臥病在床。我不怕髒,不怕累,日夜服侍。但終究沒能留住她老人家。之後,公爹患偏癱住進醫院。兩個多月,我們輪流在醫院陪護。每天穿梭在家、學校、醫院之間。從一勺一勺地餵飯,到公爹能自己吃飯。整整熬了3個多月。同事們都納悶,又胖又壯的我怎麼會變得面黃肌瘦?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的堅持與拼搏終於贏得了公爹康復出院。直到現在,我們還是自己伺候公爹。沒請保姆或護工。雖然累點兒。但心裡坦然。

公爹是教育戰線的一名老工作者。對待工作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對我縣的高中教研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雖然得了病,在生活中,他依然那麼認真。只要他認為對的事,必須按照他的要求做。記得前年初夏的一個清晨,我愛人上完早讀,急急忙忙從學校回到家,想快點吃完飯回學校上第一節課。剛坐下準備開吃,只見公爹指指風扇,再指指抹布,我們明白他的意思是天氣快熱起來了,得擦擦電風扇了。我愛人耐心地跟他解釋:“我第一節課有課,上課時間快到了。等有空再擦吧。”正在吃飯的公爹一聽,飯也顧不上吃了,生氣地指著電風扇比劃著。滿臉的憤怒。我愛人一看這陣勢,情緒也受到了感染,怒氣衝衝地擦完電風扇,早飯也不吃了,摔門而去。公爹則一臉茫然地坐在那兒,好像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他做錯了什麼呢?是固執己見嗎?是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嗎?都不是!其實,站在公爹的角度想一想,他做得沒錯。老人言:父母所為,恭順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身為子女的我們就要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公爹想到提前擦擦風扇,這也是未雨綢繆,為大家著想呀!我們一生受之於父母,怎忍心違逆他們呢?在中國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較容易;做到順比較難。身邊返老還童、老年痴呆的事例比比皆是。當父母的言談舉止不再像一位父親、母親時,當父母像小孩子一樣淘氣、執拗時,做到順父母的心意確實難。那就讓我們像父母照顧小時候的我們一樣照顧他們吧!在我的勸說下,我愛人終於轉變了自己的思想。我們欣然接受公爹的一切言行,幸福地“孝”“順”著公爹。

既要照顧老人,又要工作。說不累那是不可能的。但我深知作為孩子們的老師,肩上的擔子有多重。面對天真爛漫的孩子,我絲毫不敢鬆懈,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責任,都是我的牽掛,我要為孩子的學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當查出母親患了再障性貧血病時,我感覺天要塌了。因為這是一種疑難病症,治癒率很低。看著母親日漸消瘦,面無血色,一天不如一天,我心急如焚。我不能沒有母親,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同時我也不能耽誤了學生的學業,每天都把課調上來先上完,再照顧母親。平時不愛嘮叨的母親現在總是念叨著:“你們都已長大成人,我這把老骨頭不中用了,就別費心了。閨女,咱回家等著算了,你快回學校吧。那麼多小孩子等著你看著護著呢,你就不著急嗎?”每次聽母親這麼說,我的心裡就酸酸的,真想大哭一場,可憐的老孃呀,我怎能不著急呢?可我不能在母親面前哭,我也沒時間哭,我得想方設法把母親從死神手裡奪回來。同時一個個求知若渴的學生每時每刻都讓我夢繞魂牽,我也不能放棄孩子們。我像一隻蜜蜂一樣飛來飛去。多少次,在母親病床前精心備課批改作業;多少次,困極了,用冷水洗把臉,又精神抖擻地走上講壇;多少次,心疼母親卻強忍淚水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半年後,母親終於康復了!

我們的孝心是父母親的幸福。父母親的叮嚀是我們的甜蜜。是父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享受生活的快樂,是他們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高,比海深。我們怎能不永遠愛他們呢?


莒縣這三個人,被省裡點名!


宋維雲,女,49 歲,莒縣中醫醫院名老中醫門診醫生。

百善孝為先 敬老最光榮

宋維雲,女,漢族,1986年10月參加工作,現為莒縣中醫醫院名老中醫門診醫生。在工作中,她視病人如親人,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為人醫的優秀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她對家庭的愛、對老人的孝和對事業的敬。

