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藻乐子


魏延,字文长,河南义阳人。刘备时期镇守汉中,为蜀汉第一代与第二代过渡时期的最勇猛的上将。军事能力比肩五虎上将,诸葛亮时期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加官进爵。诸葛亮死后,被杨仪诬陷谋反,为马岱所杀,死后夷灭三族,比岳飞还冤。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兵出斜谷,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两军相持。诸葛亮分兵屯田,准备打持久战,不意积劳成疾,病逝军中。作为托孤重臣,蜀汉的军政大权大部分都掌握在丞相诸葛亮一人手中。诸葛亮一死,蜀汉的后起之辈中,几乎就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控大局了。

论资历排辈分,魏延应该是接替诸葛亮总揽军政大权的最佳人选。魏延当时的官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为南郑侯,相当于刘备称帝时张飞的地位。

魏延的军事指挥能力,在蜀汉阵营中首屈一指。魏延跟随诸葛亮数度南征蛮夷,五次北伐曹魏,因为功勋卓著,不断加官进爵。一个人能力太强,产生鹤立鸡群之感,难免就骄傲自恃,如关羽,魏延也是这样的人。魏延勇猛过人,对待部下很好,就是太骄傲了,你加官进爵还志得意满,难免引来无数羡慕嫉妒恨,于是魏延的同事关系搞得很僵。魏延走过来,其他人都纷纷避让,魏延不以为然,只有行军长史杨仪不给面子。

魏延是武将,杨仪是文官,两个人互相看不惯对方,魏延一生气,甚至拔刀威胁杨仪,把他吓得哭着到诸葛亮那里去告状。诸葛亮生前,因为欣赏两个人的才能,还能够从中调和双方的关系,诸葛亮一死,魏延和杨仪必然水火不容。

杨仪本来在军事上影响力很小,诸葛亮病危,瞒着魏延秘密召见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商议退军之策。由此可见,魏延一身本事,资格最老,却并非诸葛亮的心腹。按照诸葛亮的临终安排,杨仪领军,魏延、姜维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杨仪、姜维等人自率大军撤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杨仪让费祎去探听魏延的口气。

魏延说:丞相虽然病逝,作为副指挥的我还健在,相府官属将丧还葬,我自当率领大军继续北伐,为什么以一人死而废天下之事?况且我魏延何等人,能在杨仪的统率下,给他当断后将!

费祎走后,魏延后悔失言。派人去探听杨仪等部,杨仪、姜维已经拔营准备撤退。魏延大怒,赶在杨仪之前率军南归,所过烧绝阁道,要断杨仪的归路。杨仪与魏延,互相上表到成都,杨仪诬告魏延谋反,魏延诬告杨仪谋反。刘禅不知所措,于是问左右官员,董允等人都说魏延谋反可能性更大,实际上两人都没有谋反。如果魏延要造反,直接率兵北上投靠曹魏,为什么还要南归呢?魏延与杨仪,不过是政见不合,权力争斗,然而朝中群臣都不给魏延说话,由此可见魏延的同事关系真的很糟糕。

杨仪、姜维军另开别道,追上魏延,双方在南谷口列成阵势就要开打,姜维等人对魏延的军士说:丞相新亡,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这样!?于是魏延士卒离心,一哄而散,由此可知,其一,诸葛亮在军中的威望大于魏延,其二,北伐曹魏作战艰苦,并非军心所向。

魏延与子率领数人逃亡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击,斩杀魏延。将魏延的首级呈给杨仪,杨仪站起来用脚踩着魏延的首级,狠狠地说:“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杨仪这个人,如此心狠手辣,也是个人渣。回成都后自以为全军而退了不起,应该当丞相,被刘禅贬为庶民,自杀而死。

魏延一世英雄,死后竟被夷灭三族,还背上一个“反叛蜀汉”的千古骂名,可谓比后来的岳飞还冤。岳飞“莫须有”的罪名得到了洗刷,千古昭雪,一世忠义,魏延则因为《三国演义》的渲染,永远被定格成一位“脑后生反骨,注定要造反”的形象,令人叹息。倘若魏延不是被诬反叛,而是与姜维通力合作,或许偏安一隅的蜀汉,还能避免灭亡的命运,历史也将改写。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END.

