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

1914年8月3日,德国正式向法国宣战,西线德军乘曙色进攻比利时,准备取道比利时向法国腹地推进。比利时是只有几百万居民的欧洲小国,但它处在德、法两国之间,是西欧交通要冲。为防止德军从东部入侵,比利时在战前动用巨资,依托国境东部的天险,修建了列日城环形要塞。

一将功成万骨枯

列日城环形要塞,由12座炮台组成,两炮台之间相距6公里,各炮台距列日城大约也是6公里。各炮台如众星捧月,把列日城围在中心。每座炮台都自成体系,炮台顶部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灌而成,厚3米。所有的炮塔都用钢甲防护,可360度全方位旋转,还可以自动升降。每个炮台内有8门120毫米的要塞炮,8门210毫米的榴弹炮。炮台上有探照灯供夜间指示射击,还有轻、重机关枪,用于封锁炮台四周的旷野。炮台之下是储备着大量粮食、饮用水、弹药、其它生活必需品及供电设施的地下室。

每座炮台四周的50米处,挖有十米深、8米宽的环形防护壕。为防敌军步兵偷袭,壕外设有带刺的铁丝网及各种障碍物。每座炮台有两个炮兵连,一个步兵连共约400余人守卫。列日城内及周围12座巨型炮台,共有3万余名官兵,400门大炮守卫。

一将功成万骨枯

德、比两军几百门大炮在列日城要塞内外,你来我往,相互对轰。德军炮兵训练有素,射击精准,但口径105毫米1909式野战榴弹炮的炮弹,对比利时炮台几米厚的钢骨水泥顶盖却无可奈何。而德军在野外临时驻扎起的炮台却纷纷遭到比利时炮火的轰炸。

德军白天与列日城各炮台炮战,夜间派兵偷袭,猛攻三日三夜,未能摧毁列日要塞。如不能尽早夺取列日城要塞就不能实现六个星期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命令鲁登道夫上校,指挥一支援军携带新式攻城武器,即刻启程赶到列日要塞前线。鲁登道夫上校率军连夜启程,快速赶到列日要塞与前线德军会合。

一将功成万骨枯

鲁登道夫上校带来的两样攻城武器:一、齐柏林飞艇。二、大贝尔塔攻城臼炮。齐柏林飞艇内以金属丝条为骨架,外包织物蒙皮,可充氦气。充满气后的齐柏林飞艇,容积约2万立方米,可包容一栋5层大楼,飞艇腹内可载大炮、机枪、炸弹和人员若干,每小时飞行90公里,飞行高度约3000米。大贝尔塔臼炮,炮管内径420毫米,一次装药200公斤左右,能将一枚900公斤重的巨型弹丸抛至14公里外。大贝尔塔臼炮炮身和炮车重达120吨,需铺设铁路运送。

一将功成万骨枯

​8月8日清晨,齐柏林飞艇首先升空,不一会便飞抵列日城要塞上空,列日城内的官兵和居民不知飞艇为何物,纷纷登高观望。突然飞艇中腹大开,母鸡下蛋一般,抛下一串串黑色炸弹。与此同时,大贝尔塔巨炮在炮兵观察员的校正下,第8发炮弹正好命中最坚固的弗莱龙炮台。弹丸借助惯性从高空俯冲而下,径直穿透三米厚的混凝土顶盖,在炮台内爆炸。鲁登道夫上校见巨炮中奏效,便命令4门巨炮一齐发射。弗莱龙炮台纵然是钢打铁铸也经不起30多枚巨型炮弹的轰击。佛莱龙炮台倾刻土崩瓦解,化作一片瓦砾。

一将功成万骨枯

鲁登道夫上校将4门巨炮分成两组,每组2门,沿左右两路,依次荡平列日城要塞各个炮台。德军在一周之内,将列日城要塞炮台各个炸毁。12个炮台既破,列日城随即被德军攻陷。鲁登道夫上校因破列日城要塞有功,被授予一枚蓝白黄三色相间的十字最高军功奖章,破格晋升为陆军少将。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