一、傳承良好家風注重精神贍養

宋維雲出生在莒縣一個傳承三代的中醫世家,從小就常聽家中老人講述曾祖宋世廉耕讀行醫、濟世活人的事蹟,也目睹了父親宋會都妙手回春、幫助鄉鄰的一幕幕。受到良好的家庭薰陶,自幼就懂得醫者仁心的道理。作為家中的長女,從小協理家務,照顧弟弟妹妹,一直是父母的得力幫手。參加工作後,她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中醫,繼承前輩的事業,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和臨床實踐,已經成為在莒縣中醫醫院老中醫門診工作的業務骨幹。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她深諳祖國傳統醫學注重治未病的道理,運用在經營家庭管理和贍養老人方面,她尤其注重精神贍養。她常說:“多做老人需要的事就是孝;不做忤逆老人的事就是順。”“孝順不在一時,全在平時。”她每天利用上班之前或下班後都要到父母和公婆家中去轉轉,幫忙處理些雜務,打掃打掃衛生,週日只要沒有病人找,她就會和丈夫到婆婆家陪老人聊聊天,給他們講一些養生保健知識,想法讓老人們開心。近三十年來,這已經成了她的生活習慣。如今,她的父母和公公以及體弱多病的婆婆生活起居都很有規律,身體很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太需要照顧,閒暇時間她和丈夫開車帶他們外出郊遊,看看縣城的新變化,讓他們感受生活的好時代,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

二、留意日常細節關鍵時刻帶頭

人到中年,更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因此宋維雲特別留意家中老人日常生活細節的微小變化,從蛛絲馬跡中發現老人生活起居需要照顧的地方。有一天,一位鄉親來城看病後提出要到家中探望老人,反覆在院外敲門喊叫好一會卻沒有開門的,再去找她回家開門,卻發現父親在家裡整理文件資料而沒有聽到敲門聲,她沒有當面責怪父親,而是幾天後利用過節的時機給父親換了一件大字母、大屏幕的手機,在院門口安裝了一臺聲控燈光門鈴,大大方便了父母的生活。還有一次,母親感冒自己到藥店取了板以前常服用的消炎類藥,中午宋維雲回家的時候發現母親正要服藥,便提醒母親最好少用抗生素類藥物,建議用中藥治療,幾天之後,果然藥到病除。此類事件,生活中比比皆是。到了親人生病的時候,她更是帶頭靠上,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去年秋天,母親生病住院,丈夫因工作勞累導致腰痛發作不能行走也住院治療,弟弟在日照工作不能請假回來照顧,她和妹妹白天上班,晚上陪住在病房照顧母親和丈夫,婆家姐姐白天來替她照顧丈夫打針、針灸,有時候妹妹替她住上一晚,而她第二天就早早送來早餐,一連二十多天下來,母親和丈夫順利康復出院,而她自己卻瘦了十多斤,朋友關心問她,她笑笑說:我最近“減肥”了。

三、孝敬父母公婆共建幸福家庭

宋維雲孝順公婆,盡顯中華美德。她自結婚以來,和公婆相處融洽。有一年的冬天,夜間十點多,婆婆突然頭暈噁心嘔吐的厲害,公公打電話讓她回家看看,當時丈夫加班還沒回家,她自已一個人騎自行車冒著嚴寒回家,利用所學到的知識穴位按摩並敲開小區衛生室的門取藥親自喂服,經過兩個小時的觀察,病情逐漸平穩。丈夫回家後見她沒在家,打電話才知道她在自己的婆家。去年春天,婆婆家為支持古城建設,需要暫時搬遷到租住的房子居住,婆家的姊妹都建議婆婆把老傢俱送人,搬家後換新的。而她每次回家婆婆都跟她說起對老傢俱的感情和打傢俱時的不易,有時說著說著還會流淚。宋維雲體諒著婆婆的心情,回家跟丈夫商量:“咱們不就是出點力氣幫著把傢俱先找個地方存放著嗎?等著搬到新家裡,她自己看著不協調了,不就會主動送人了 ,咱們為什麼惹著老人難過呢?”在臨交鑰匙的頭一天夜裡,丈夫加班回來後她和孃家妹妹一家三口,一直忙到凌晨兩點多,把婆婆喜歡的傢俱搬到了租來的房子裡存放起來。第二天早上,她才打電話告訴婆婆,婆婆聽後開心的笑了,而她卻拖著疲憊的身體和乾澀的雙眼繼續上班去了。宋維雲不僅自己想法讓公婆開心,而且孩子也在她的身教下受到感染。她經常告誡兒子,孝順父母不僅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也是教育後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親歷親為,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她的兒子在外地上班,每逢節假日回來時,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給老人帶來他們沒吃過的水果和糕點乾果等物品。當聽到奶奶起夜床頭的燈開關太高不方便時,立馬從網上給奶奶買了檯燈放在床頭櫃,買來睡眠枕頭讓老人有充足的睡眠,盡享天倫之樂,奶奶逢人就誇孫子懂事。她的帶動下,在家的妯娌姑姐妹都相處得非常融洽。