纵论三国,漫说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


博书


正史中的魏延死法,陈寿《三国志》还是记载比较清楚的。他是死在234年秋天,诸葛亮时代第六次北伐的前线。简单说,他在诸葛亮死后,和杨仪夺权失败,因此死亡。

《三国志》本传有清晰的记载。

首先是诸葛亮临终前,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撤退,由魏延断后,姜维倒数第二阵。并且专门说了,如果魏延不服从,那么大队就自己走,别跟丫纠缠。

等到诸葛亮死后,杨仪按照安排行事。此时还没有公布诸葛亮死的消息,杨仪派费祎去打听魏延的意思。费祎是个老好人,以前是诸葛亮专门派去协调杨仪和魏延矛盾的,所以杨仪这个举动,应该说还是想尽量不和魏延撕破脸。

但魏延却很不客气,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他公然表示要自己掌握兵权,继续北伐。这就完全推翻了诸葛亮的遗命。他还强迫费祎和自己联名号召众将,别听杨仪的,听自己的。

费祎一看你小子不识好人心。他就托词逃回中军,然后和杨仪、姜维等人拔寨班师。

魏延发现自己被骗了,心头大怒,就抢先率领前军南下。他的队伍人数较少,应该也比较精锐,所以动作更快,抢到了杨仪前面。可恨的是,魏延一路上烧毁了栈道。这就等于要把杨仪带领的北伐军主力置于死地。幸亏杨仪等人地理熟,带人翻山越岭,也从另外的路跑回来了。

这时候,魏延和杨仪分别向成都的朝廷报告,说对方造反。但成都的大臣蒋琬、董允等都在皇帝刘阿斗面前保杨仪,说魏延造反。于是阿斗派蒋琬带着御林军北上夹击魏延。可以说魏延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接下来,魏延的队伍和杨仪的先锋王平在南谷口遭遇,王平一声怒喝“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亏,纷纷溃散。魏延和几个儿子逃亡,被杨仪派马岱追斩,又诛灭三族。

以上就是魏延之死的过程。应该说,魏延自高自大,违背军令,把他和杨仪的私人恩怨变成了几乎害死全军的内乱,因此站到了全军全国的敌对面,可以说是自取灭亡。

同时《魏略》还有一种相反的说法,认为诸葛亮去世前让魏延指挥全军撤退,却被杨仪污蔑魏延想要造反,主动攻打魏延。魏延没有战备,不战而逃,被杨仪追杀。这个记载相对来说要离谱一些,更可能是魏国一方拍脑袋的臆想。


巴山夜雨涮锅


魏延是蜀国名将,曾屡立战功。但他最后的行为,是彻头彻尾的反叛。没有任何语言能为他解脱罪责。当时,魏国司马懿惮于诸葛亮的威名,没敢派兵追赶。如果派兵追赶,蜀军必全军覆没。这就是魏延反叛行为的最大危害性。

欢迎点评。


WM晓奇


正史中关于魏延之死,并不是诸葛亮特意安排的,当然也没有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法,对此《三国志》都明确表示,魏延并无反意,只是为了和杨仪争夺诸葛亮接班人的权力摆了。当时在诸葛亮死后,按照蜀汉的权力排名来看,自然是魏延、杨仪最有希望成为诸葛亮死的继承人。当然,他们两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反正不是自己就是对方,于是两个人在尸骨未寒之际便开始大打出手。

魏延向后主刘禅报告,说杨仪要造反;杨仪也向后主报告,说魏延要造反。他们俩打上这种报告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情况紧急,请允许他们先斩后奏。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后主刘禅对他俩提交的报告并没有做出相关批示。换句话说,后主刘禅并没有公开承认谁造反,也没有给予他俩先斩后奏的权力。

在这种背景下,魏延或多或少有些利令智晕,或者说太想尽快接管诸葛亮的权力,于是他擅自行动并强迫大家站队,总而言之诸葛亮死了,还有我魏延,所以前线指挥权,应该暂时由我接管,至于诸葛亮的棺材,派几个人送回成都就可以了。

