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麼死的?

藻樂子


魏延,字文長,河南義陽人。劉備時期鎮守漢中,為蜀漢第一代與第二代過渡時期的最勇猛的上將。軍事能力比肩五虎上將,諸葛亮時期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加官進爵。諸葛亮死後,被楊儀誣陷謀反,為馬岱所殺,死後夷滅三族,比岳飛還冤。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兵出斜谷,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兩軍相持。諸葛亮分兵屯田,準備打持久戰,不意積勞成疾,病逝軍中。作為託孤重臣,蜀漢的軍政大權大部分都掌握在丞相諸葛亮一人手中。諸葛亮一死,蜀漢的後起之輩中,幾乎就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控大局了。

論資歷排輩分,魏延應該是接替諸葛亮總攬軍政大權的最佳人選。魏延當時的官階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封為南鄭侯,相當於劉備稱帝時張飛的地位。

魏延的軍事指揮能力,在蜀漢陣營中首屈一指。魏延跟隨諸葛亮數度南征蠻夷,五次北伐曹魏,因為功勳卓著,不斷加官進爵。一個人能力太強,產生鶴立雞群之感,難免就驕傲自恃,如關羽,魏延也是這樣的人。魏延勇猛過人,對待部下很好,就是太驕傲了,你加官進爵還志得意滿,難免引來無數羨慕嫉妒恨,於是魏延的同事關係搞得很僵。魏延走過來,其他人都紛紛避讓,魏延不以為然,只有行軍長史楊儀不給面子。

魏延是武將,楊儀是文官,兩個人互相看不慣對方,魏延一生氣,甚至拔刀威脅楊儀,把他嚇得哭著到諸葛亮那裡去告狀。諸葛亮生前,因為欣賞兩個人的才能,還能夠從中調和雙方的關係,諸葛亮一死,魏延和楊儀必然水火不容。

楊儀本來在軍事上影響力很小,諸葛亮病危,瞞著魏延秘密召見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商議退軍之策。由此可見,魏延一身本事,資格最老,卻並非諸葛亮的心腹。按照諸葛亮的臨終安排,楊儀領軍,魏延、姜維斷後,如果魏延不服從,楊儀、姜維等人自率大軍撤退。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楊儀讓費禕去探聽魏延的口氣。

魏延說:丞相雖然病逝,作為副指揮的我還健在,相府官屬將喪還葬,我自當率領大軍繼續北伐,為什麼以一人死而廢天下之事?況且我魏延何等人,能在楊儀的統率下,給他當斷後將!

費禕走後,魏延後悔失言。派人去探聽楊儀等部,楊儀、姜維已經拔營準備撤退。魏延大怒,趕在楊儀之前率軍南歸,所過燒絕閣道,要斷楊儀的歸路。楊儀與魏延,互相上表到成都,楊儀誣告魏延謀反,魏延誣告楊儀謀反。劉禪不知所措,於是問左右官員,董允等人都說魏延謀反可能性更大,實際上兩人都沒有謀反。如果魏延要造反,直接率兵北上投靠曹魏,為什麼還要南歸呢?魏延與楊儀,不過是政見不合,權力爭鬥,然而朝中群臣都不給魏延說話,由此可見魏延的同事關係真的很糟糕。

楊儀、姜維軍另開別道,追上魏延,雙方在南谷口列成陣勢就要開打,姜維等人對魏延的軍士說:丞相新亡,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這樣!?於是魏延士卒離心,一鬨而散,由此可知,其一,諸葛亮在軍中的威望大於魏延,其二,北伐曹魏作戰艱苦,並非軍心所向。

魏延與子率領數人逃亡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擊,斬殺魏延。將魏延的首級呈給楊儀,楊儀站起來用腳踩著魏延的首級,狠狠地說:“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楊儀這個人,如此心狠手辣,也是個人渣。回成都後自以為全軍而退了不起,應該當丞相,被劉禪貶為庶民,自殺而死。

