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又何妨!昆明雲紡藏著一羣「藝術家」 有人看哭有人卻笑了

卷首語:公益是什麼,是讓更多人知道公益,是社會經濟發展下的人性迴歸,是激發受助者去追求,是為真公益打通良心的快車道,是行動者的熱烈號角,是城市文明的善良基因,是媒體人的鐵肩道義。掌上春城藉助雲南昆明網絡公益徵集,將發掘報道一批感人至深的公益故事,以求為雲南公益事業貢獻微薄之力。戳我:和小掌聽聽他們的故事

看不见又何妨!昆明云纺藏着一群“艺术家” 有人看哭有人却笑了

掌上春城訊 今天,一起來聽聽昆明雲紡圖書城裡這個“特殊”藝術團的故事:

在昆明雲紡圖書城裡藏著這麼一家特別的書屋,書架上密密麻麻地塞著醫療、科普、文化、雜誌各類叢書,但書裡卻沒有一個字;本該是安靜的書屋裡,卻時常傳出歌唱、二胡、手鼓的聲音。這間書屋叫做新經愛盲友智能書屋,由蒲公英社會綜合服務中心的公益團體和新經愛書店合力打造,為盲人開闢了一個專屬他們的“彩色世界”。今年3月,蒲公英藝術團在這裡成立,盲友們經常匯聚在此,打著手鼓唱著歌,用志願者秦利菲的話說:“他們的歌聲發自靈魂深處,雖然他們的世界是黑色的,但他們用音樂描繪出了自己心中的顏色,歌聲是那樣純粹乾淨,直擊人心!”

看不见又何妨!昆明云纺藏着一群“艺术家” 有人看哭有人却笑了

7月25日,掌上春城記者來到了新經愛盲友智能書屋,剛上到二樓,就看到一條長長的盲道延伸至書屋門口,盲道用黃色的盲道磚鋪成,非常顯眼,走上去明顯能感覺到盲道凸起的紋路。還沒走進書屋,一陣手鼓聲便傳了出來,鼓聲陣陣,節奏歡快。記者尋聲而進才發現,原來是一群盲友跟著手鼓老師正在練習。

盲人夫妻用心意溫暖志願者

昆明這幾天的天氣時常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溼滑的路面對盲友們的出行造成了諸多不便。但絲毫影響不到他們對歌唱的熱情,盲友們非常珍惜藝術團的每一次課程和排練,他們的恆心有時甚至超越了一般人,就算是雨天,也阻擋不了他們來書屋練習的腳步。“合唱團的排練幾乎是站著完成的,非常辛苦。”服務中心理事長馬宏翔回憶,團裡一位80多歲的老大媽從未缺席過活動,並且還堅持站著完成排練,“我們志願者看著老大媽年紀大了,怕她站不動,搬來凳子給她坐。可老大媽拒絕了志願者的好意,她認為大家都能堅持,自己也可以,不想因為自己的特殊,影響到合唱團的排練。

看不见又何妨!昆明云纺藏着一群“艺术家” 有人看哭有人却笑了

“幫助別人是會上癮的,我想一輩子幫助別人,接下來還要考社工證。”志願者秦利菲去年大學畢業,瘦瘦小小的她,留著乾淨幹練的短髮,顯得格外精神。她是書屋的專職志願者,說起自己的工作時,她臉上總是洋溢著自豪的表情,她的手機上還掛著盲友親手製作送她的小掛件,手機裡存著的也全是志願服務中的“美好時光”。原本性格內向的盲友在大家的陪伴下放聲歌唱,要去參加比賽的盲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精心準備的才藝表演……每一件事對秦利菲來說都是志願工作帶給她的幸福。

盲人行動不便,來一次書屋不容易,有一對年邁的盲人老夫妻,每次去書屋時秦利菲都會去到他們家裡接,生活中有什麼困難,老夫妻總會尋求她的幫助,小秦從不推脫。有一次,小秦早上來接兩位老人的時候,發現他們竟給她準備了早點,小秦說:“可能是我無意間提到了,自己起太早還沒吃早點,有點低血糖。”從那天以後,兩位老人每次都要給小秦準備早點,生怕這個年輕人不吃早餐,把身體搞壞了。“還有一次,我在家門口看到一個裝滿糖的袋子,後來一問,是兩位老人擔心我低血糖,每次去做客攢下來給我的。”小秦說,那一刻,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音樂大咖不計報酬志願為盲人授課