魏延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不想就此中止北伐大业,但本质就是在强迫大家站队。事实上,在当时背景下,魏延说这些话的目的也并不是想真正继续北伐,而是想借此机会,让自己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变成既定的事实。

换句话说,现在诸葛亮死了,杨仪主张退军,而我魏延不赞成退军,大家要是支持谁,就赶紧表态。如果大家都支持魏延的话,那杨仪以后肯定再也没有和魏延争夺诸葛亮继承人的资格,即便回到成都,杨仪也没有资格再去争了,因为关键时刻大家都支持魏延,就足以表面大家都不看好杨仪,在这种情况下,杨仪还有什么脸面和底气去争呢?

所以说,魏延的这种做法,本质就是想让自己作为诸葛亮接班人的事情,变成大家公开承认的事实。但问题是,魏延只顾得埋头和杨仪争,却忘记一个事实,那就是整个蜀汉帝国,往小了说,那是人家后主刘禅的蜀汉帝国;往大了说,那是豪门贵族和文武大臣们共同的蜀汉帝国。关于由谁来当蜀汉帝国执政官的问题,岂是你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你真当后主刘禅和中央政府是傀儡是摆设吗?即便是诸葛亮,也不敢这样玩吧!

在这种背景下,魏延当时虽然拥有军权,有好几万士兵,但等到真正拼命的时候,大家却都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陪魏延玩,于是纷纷逃散开来。最后,变成孤家寡人的魏延只好领着几个亲信跑到汉中,结果让杨仪派出去的马岱给抓住杀了。随后,杨仪又下令灭了魏延的三族,一代名将就此输得彻彻底底。

当然,杨仪的失败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因为诛杀蜀汉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南郑侯魏延三族这种重大政治事件,杨仪竟然敢不请示后主刘禅,更是在没有经过中央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决定,你杨仪这是想干什么?你杨仪作为一个臣子,在皇帝没有赋予你假节钺之前,你好像并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吧!更不用说诛杀朝廷大臣的三族。


我是赵帅锅


从魏延的死我们能够看到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是普遍现象:就是单位里的老员工A觉得自己在单位的资格是最老的,业务水平技术能力也是最高的,现在还是单位里的技术干部(但不是领导层干部),并且在单位里多年来有些威望,当年公司的一些改革方案大领导们有时候也要听取他的建议,这样的人在单位曾经也是红人,技术上的骨干,但是年复一年,那些老领导们一个个死的死调走的调走,眼看自己比谁都有机率就可以取而代之坐上现在空缺的第一把交椅,觉得轮也该轮到自己了,就在心里暗暗的等上级领导给他通知呢,一段时间来心里有点莫名的小兴奋只是嘴上没说,没想到的事公司调来另一个人B坐了这把交椅,而且B的年纪比他小技术水平也不如他,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及社会阅历都不如他,这就使得A心理上极度不平衡,于是在单位找茬‘’闹事‘’,还要上访要告某某某有问题,上级领导基本上掌握他的情况,于是把他给免了。大家也都看到他有点冤,但是没办法。刘备诸葛亮集团及关张赵马黄魏等都想匡扶汉室,但是益州百姓根本不想,蜀国建立以后三丁征一四六分成加剧百姓负担,百姓早已厌战只是敢怒不敢言,这种厌战情绪使得诸葛亮在北伐上劳心费神,‘’罚二十以上皆亲揽‘’也或许是害怕军心不稳,李严迟滞军粮杨仪撤兵皆是因为厌战(李严和杨仪是益洲派,刘备集团是荆州派),如今想继续北伐的就剩一个魏延了,杨仪一伙欲撤兵魏严不肯还采取过激行为结局自然是死路一条了。


不喜欢张含韵


魏延的结局是有多种原因,问他是怎么死的,先说一下魏延这个人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信阳)初随刘备入川,智勇超群,战功卓著,深受刘备赏识。刘备得汉中之后,关羽守荆州,大家都以为刘备会让张飞守汉中,出乎意料刘备让魏延守汉中。当刘备问魏延怎么守住汉中,魏延豪气的说,曹操引兵来攻打,我替主公拒之,如一上将引兵来攻打,我就把他吃掉。魏延没有让刘备失望,殷实的为蜀汉把守汉中这个非常重要的门户,刘备成王后封他为汉中太守。