魏延一世英雄,死後竟被夷滅三族,還背上一個“反叛蜀漢”的千古罵名,可謂比後來的岳飛還冤。岳飛“莫須有”的罪名得到了洗刷,千古昭雪,一世忠義,魏延則因為《三國演義》的渲染,永遠被定格成一位“腦後生反骨,註定要造反”的形象,令人嘆息。倘若魏延不是被誣反叛,而是與姜維通力合作,或許偏安一隅的蜀漢,還能避免滅亡的命運,歷史也將改寫。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

END.

縱論三國,漫說水滸。我是博書君,歡迎關注!


博書


正史中的魏延死法,陳壽《三國志》還是記載比較清楚的。他是死在234年秋天,諸葛亮時代第六次北伐的前線。簡單說,他在諸葛亮死後,和楊儀奪權失敗,因此死亡。

《三國志》本傳有清晰的記載。

首先是諸葛亮臨終前,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安排撤退,由魏延斷後,姜維倒數第二陣。並且專門說了,如果魏延不服從,那麼大隊就自己走,別跟丫糾纏。

等到諸葛亮死後,楊儀按照安排行事。此時還沒有公佈諸葛亮死的消息,楊儀派費禕去打聽魏延的意思。費禕是個老好人,以前是諸葛亮專門派去協調楊儀和魏延矛盾的,所以楊儀這個舉動,應該說還是想盡量不和魏延撕破臉。

但魏延卻很不客氣,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他公然表示要自己掌握兵權,繼續北伐。這就完全推翻了諸葛亮的遺命。他還強迫費禕和自己聯名號召眾將,別聽楊儀的,聽自己的。

費禕一看你小子不識好人心。他就託詞逃回中軍,然後和楊儀、姜維等人拔寨班師。

魏延發現自己被騙了,心頭大怒,就搶先率領前軍南下。他的隊伍人數較少,應該也比較精銳,所以動作更快,搶到了楊儀前面。可恨的是,魏延一路上燒燬了棧道。這就等於要把楊儀帶領的北伐軍主力置於死地。幸虧楊儀等人地理熟,帶人翻山越嶺,也從另外的路跑回來了。

這時候,魏延和楊儀分別向成都的朝廷報告,說對方造反。但成都的大臣蔣琬、董允等都在皇帝劉阿斗面前保楊儀,說魏延造反。於是阿斗派蔣琬帶著御林軍北上夾擊魏延。可以說魏延到這個時候已經是死路一條了。

接下來,魏延的隊伍和楊儀的先鋒王平在南谷口遭遇,王平一聲怒喝“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虧,紛紛潰散。魏延和幾個兒子逃亡,被楊儀派馬岱追斬,又誅滅三族。

以上就是魏延之死的過程。應該說,魏延自高自大,違背軍令,把他和楊儀的私人恩怨變成了幾乎害死全軍的內亂,因此站到了全軍全國的敵對面,可以說是自取滅亡。

同時《魏略》還有一種相反的說法,認為諸葛亮去世前讓魏延指揮全軍撤退,卻被楊儀汙衊魏延想要造反,主動攻打魏延。魏延沒有戰備,不戰而逃,被楊儀追殺。這個記載相對來說要離譜一些,更可能是魏國一方拍腦袋的臆想。


巴山夜雨涮鍋


魏延是蜀國名將,曾屢立戰功。但他最後的行為,是徹頭徹尾的反叛。沒有任何語言能為他解脫罪責。當時,魏國司馬懿憚於諸葛亮的威名,沒敢派兵追趕。如果派兵追趕,蜀軍必全軍覆沒。這就是魏延反叛行為的最大危害性。

