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金科胡双:企业科技服务才是新金融蓝海

清源金科胡双:企业科技服务才是新金融蓝海

促发展与严监管无疑是当下整个互金行业的两大关键词。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已经连续五年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整个行业正在进入正轨和主流;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力度正在加大,监管正在进入深水区,尤其是P2P的“爆雷潮”,正在引发全行业对互金行业生态的重新思考。

“互金行业的未来一定会回归科技属性,以金融科技为输出的服务才是新金融的发展方向,金融产品还是要回归到金融机构的体系内,而不是在互金体系内。”清源金科创始人兼CEO胡双表示。

在胡双看来,互联网金融或者说新金融的未来发展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是市场存在真实巨大的金融需求,需求推动发展,行业还是会存在的;二是过去行业鱼龙混杂的状态会改变,政府的介入会使行业发展更加合法合规,良币驱逐劣币,剩下的会是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

胡双表示,清源金科成立于去年8月份,从一开始就是一家纯正金融科技公司,包括胡双在内的清源金科团队都有着多年的传统金融行业从业经历,但也是最早一批从传统金融奔向新金融的“吃螃蟹的人”,第一手的亲身经历,也促使团队严守政策底线,只输出金融科技,将金融产品回归金融机构。

清源金科把目标客户群设定为中小微企业,希望结合中小微企业痛点和需求,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设计能够满足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推动金融普惠的实现。

胡双表示,中国有超过一亿家企业,其中底端的8000万户是微型企业、个体商户等以个人和家庭作为经营主体的;而顶端的大型企业大概有一万户,主要是大型企业、国企集团和大型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这两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其实是被充分满足,甚至是过分满足的。而中间的2000万家中小微企业,则一直被忽视,长期处于金融产品极度缺乏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市场机会。”他说。

普惠金融喊了这么多年,阻碍它的到底是什么?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的战略定位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被技术成本所限制。

普惠金融服务为银行创造的收入非常少,在传统模式下,银行发放一笔1000万的贷款和一笔1万元的贷款,成本是差不多的。面对数千万的小微企业主和数亿个人用户,传统方法根本无法实现。只有靠科技手段的注入,才可能改变现状。

“传统金融机构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一是释放产能,结合中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帮助金融机构提升金融科技平台的实现能力以及金融科技产品的设计能力,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二是提升市场推广和运营能力,扩大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利用科技手段触达和服务更多的金融消费者和需求方;三是风险控制是金融行业的核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来提升风控能力,降低风险成本及不良率,也是清源金科的核心竞争力。”胡双说。

胡双表示,清源金科要做的就是用互联网和科技的手段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升级服务能力,协助其设计适配性更高、覆盖面更广、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中小微企业差异性的金融需求。“比如,中国的前15大银行的技术能力、技术人才和业务还是比较充足和饱和的状态,但是第20~1000位的那些银行,他们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负荷就比较差了。”他说。

于是,清源金科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一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利用自身科技实力和数据优势帮助其丰富存、贷产品类型,增加客户粘性,提高客户数量和规模;搭建线上体系,实现产品线上化,增强竞争力;提供大数据风控及模型以提升收益;增强运营及市场能力,提升用户服务及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则是将金融机构成熟化的金融产品输出给企业客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存、贷产品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供更多线上的高效服务,降低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助力企业更快捷的获得融资等。

“在新金融领域,面向C端提供金融产品的模式可以说已经是红海一片了,而在B端市场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则是一片蓝海。虽然B端客户转化周期比较长,但是一旦转化,忠诚度和稳定性较高,因此可开发价值特别高。”胡双说,“清源金科希望能够成为全国最大服务和覆盖中小企业的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