魏延虽智勇双全,但性格孤傲,性情极恶,不会处理官场人际关系,得罪很多人。尤其在诸葛亮执政期间更甚,和一个叫杨仪的闹的是水火不容。 第一次北伐,大家都知道魏延有一个‘子午谷奇谋’,未被孔明采纳,后来就经常叨念他的不是,恨自己有才不得实展,孔明也斥责过他,但念其勇日后要重用,不得也要忍让。这样就使魏延更高傲,除了诸葛谁都不放到眼里,诸葛亮军帐议事,杨仪和魏延经常意见不同,两人大吵,魏延动不动就拔刀怒斥,杨仪一文官,当着很多人的面总被魏延欺负的鼻涕眼泪直流,杨仪对其是恨之入骨。

诸葛亮死后,因魏延不服撤军命令,不服军权移交死对头杨仪手中,于是领兵与杨仪互相攻杀,烧毁撤回汉中的栈道桥梁,不过还是兵败,被马岱追上斩杀,最后定罪谋反,夷灭三族。其实魏延没有谋反,只是自持功高,不服杨仪,不服诸葛亮最后没把军权交给自己,最后他领兵也是撤回汉中,只是不想听命于杨仪罢了,三国名将成了一个悲剧。 魏延和关羽很像,都同为蜀汉,都有勇有谋,都又性格高傲,目空一切,最后都没好下场。 能力在强,都不要自持过高,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永远都不会错😊


好奇猎天下


诸葛亮临终安排杨仪等人率军撤回汉中,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指挥,不用等他: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他知道魏延权力欲太重,如果死后立刻将军权交给魏延,魏延可能不会撤军,要继续打仗,但自己一死,军中士气低落,重要将领又都是自己的铁杆儿,魏延也没有能力掌控,与司马交手没什么胜算,为保留实力,唯有让杨仪带队伍走。考虑到魏延杨仪不和,特意安排不要勉强魏延,给他留了面子,这个做法充分反映了孔明先生的睿智,和以大局为重的做法。

这时候魏延开始作死,当费祎将诸葛亮的安排告诉魏延,魏延居然要内讧: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费祎一看不好,稳住魏延,跑回大营,

魏延发现杨仪真要撤军,于是不听诸葛亮临终安排,截击杨仪: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烧断栈道毁坏战略设施,不惜冒内讧的风险抢夺军队指挥权,每样都是死罪,但凡冷静点,都不会这么处理问题。两军对垒,杨仪派何平几句话就把魏延的队伍说散了: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可见魏延没有多少忠实的部下。最后在逃亡中被马岱追杀,身死族灭,全部都是咎由自取,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斤两,最可笑的是,他这么做的原因是想和杨仪争权,可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蒋琬,杨仪也落得革职自杀,造化弄人。

最后说一下,蜀国灭亡是在魏延死了29年后,以魏延的岁数,别说能不能活到那时候,就是能活到,估计也70多了,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有事生非


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大家多是通过《三国演义》所得知的,但《三国演义》只是历史小说,并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像对蜀汉名将魏延死因记载,《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就大相径庭。那在正史与演义对魏延之死是如何记载的呢?

先来说演义中对魏延之死的记载。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对魏延很不放心的,说过魏延有反骨,对魏延是小心提防,连魏延提出来的“子午谷奇谋”也没有采纳。那么,魏延是如何一步步到死的境地呢?演义是这样写到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命令杨仪统兵,魏延大为不满,便烧绝栈道,引兵拦路,并上表说杨仪领兵想要叛乱,而杨仪也上表说魏延要图谋不轨。董允与蒋琬偏袒杨仪,认为杨仪不会叛变,反而认为诸葛亮以前对魏延的有过不好的评价,觉得魏延不可靠。于是刘禅派董允去调查真相。而此时,杨仪与魏延开始正面交锋。杨仪派出何平挑衅魏延,瓦解了魏延军心。这时马岱假意投靠魏延,并煽动魏延自图霸业,于是魏延进攻汉中。死亡开始逼近魏延。当魏延到了南郑时,杨仪拿出了诸葛亮的锦囊,自信可以打败魏延。于是出阵对魏延说:“你要是个汉子,就喊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大笑说:“杨仪匹夫听着!以前孔明在的时候,我还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不要说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这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说:“谁敢杀我?”一声还没有说完,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斩魏延者,就是马岱。原来孔明临终的时候,授给了马岱密计,只待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斩之。自此,魏延就这样被杀了,也让魏延落了一个反的名声。在演义中,魏延的死归咎于他是反臣,想要投靠魏国,诸葛亮不过是施机杀之。这是演义中对魏延之死的描述,那么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普遍认可是《三国志》,那《三国志》是怎么记载魏延之死的呢?