歡迎點評。


WM曉奇


正史中關於魏延之死,並不是諸葛亮特意安排的,當然也沒有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說法,對此《三國志》都明確表示,魏延並無反意,只是為了和楊儀爭奪諸葛亮接班人的權力擺了。當時在諸葛亮死後,按照蜀漢的權力排名來看,自然是魏延、楊儀最有希望成為諸葛亮死的繼承人。當然,他們兩個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反正不是自己就是對方,於是兩個人在屍骨未寒之際便開始大打出手。

魏延向後主劉禪報告,說楊儀要造反;楊儀也向後主報告,說魏延要造反。他們倆打上這種報告的意思非常簡單,那就是情況緊急,請允許他們先斬後奏。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後主劉禪對他倆提交的報告並沒有做出相關批示。換句話說,後主劉禪並沒有公開承認誰造反,也沒有給予他倆先斬後奏的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魏延或多或少有些利令智暈,或者說太想盡快接管諸葛亮的權力,於是他擅自行動並強迫大家站隊,總而言之諸葛亮死了,還有我魏延,所以前線指揮權,應該暫時由我接管,至於諸葛亮的棺材,派幾個人送回成都就可以了。

魏延的這種做法,表面上看是不想就此中止北伐大業,但本質就是在強迫大家站隊。事實上,在當時背景下,魏延說這些話的目的也並不是想真正繼續北伐,而是想借此機會,讓自己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變成既定的事實。

換句話說,現在諸葛亮死了,楊儀主張退軍,而我魏延不贊成退軍,大家要是支持誰,就趕緊表態。如果大家都支持魏延的話,那楊儀以後肯定再也沒有和魏延爭奪諸葛亮繼承人的資格,即便回到成都,楊儀也沒有資格再去爭了,因為關鍵時刻大家都支持魏延,就足以表面大家都不看好楊儀,在這種情況下,楊儀還有什麼臉面和底氣去爭呢?

所以說,魏延的這種做法,本質就是想讓自己作為諸葛亮接班人的事情,變成大家公開承認的事實。但問題是,魏延只顧得埋頭和楊儀爭,卻忘記一個事實,那就是整個蜀漢帝國,往小了說,那是人家後主劉禪的蜀漢帝國;往大了說,那是豪門貴族和文武大臣們共同的蜀漢帝國。關於由誰來當蜀漢帝國執政官的問題,豈是你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你真當後主劉禪和中央政府是傀儡是擺設嗎?即便是諸葛亮,也不敢這樣玩吧!

在這種背景下,魏延當時雖然擁有軍權,有好幾萬士兵,但等到真正拼命的時候,大家卻都不願意拿自己的性命陪魏延玩,於是紛紛逃散開來。最後,變成孤家寡人的魏延只好領著幾個親信跑到漢中,結果讓楊儀派出去的馬岱給抓住殺了。隨後,楊儀又下令滅了魏延的三族,一代名將就此輸得徹徹底底。

當然,楊儀的失敗也是從這一刻開始的,因為誅殺蜀漢徵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南鄭侯魏延三族這種重大政治事件,楊儀竟然敢不請示後主劉禪,更是在沒有經過中央政府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決定,你楊儀這是想幹什麼?你楊儀作為一個臣子,在皇帝沒有賦予你假節鉞之前,你好像並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吧!更不用說誅殺朝廷大臣的三族。