四、敬老由己推人模範遵守公德

日常工作中,宋維雲也是協助自己的父親,全國最美中醫宋會都同志診病。由於宋老年事已高,每一份門診病歷,都要經過她手寫好,每一份藥單都要經她輸入電腦,病人取藥回來,她還細心的核查囑咐用藥方法和禁忌。當有些久病的人有厭世的想法時,她就會用孔子的《孝經.開宗明義章》裡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講給病人聽,讓病人有生活下去的信心。讓病人們瞭解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道理……就這樣一天忙下來,口乾舌燥,渾身僵疼,水都顧不上喝幾口。常常為了照顧路遠的病人及時乘車返回,她中午從未按時吃過午飯。由於耐心負責,藥到病除,她成了病人信任愛找的好醫生,也成為宋老的得力助手和醫學經驗傳承人。宋維雲不但醫術精湛,而且樂於助人,遇到病人家庭條件困難或手頭資金不足的時候,她也慷慨解囊相助。有的病人求醫心切急於取藥不小心把錢包或行李遺忘在診室裡,他都小心看管,妥善保存直到找到失主。

宋維雲同志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耀,愛崗敬業,用赤誠孝心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出了自己的詮釋。


莒縣這三個人,被省裡點名!


徐建慧,女,31歲,莒縣浮來山街道鍾家村村民。

孝星軍嫂頂起半邊天

她叫徐建慧,1987年9月15日出生,莒縣浮來山街道鍾家村村民,2012年7月3日與丈夫殷剛登記結婚,丈夫殷剛於2006年應徵入伍,2013年6月,徐建慧已有6個月身孕時,公爹被查出患有“肺癌”,當徐建慧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丈夫時,在大家與小家的抉擇面前,丈夫毅然選擇了前者,“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面對丈夫的選擇,徐建慧毫無怨言,身懷六甲的她,和婆婆一起勇挑起照顧公爹的重擔,公爹住院期間,徐建慧拖著身懷六甲的身體和婆婆一起照顧公爹,公爹的病情需要放療、化療,每天大劑量的藥物,加上病痛的折磨,公爹的心情極度煩躁,有時還會對最親近的人惡語相向,作為兒媳,又加上懷孕,徐建慧完全不用非得來看公爹的臉色,但是徐建慧一點也沒有埋怨公爹的意思,而是想方設法給公爹調節情緒,一日三餐,她都會變著戲法的給公爹做可口的飯菜,公爹心情好的時候,徐建慧就會和公爹拉家常理短,給公爹解悶,給公爹洗臉、修剪指甲,都是徐建慧一個人包辦,同病房的病友們,都以為徐建慧是公爹的親生女兒,當得知是兒媳婦時,病友們都對這孝順的兒媳翹起了大拇指!

2013年6月1日,兒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丈夫因奉命出差,也未能回家照料自己,徐建慧知道,選擇了軍人,就意味著選擇了壓力和付出,她默默的在後方家園支持著丈夫保家衛國,出滿月後,徐建慧把襁褓中的兒子撇給自己的母親,又來回穿梭於醫院與家之間,和婆婆一起照料公爹,兒子兩週歲那年,公爹溘然長逝,徐建慧處理完公爹的後事,本想喘一口氣,可是命運總是捉弄人,徐建慧的婆婆,因侍奉公爹,又加上失親之痛,婆婆又一病臥床不起,這一趟就是兩年,兩年來,徐建慧既要照顧幼小的兒子,又要照顧病榻上的婆婆,一日三餐,端屎端尿,看見日見消瘦的女兒,孃家母親心疼自己的女兒,也一同過來幫忙,如今婆婆在徐建慧的精心照料和孃家人的共同關愛下,婆婆已經慢慢痊癒,已經能夠幫助自己照顧兒子和料理一些日常家務;徐建慧愁雲密佈的臉也日漸舒展開來……

孝心無止境,徐建慧的老婆婆已經90歲高齡,因腦血栓後遺症,常年臥床,需要人照料,眼看婆婆身體日見康復,徐建慧又毅然決然的和婆婆、伯父伯母們挑起了照顧丈夫常年臥床的奶奶的重擔,這一堅持直到現在,徐建慧正在用平凡的事蹟見證著一個軍人妻子的偉大,她的事蹟被鄰里鄉親廣為傳頌,她不愧為是我們新時代的“好媳婦”“好孝星”!

 感恩正當時,行孝要儘早!

上面這些都是咱學習的榜樣

讓我們一起傳承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