《三国志》是这样说的,杨仪与魏延长期不合,在诸葛亮死后,两人彻底决裂,两人互相上表指责对方叛变,魏延不满军队随杨仪撤退,提前南归烧掉了栈道。杨仪于是派何平出战,何平怒斥魏延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部队觉得错在魏延,便不听魏延的,各自散了。丧失了军队士兵的魏延不得不率领儿子逃亡,逃到汉中时,被马岱追到并杀了他。《三国志》说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我们可以看到魏延并没有反叛之心,只不过做法有些极端,想整死杨仪,却把自己的性命搭了上去。

在演义与正史中,对魏延之死的死因都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魏延的性格也害死了他。魏延此人性格高傲,恃才傲物,与蜀汉官员难以相处,在关键时刻,董允与蒋琬也是保仪疑延,他跟杨仪私怨很深,所以杨仪一有机会就杀死了魏延,可怜魏延因演义的叙述背了这么久的锅。



历史百家争鸣


杀魏延乃是孔明的意思,在战长沙时,魏延杀太守韓旋救友黄忠而一起投奔刘备,孔明看魏延倔犟,恐以后难训,不听号令而借故警告魏延,说:食其禄而杀其主,不忠也。住其地而献其城,不义也,不忠不义之人留之何用!假装叫刀斧手把魏延推出斩首。其实孔明也知道魏延是个将才,后有大用,也料定刘备会出面劝阻,这一石二的,一是把人情让刘备来做,让魏延感恩,二是让魏延有所畏惧,服贴听令。“脑后有反骨”乃是孔明在刘备劝阻时的托辞。孔明虽然放了魏延,还继续警告:以后若有异心,定不轻饶。孔明临终,怕魏延不从军令,闹军中内讧,无人可敌魏延,就定錦囊妙计付与马岱,令其在魏延有异动时,出奇不意杀之。马岱做臥底监视魏延时有弗孔明原意,魏延本无反意,却在马岱的挑唆下竟然与楊仪对抗,在对阵时马岱出其不意杀了魏延,这样马岱就成为资历最久勇猛数一的将领了。所以,可以说,马岱是杀魏延的蓄意和直接动手的人。


手机用户58892246633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魏延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演的很生动,基本是按照民间传说拍摄的。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大喊“谁敢杀我”,连喊三声,这时候马岱在身后大声应道:“我敢杀你”,随之手起刀落斩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对斩杀魏延的成功归结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书中讲诸葛亮善于观人面相,他在魏延出营时看到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然趁乱谋反,但是魏延是乌龟精转世,善于将头缩进脖子里(这个是民间传说,权当笑话听吧),因此设下一计,令马岱怂恿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趁其不备斩杀魏延头颅,方才奏效。这样的精彩段落其实三国演义及其民间传说有很多,大多是根据历史添油加醋的一种谣传,根本不可信!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魏延是怎么死的呢?魏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需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是在随刘备入蜀时开始有记录的,也就是说魏延原来是谁的部下历史书并没有记载,这一点跟电视上演的不太一样。电视上演的是魏延原先是刘表的部下,后来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因对韩玄不满,于是率众投降刘备。当时诸葛亮就要斩了魏延,说魏延心怀不忠之心,难以长久。后得刘备劝阻才作罢。

书中记载,魏延在跟随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作战英勇,刘备封他为牙门将军。同时期同样为牙门将军的有王平、向宠等,可见魏延的官职并不是很高。