我是趙帥鍋


從魏延的死我們能夠看到一種社會現象,甚至是普遍現象:就是單位裡的老員工A覺得自己在單位的資格是最老的,業務水平技術能力也是最高的,現在還是單位裡的技術幹部(但不是領導層幹部),並且在單位裡多年來有些威望,當年公司的一些改革方案大領導們有時候也要聽取他的建議,這樣的人在單位曾經也是紅人,技術上的骨幹,但是年復一年,那些老領導們一個個死的死調走的調走,眼看自己比誰都有機率就可以取而代之坐上現在空缺的第一把交椅,覺得輪也該輪到自己了,就在心裡暗暗的等上級領導給他通知呢,一段時間來心裡有點莫名的小興奮只是嘴上沒說,沒想到的事公司調來另一個人B坐了這把交椅,而且B的年紀比他小技術水平也不如他,生產一線的實踐經驗及社會閱歷都不如他,這就使得A心理上極度不平衡,於是在單位找茬‘’鬧事‘’,還要上訪要告某某某有問題,上級領導基本上掌握他的情況,於是把他給免了。大家也都看到他有點冤,但是沒辦法。劉備諸葛亮集團及關張趙馬黃魏等都想匡扶漢室,但是益州百姓根本不想,蜀國建立以後三丁徵一四六分成加劇百姓負擔,百姓早已厭戰只是敢怒不敢言,這種厭戰情緒使得諸葛亮在北伐上勞心費神,‘’罰二十以上皆親攬‘’也或許是害怕軍心不穩,李嚴遲滯軍糧楊儀撤兵皆是因為厭戰(李嚴和楊儀是益洲派,劉備集團是荊州派),如今想繼續北伐的就剩一個魏延了,楊儀一夥欲撤兵魏嚴不肯還採取過激行為結局自然是死路一條了。


不喜歡張含韻


魏延的結局是有多種原因,問他是怎麼死的,先說一下魏延這個人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人(今河南信陽)初隨劉備入川,智勇超群,戰功卓著,深受劉備賞識。劉備得漢中之後,關羽守荊州,大家都以為劉備會讓張飛守漢中,出乎意料劉備讓魏延守漢中。當劉備問魏延怎麼守住漢中,魏延豪氣的說,曹操引兵來攻打,我替主公拒之,如一上將引兵來攻打,我就把他吃掉。魏延沒有讓劉備失望,殷實的為蜀漢把守漢中這個非常重要的門戶,劉備成王后封他為漢中太守。

魏延雖智勇雙全,但性格孤傲,性情極惡,不會處理官場人際關係,得罪很多人。尤其在諸葛亮執政期間更甚,和一個叫楊儀的鬧的是水火不容。 第一次北伐,大家都知道魏延有一個‘子午谷奇謀’,未被孔明採納,後來就經常叨唸他的不是,恨自己有才不得實展,孔明也斥責過他,但念其勇日後要重用,不得也要忍讓。這樣就使魏延更高傲,除了諸葛誰都不放到眼裡,諸葛亮軍帳議事,楊儀和魏延經常意見不同,兩人大吵,魏延動不動就拔刀怒斥,楊儀一文官,當著很多人的面總被魏延欺負的鼻涕眼淚直流,楊儀對其是恨之入骨。

諸葛亮死後,因魏延不服撤軍命令,不服軍權移交死對頭楊儀手中,於是領兵與楊儀互相攻殺,燒燬撤回漢中的棧道橋樑,不過還是兵敗,被馬岱追上斬殺,最後定罪謀反,夷滅三族。其實魏延沒有謀反,只是自持功高,不服楊儀,不服諸葛亮最後沒把軍權交給自己,最後他領兵也是撤回漢中,只是不想聽命於楊儀罷了,三國名將成了一個悲劇。 魏延和關羽很像,都同為蜀漢,都有勇有謀,都又性格高傲,目空一切,最後都沒好下場。 能力在強,都不要自持過高,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永遠都不會錯😊


好奇獵天下


諸葛亮臨終安排楊儀等人率軍撤回漢中,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指揮,不用等他: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他知道魏延權力慾太重,如果死後立刻將軍權交給魏延,魏延可能不會撤軍,要繼續打仗,但自己一死,軍中士氣低落,重要將領又都是自己的鐵桿兒,魏延也沒有能力掌控,與司馬交手沒什麼勝算,為保留實力,唯有讓楊儀帶隊伍走。考慮到魏延楊儀不和,特意安排不要勉強魏延,給他留了面子,這個做法充分反映了孔明先生的睿智,和以大局為重的做法。