為盲人授課的音樂老師都是通過口耳相傳得知的這裡。老師們自己找到書屋志願教盲友們唱歌、打手鼓、彈電子琴等,每一位老師在擅長領域都有著響噹噹的名頭。這裡頭就包括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劉施貝老師,現在是聶耳合唱團的指揮老師,她年紀不大,每次都很認真地教盲友們唱歌,幫盲友們指揮,從不爽約,也不求回報。

在書屋內,紀宏江拿著二胡要給記者拉上一曲,“我13歲之前和你們一樣,也能看到這個世界,還能騎自行車。”他告訴記者,由於小時候得了青光眼,3次手術後就失明瞭。“失明後,我在沉痛中度過了一段時間。當時只有音樂能喚醒自己,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那時候很喜歡聽爺爺拉二胡,漸漸地爺爺成了自己的二胡啟蒙老師,長大了又拜了名師,就這樣與二胡結緣了23年。”他動情的說道:“我想讓二胡在雲南得到更大地推廣,也想把音樂給我的快樂,帶給和我一樣身體有殘疾的人。”紀宏江的二胡技藝高超,被稱為雲南的“阿炳”,參加過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開閉幕式表演。在書屋裡,紀宏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雖然看不見,卻用耳朵感受著世界。

“這兒的老師負責到令我感動”,馬宏翔告訴記者,這些老師有時候寧可“丟下”家裡的事,也不願意“失約”一次合唱團的排練。據馬宏翔回憶,有一次,有位老師的老父親生病在床,他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排練,堅持帶大家把合唱歌曲練完了,才趕回家裡照顧老父親,排練期間老父親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希望他能趕回去,他說:“練完就回去”。

盲人們用“隱形的翅膀”撐起生活

書屋裡歌聲陣陣,書屋隔壁是給孩子們輔導課外活動的培訓課堂,以及進行圖書販售和批發的新經愛書店。“書屋的運營費用每個月都在萬元左右,目前全是靠著培訓班和書店的收入撐起。”馬宏翔介紹,通過經營支撐公益的方式,書屋目前已經能穩中求進,並且預備擴大規模為盲人們提供更多的幫助,這種幫助不只侷限於心靈的支持,更有生活上的扶助。

除了提供盲文書籍閱讀,志願者們還會主動教盲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內的讀屏、語音、手機導航、微信聊天等功能。“我之前瞭解世界都是通過收音機,現在都用手機了。”55歲的梁元(化名)是一位盲人,他在熟練地使用智能手機後,加入了志願者團隊,教起了盲友使用智能手機,教會大家使用支付寶,甚至還能打遊戲。

有著天使般歌聲的盲人女孩王曉(化名)在歌唱之餘,也自己動手製作了許多手工藝品,想通過銷售自己設計製作的小手工藝品為母親減輕生活負擔,秦利菲正在幫助她聯繫銷售渠道。紀宏江也正準備在書屋裡創辦一個二胡音樂工作室,在免費教盲人們拉二胡的同時,希望今後也能開設一些有償的培訓班級,面向社會招生。

看不见又何妨!昆明云纺藏着一群“艺术家” 有人看哭有人却笑了

“我到哪,愛到哪”,一顆小小的種子,落地便紮根,這就是西山區蒲公英社會綜合服務中心的公益初心。“蒲公英”從成立之初的草根公益,到現在的蒲公英社會綜合服務中心,這裡的志願者幫助盲友,盲友們互幫互助。在這裡,志願者們和盲友們互相感染,感動著每一個人。他們在書屋裡,度過了愉快而又充實的一天,在這裡不僅能交到朋友,還能學到知識,培養興趣愛好,參加公益演出,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真正地實現了“讓愛傳揚”。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一顆帶著愛與希望的蒲公英種子,走到哪裡,就把愛和希望傳遞到哪裡。

看不见又何妨!昆明云纺藏着一群“艺术家” 有人看哭有人却笑了

2018年5月28日,雲南首個基於網絡平臺的公益徵集活動正式開啟。事事皆公益,人人可參與,讓“善”無限連接,全民向善·網絡公益徵集令已發出,等你來參與!

報名表格下載

↑個人報名表

↑集體/項目報名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