魏延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刘备选择镇守汉中的大将时,当时刘备迁都成都,于是必须选一名上将去镇守汉中。这时关羽镇守荆州,都襄阳。作为刘备最亲密的兄弟张飞被大家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备却出其不意的选择了魏延。刘备封魏延为

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众人都大惊。

于是刘备召集群臣,当面问魏延道:我将大任交与你,你有何打算?魏延回答道:要是曹操亲自领兵来,我就率兵防守。如果是一个偏将,就是领十万大军前来,我也会就地消灭了他。刘备大喜,称赞魏延勇猛。

魏延的表现当然也是可圈可点的,在他镇守汉中期间,多有建树。汉中始终牢牢的掌握在蜀军手中。刘备加封他为

镇北将军,封都亭侯。

后来诸葛亮北伐,在第二次出祁山时魏延领军击败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成功收复失地。被刘禅加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在诸葛亮出汉中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到底是否可行存在争议,但是没有试一试就否定这个建议确实有些遗憾。不过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魏延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大将,他也有出汉中、伐魏国、平天下的宏大愿望。

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之前已经派兵进攻过驻扎在渭水南岸的司马懿,进攻的效果不太理想。于是诸葛亮采取了持久战的做法,令蜀兵就地屯田,平时耕作,战时打仗,耕战结合。谁知道不凑巧,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情逐渐加重,于是终于支撑不住突然病逝。

这时候军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杨仪为代表的,主张撤军。另一种就是以魏延为代表的主张保持现状。而不巧的是魏延和杨仪两人平时就关系不和。

诸葛亮死后,杨仪、费祎、姜维商议秘不发丧,令魏延断后,全军撤军。关键这个时候诸葛亮死后军中大权是魏延为老大。魏延听到文臣费祎过来下达调令,而且还是杨仪起草的,于是非常不满,魏延说:丞相死后,自有人继续率军与魏军作战。何必因为一个人的生死而荒废了伐魏的大计呢?当然了,他说得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这个时候,事情就变复杂了。刘禅远在百里之外,况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魏延执意留下,估计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但是蜀军一撤,魏军必然有动静。如果这时蜀军内部自我分裂,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魏延不等杨仪等人撤军,先率人南返,目的是抢先一步在刘禅面前状告杨仪谋反。魏延还烧毁自己走过的栈道,用来延误杨仪的行程。杨仪也派人日夜兼程向成都进发。刘禅接连接到密报,一个说杨仪造反,一个说魏延造反,到底谁是谁非刘禅自己也搞不清楚。

于是刘禅就问身边的丞相府人员董允和蒋琬,这两个人于是保举了杨仪,怀疑魏延的动机。这时候魏延的举动也有些过分,他先到达成都的周边南谷口附近,他令人守住南谷口,然后出击杨仪的军队。杨仪派何平出战,何平骂魏延道:丞相尸骨未寒,你就做这样的事情。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魏延不得人心,于是都纷纷投降。魏延无奈,领着自己的儿子逃回汉中。杨仪令马岱追击,马岱成功追上魏延并且斩杀了魏延。

魏延的死是一个悲剧,他的死跟杨仪有很大的关系。魏延居功自傲,在诸葛亮死后没有和文臣同心御敌,反而趁机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在政治斗争中又多次出黑手,要至杨仪于死敌。终于因不得军心而落得孤身逃亡的下场,最终被自己人马岱斩落马下。可谓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呀!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历史上对魏延的死有一定的歪曲,魏延未必有反心,因为如果魏延真的造反,他会选择投靠司马懿,而不是南下找刘禅状告杨仪。所以在魏延心中,诸葛亮死后应该按照他的思路继续与魏军对抗,派一只小队伍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就可以了。而杨仪、费祎等人的行为明显是过于惧怕魏军,生怕魏军知道了诸葛亮死后趁机进攻,是一种典型的逃跑主义,因此魏延选择了政治斗争来保全这次北伐的战果。

然而,在实际斗争中,魏延采取的手段极其厚黑,导致他和杨仪的矛盾白热化,最后无人支持他,落得了一个兵败被杀的下场。因此魏延是个悲剧的人物,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不值得过于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