這時候魏延開始作死,當費禕將諸葛亮的安排告訴魏延,魏延居然要內訌: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費禕一看不好,穩住魏延,跑回大營,

魏延發現楊儀真要撤軍,於是不聽諸葛亮臨終安排,截擊楊儀: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燒斷棧道毀壞戰略設施,不惜冒內訌的風險搶奪軍隊指揮權,每樣都是死罪,但凡冷靜點,都不會這麼處理問題。兩軍對壘,楊儀派何平幾句話就把魏延的隊伍說散了: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可見魏延沒有多少忠實的部下。最後在逃亡中被馬岱追殺,身死族滅,全部都是咎由自取,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斤兩,最可笑的是,他這麼做的原因是想和楊儀爭權,可是諸葛亮的接班人是蔣琬,楊儀也落得革職自殺,造化弄人。

最後說一下,蜀國滅亡是在魏延死了29年後,以魏延的歲數,別說能不能活到那時候,就是能活到,估計也70多了,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有事生非


對於三國曆史的瞭解,大家多是通過《三國演義》所得知的,但《三國演義》只是歷史小說,並不能當做真正的歷史來看。像對蜀漢名將魏延死因記載,《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就大相徑庭。那在正史與演義對魏延之死是如何記載的呢?

先來說演義中對魏延之死的記載。看過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是對魏延很不放心的,說過魏延有反骨,對魏延是小心提防,連魏延提出來的“子午谷奇謀”也沒有采納。那麼,魏延是如何一步步到死的境地呢?演義是這樣寫到的,諸葛亮在臨終前,命令楊儀統兵,魏延大為不滿,便燒絕棧道,引兵攔路,並上表說楊儀領兵想要叛亂,而楊儀也上表說魏延要圖謀不軌。董允與蔣琬偏袒楊儀,認為楊儀不會叛變,反而認為諸葛亮以前對魏延的有過不好的評價,覺得魏延不可靠。於是劉禪派董允去調查真相。而此時,楊儀與魏延開始正面交鋒。楊儀派出何平挑釁魏延,瓦解了魏延軍心。這時馬岱假意投靠魏延,並煽動魏延自圖霸業,於是魏延進攻漢中。死亡開始逼近魏延。當魏延到了南鄭時,楊儀拿出了諸葛亮的錦囊,自信可以打敗魏延。於是出陣對魏延說:“你要是個漢子,就喊三聲‘誰敢殺我’”,魏延大笑說:“楊儀匹夫聽著!以前孔明在的時候,我還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不要說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這有何難!”遂提刀按轡,於馬上大叫說:“誰敢殺我?”一聲還沒有說完,腦後一人厲聲而應曰:“我敢殺你!”手起刀落,斬魏延於馬下。斬魏延者,就是馬岱。原來孔明臨終的時候,授給了馬岱密計,只待魏延喊叫時,便出其不意斬之。自此,魏延就這樣被殺了,也讓魏延落了一個反的名聲。在演義中,魏延的死歸咎於他是反臣,想要投靠魏國,諸葛亮不過是施機殺之。這是演義中對魏延之死的描述,那麼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呢?


記載三國曆史的正史普遍認可是《三國志》,那《三國志》是怎麼記載魏延之死的呢?

《三國志》是這樣說的,楊儀與魏延長期不合,在諸葛亮死後,兩人徹底決裂,兩人互相上表指責對方叛變,魏延不滿軍隊隨楊儀撤退,提前南歸燒掉了棧道。楊儀於是派何平出戰,何平怒斥魏延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部隊覺得錯在魏延,便不聽魏延的,各自散了。喪失了軍隊士兵的魏延不得不率領兒子逃亡,逃到漢中時,被馬岱追到並殺了他。《三國志》說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我們可以看到魏延並沒有反叛之心,只不過做法有些極端,想整死楊儀,卻把自己的性命搭了上去。

