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爲唐朝續命一百年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讀者大家下午好!子淵前天曾給大家介紹過隋朝義成公主的坎坷人生,引發了讀者的強烈感慨。義成公主遠赴突厥和親,前後嫁給了父子四任突厥可汗,這一經歷在眾多漢族和親公主中實為罕見。不過在唐朝卻也有一位公主,同樣先後嫁給四任可汗,前三任是親祖孫三代,最後一任則是昔日臣屬,這段離奇的婚姻經歷在中國和親史上則是絕無僅有的。

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為唐朝續命一百年

▲唐朝公主劇照

此人便是唐朝的鹹安公主,為唐德宗李適八女,生母不詳。雖不是嫡女,但鹹安公主還是備受李適寵愛。唐德宗在位時期,大唐國力衰弱、邊境不寧,北有傲慢不遜的回紇,西有不斷宼掠的吐蕃,大唐帝國一度陷入困境之中。在此期間,因幫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回紇可汗數次向唐朝皇帝要求和親,但均遭到拒絕。後來由於吐蕃多次侵犯唐朝,再加上貞元三年(公元787年)五月發生的“平涼劫盟”事件劇烈震動了大唐朝野,焦頭爛額的唐德宗最終做出決斷,詔令鹹安公主和親回紇,希望能夠藉助回紇之力牽制吐蕃,以夷制夷。

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為唐朝續命一百年

▲大明宮數字復原

回紇武義成功可汗對這樁婚姻期待已久,他 “使使者獻方物”以表誠意,唐德宗也命人“齎公主畫圖賜可汗”。回紇可汗的“實在”與鹹安公主的“浪漫”,無疑使得這段傳奇和親有了一個良好開端。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十月,回紇宰相率眾千餘人抵達長安迎親,武義成功可汗上書唐德宗言:“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又請易回紇曰回鶻,言捷鷙猶鶻然。”唐德宗見回鶻人如此懂事,喜悅之餘就冊封武義成功可汗為長壽天親毗伽可汗,鹹安公主為智惠端正長壽孝順可敦。

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為唐朝續命一百年

▲壁畫中的回鶻使臣形象

可惜的是,兩人成婚僅僅一年,長壽天親可汗就不幸病逝。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十二月,其子忠貞可汗繼立,依照北方遊牧民族“收繼婚”的傳統,鹹安公主與忠貞可汗結為夫妻。然而不幸接踵而至,三個月後,忠貞可汗被人毒殺,其子奉誠可汗繼立,奉誠可汗又依舊制娶鹹安公主為妻。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奉誠可汗逝世,由於奉誠可汗無子,回鶻宰相骨咄祿被大唐冊立為懷信可汗,鹹安公主再次換了丈夫,其中的酸楚無奈,旁人難以想象。

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為唐朝續命一百年

▲回鶻勢力範圍圖

從貞元四年到貞元十一年,不到八年的時間內,鹹安公主先後嫁給了長壽天親、忠貞(長壽天親之子)、奉誠(忠貞之子)、懷信四人,創下了漢族公主歷嫁兩姓、三輩、四任可汗的“收繼婚”記錄。為解皇父之憂、為保邊境安寧、為使臣民安居,鹹安公主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和愛情,這種深明大義、委曲求全的精神,發生在一個受儒家思想和倫理觀念薰陶多年的公主身上,著實讓人敬佩。

事實上,鹹安公主此次和親也確實是不辱使命,她以一人之力幫助唐朝爭取到回鶻這個彪悍善戰的“親密戰友”,同時也扭轉了一百多年來唐朝與吐蕃交戰失利的被動局面。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吐蕃再次犯唐時,回鶻奉誠可汗率軍奪回北庭都護府,吐蕃遭遇空前大敗。此後回鶻屢次挫敗吐蕃,使其逐步衰落,再也無力對唐朝發動大規模進攻。如此看來,鹹安公主無疑是唐朝眾多和親公主中功勞最卓著者,起碼為大唐王朝續命一百年以上。

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為唐朝續命一百年

▲吐蕃步兵、騎兵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鹹安公主對於維護雙方等價絹馬貿易,也功不可沒。據史載,回鶻以曾助唐平定叛亂有功為恃,“屢遣使……來市,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雙方交易時,回鶻馬價明顯高於市場價格,而且回鶻“得帛無厭”,一次“動至數萬馬”,而唐朝卻“得馬無用”,等於白送絹帛。回鶻馬因此成為唐朝財政一大沉重負擔,以至於“朝廷甚苦之”,所幸在鹹安公主出面周旋下,雙方馬絹交易逐漸趨於平等。

唯一未歸葬的大唐公主,和親經歷空前絕後,起碼為唐朝續命一百年

▲現代人所扮演的唐憲宗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二月,回鶻遣使來唐,告知鹹安公主逝世的消息。得知此噩耗後,唐憲宗李純為姑母“廢朝三日”,追贈其為燕國大長公主,諡“襄穆”,並命白居易撰《祭鹹安公主文》,文中所言“及禮從出降,義重和親……方憑福履……遽歸長夜”無不是對其功績高度頌揚。鹹安公主薨逝後,並未按照慣例“落葉歸根”,而是直接葬於回鶻,是唐朝唯一沒有回到故鄉的和親公主。

參考文獻:

《舊唐書·回紇傳》《資治通鑑·唐紀》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