在演義與正史中,對魏延之死的死因都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魏延的性格也害死了他。魏延此人性格高傲,恃才傲物,與蜀漢官員難以相處,在關鍵時刻,董允與蔣琬也是保儀疑延,他跟楊儀私怨很深,所以楊儀一有機會就殺死了魏延,可憐魏延因演義的敘述背了這麼久的鍋。



歷史百家爭鳴


殺魏延乃是孔明的意思,在戰長沙時,魏延殺太守韓旋救友黃忠而一起投奔劉備,孔明看魏延倔犟,恐以後難訓,不聽號令而藉故警告魏延,說:食其祿而殺其主,不忠也。住其地而獻其城,不義也,不忠不義之人留之何用!假裝叫刀斧手把魏延推出斬首。其實孔明也知道魏延是個將才,後有大用,也料定劉備會出面勸阻,這一石二的,一是把人情讓劉備來做,讓魏延感恩,二是讓魏延有所畏懼,服貼聽令。“腦後有反骨”乃是孔明在劉備勸阻時的託辭。孔明雖然放了魏延,還繼續警告:以後若有異心,定不輕饒。孔明臨終,怕魏延不從軍令,鬧軍中內訌,無人可敵魏延,就定錦囊妙計付與馬岱,令其在魏延有異動時,出奇不意殺之。馬岱做臥底監視魏延時有弗孔明原意,魏延本無反意,卻在馬岱的挑唆下竟然與楊儀對抗,在對陣時馬岱出其不意殺了魏延,這樣馬岱就成為資歷最久勇猛數一的將領了。所以,可以說,馬岱是殺魏延的蓄意和直接動手的人。


手機用戶58892246633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魏延在電視劇中的形象演的很生動,基本是按照民間傳說拍攝的。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大喊“誰敢殺我”,連喊三聲,這時候馬岱在身後大聲應道:“我敢殺你”,隨之手起刀落斬殺魏延。

三國演義中對斬殺魏延的成功歸結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書中講諸葛亮善於觀人面相,他在魏延出營時看到魏延腦後長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然趁亂謀反,但是魏延是烏龜精轉世,善於將頭縮進脖子裡(這個是民間傳說,權當笑話聽吧),因此設下一計,令馬岱慫恿魏延大叫“誰敢殺我”,趁其不備斬殺魏延頭顱,方才奏效。這樣的精彩段落其實三國演義及其民間傳說有很多,大多是根據歷史添油加醋的一種謠傳,根本不可信!

那麼真實的歷史中魏延是怎麼死的呢?魏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我們需要從書中尋找答案。

根據《三國志》記載,魏延是在隨劉備入蜀時開始有記錄的,也就是說魏延原來是誰的部下歷史書並沒有記載,這一點跟電視上演的不太一樣。電視上演的是魏延原先是劉表的部下,後來投靠長沙太守韓玄,因對韓玄不滿,於是率眾投降劉備。當時諸葛亮就要斬了魏延,說魏延心懷不忠之心,難以長久。後得劉備勸阻才作罷。

書中記載,魏延在跟隨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中作戰英勇,劉備封他為牙門將軍。同時期同樣為牙門將軍的有王平、向寵等,可見魏延的官職並不是很高。

魏延真正嶄露頭角是在劉備選擇鎮守漢中的大將時,當時劉備遷都成都,於是必須選一名上將去鎮守漢中。這時關羽鎮守荊州,都襄陽。作為劉備最親密的兄弟張飛被大家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然而劉備卻出其不意的選擇了魏延。劉備封魏延為

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眾人都大驚。

於是劉備召集群臣,當面問魏延道:我將大任交與你,你有何打算?魏延回答道:要是曹操親自領兵來,我就率兵防守。如果是一個偏將,就是領十萬大軍前來,我也會就地消滅了他。劉備大喜,稱讚魏延勇猛。

魏延的表現當然也是可圈可點的,在他鎮守漢中期間,多有建樹。漢中始終牢牢的掌握在蜀軍手中。劉備加封他為

鎮北將軍,封都亭侯。

後來諸葛亮北伐,在第二次出祁山時魏延領軍擊敗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成功收復失地。被劉禪加封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在諸葛亮出漢中時提出的“子午谷奇謀”,這個計策到底是否可行存在爭議,但是沒有試一試就否定這個建議確實有些遺憾。不過這也從一方面反映了魏延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大將,他也有出漢中、伐魏國、平天下的宏大願望。

後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諸葛亮死之前已經派兵進攻過駐紮在渭水南岸的司馬懿,進攻的效果不太理想。於是諸葛亮採取了持久戰的做法,令蜀兵就地屯田,平時耕作,戰時打仗,耕戰結合。誰知道不湊巧,諸葛亮由於操勞過度,病情逐漸加重,於是終於支撐不住突然病逝。

這時候軍中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以楊儀為代表的,主張撤軍。另一種就是以魏延為代表的主張保持現狀。而不巧的是魏延和楊儀兩人平時就關係不和。

諸葛亮死後,楊儀、費禕、姜維商議秘不發喪,令魏延斷後,全軍撤軍。關鍵這個時候諸葛亮死後軍中大權是魏延為老大。魏延聽到文臣費禕過來下達調令,而且還是楊儀起草的,於是非常不滿,魏延說:丞相死後,自有人繼續率軍與魏軍作戰。何必因為一個人的生死而荒廢了伐魏的大計呢?當然了,他說得這個人就是他自己。

這個時候,事情就變複雜了。劉禪遠在百里之外,況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魏延執意留下,估計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但是蜀軍一撤,魏軍必然有動靜。如果這時蜀軍內部自我分裂,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魏延不等楊儀等人撤軍,先率人南返,目的是搶先一步在劉禪面前狀告楊儀謀反。魏延還燒燬自己走過的棧道,用來延誤楊儀的行程。楊儀也派人日夜兼程向成都進發。劉禪接連接到密報,一個說楊儀造反,一個說魏延造反,到底誰是誰非劉禪自己也搞不清楚。

於是劉禪就問身邊的丞相府人員董允和蔣琬,這兩個人於是保舉了楊儀,懷疑魏延的動機。這時候魏延的舉動也有些過分,他先到達成都的周邊南谷口附近,他令人守住南谷口,然後出擊楊儀的軍隊。楊儀派何平出戰,何平罵魏延道:丞相屍骨未寒,你就做這樣的事情。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魏延不得人心,於是都紛紛投降。魏延無奈,領著自己的兒子逃回漢中。楊儀令馬岱追擊,馬岱成功追上魏延並且斬殺了魏延。

魏延的死是一個悲劇,他的死跟楊儀有很大的關係。魏延居功自傲,在諸葛亮死後沒有和文臣同心禦敵,反而趁機打起自己的小算盤。在政治鬥爭中又多次出黑手,要至楊儀於死敵。終於因不得軍心而落得孤身逃亡的下場,最終被自己人馬岱斬落馬下。可謂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呀!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歷史上對魏延的死有一定的歪曲,魏延未必有反心,因為如果魏延真的造反,他會選擇投靠司馬懿,而不是南下找劉禪狀告楊儀。所以在魏延心中,諸葛亮死後應該按照他的思路繼續與魏軍對抗,派一隻小隊伍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成都就可以了。而楊儀、費禕等人的行為明顯是過於懼怕魏軍,生怕魏軍知道了諸葛亮死後趁機進攻,是一種典型的逃跑主義,因此魏延選擇了政治鬥爭來保全這次北伐的戰果。

然而,在實際鬥爭中,魏延採取的手段極其厚黑,導致他和楊儀的矛盾白熱化,最後無人支持他,落得了一個兵敗被殺的下場。因此魏延是個悲劇的人物,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不值得過於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