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憶丨棗子巷與戴家花園的記憶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文 • 鍾金虎

圖 • 網絡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原名良弼,字選堂,號天仇,後改名傳賢、字季陶。籍貫浙江吳興,生於四川廣漢。中國政治家、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中華民國時期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

戴季陶於1949年2月11日因服用過量安眠藥死亡。歸納起來對於戴季陶的死亡原因大概有三個版本:一說他因對時局悲觀,認為蔣介石政權失敗已成定局無法挽回,而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另一個版本是說他僅因誤服過量安眠藥而死亡;還有一個是他殺版本。因日本間諜南造雲子案,懷疑戴季陶有包庇、通風報信和故意放走南造雲子的賣國嫌疑。蔣、戴雖有金蘭之交,相處幾十年難免產生諸多過節,蔣介石容不下此等與他作對和暗算他的人,早欲將他處置以了卻心中之恨。

戴死後由他兒子戴安國護送他的遺體回到成都,於1949年4月3日把他的親生母親與戴季陶合墓安葬於成都棗子巷戴季陶陵園內。

1952年暑假,我與幾位同學過十二橋即拐彎往北,沿二道河上行來到金河與二道河上游分流處附近,我們常去的一個稱作“島北”(疑似今“芙蓉花園城”河邊)的河灣裡游泳。游泳後我們就沿著稻田田坎一路向西,一邊走一邊用彈弓打鳥、捉油蚱蜢兒、摸鱔魚。不覺來到從未去過的棗子巷東口,望見巷子遠處西口,有一座安裝有大型雙扇鑄鐵柵欄門,砌有高牆而無房頂的房子,突兀地矗立在稻田之中。我們出於好奇就從巷子東口,跳過一個個水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了一段爛泥路,好容易到了巷子西口,終於看清楚了這座房子的外觀。走近一看才知道這是一座半中半西式的陵園,再走近鐵圍欄和鐵欄門透過欄口仔細一看遠處墓臺上的墓碑,才知道這裡是戴季陶的陵園。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棗子巷、戴季陶陵園、新羅路和中醫學院之間的地理位置關係圖(憑記憶繪製)

那時的棗子巷既荒涼又短小,不過幾十百來米長,與城內的巷子格調完全不一樣。其窄窄的路面,路北除了戴季陶陵園外,僅有斷斷續續的幾戶人家,路南完全是新羅路路北人家的後院和圍牆。說它是巷子還不如說它是新羅路人家後院牆外的一條爛泥夾道,因它完全沒有路基,只是人們路過這裡踩出來的一條小道而已。巷子的東口連接西安路,西口端頭除戴季陶陵園外,再過去就只有大片稻田和竹林了。

這是一座南北較長、東西較短的長方形陵園。它的面牆(南牆)為高高聳立的全鑄鐵鐵花式欄杆,上方固定有防盜矛尖,再配鏤空鑄鐵鐵花大門(可參看下圖)。其它三面為磚砌圍牆,比正面的鐵欄杆面牆高度還要高些。陵園不算大,光碼碼地坐落在三面都是稻田、土坡、小樹、竹林和芭毛叢中。在鑄鐵欄杆外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窺見陵園全貌。一條很普通的水泥神道從鑄鐵大門一直延伸到一米多高的墓臺下的臺階邊。墓臺坐落在陵園大門的遠端,緊靠後牆與側牆。墓臺上並排安放有一大一小的兩座坐北朝南的圓頂墳墓。墓頂全部用水泥抹光,下部石砌的圓形基座大約有一米來高,墳墓就像一個圓啾啾的大饅頭矗立在基座之上。從墓碑上的題字可以看出左邊較大的一座是戴季陶、鈕有恆夫婦的合葬墓,右邊稍小的是戴季陶母親黃夫人的墳墓。這兩塊墓碑都比普通墓碑高大,一看就是有相當地位的官宦人家的墓地。戴季陶和他的母親的墓碑題字均由蔣介石題寫。後來我參加工作後去過南京出差,工作之餘瞻仰了中山陵,順便去廖仲愷先生陵園參觀,才知道戴季陶陵墓與廖先生陵墓的建制和規格是差不多的,但戴墓的修建質量就要差了一些。

墓臺下神道兩邊原本是劃成四等分的四個大花園,種植的鑲邊灌木萬年青已經完全成了枯枝。花園裡一片荒草,竣工時所種花草都被這些荒草所掩沒。由於長期無人維護和澆水,好多建墓時移栽過來的高大樹木還沒成活就已經枯萎,見綠的樹木已不多了。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多年無人看管的,幾個世紀以前的“無主”陵園,顯得滿目荒涼,衰草離披。

戴季陶墓園正面的鑄鐵圍欄牆面和大門與此圖類似

據戴家後人回憶,陵園裡埋葬有戴季陶及夫人、他的母親黃太夫人及戴的二嫂、侄子一共五具棺木。但當時我所看見的戴季陶陵園內,墓臺上只有兩座墳墓各自孑然屹立在那裡,在陵園內的其他區域,根本就沒有看見過還有其他任何墳墓存在過的痕跡。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廖仲愷與何香凝夫妻合葬墓

為了進一步瞭解戴季陶陵園的真實情況,我曾經在“成都市檔案館”館網中,先後兩次申請查找1949年4月前後的成都《新新新聞》以及館藏的其他有關檔案,企圖查找到陵園的照片和其他相關報道。幾天後,檔案館工作人員電話告訴我,我所申請查找的資料,他們在館藏資料中均沒有找到。

1990年蔣緯國委託原故舊在成都尋找戴季陶墓時,好不容易打聽到戴家墳墓已被遷移到羅家碾那家巷墳場。後請人挖掘出戴季陶及夫人和他母親的遺骨。

據說,戴家棗子巷這宗地塊最初的用處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這宗地塊在戴家購買時,將修建為戴家的一座“花園”,另一種說法是購置這個地塊時原本就是作為戴家家族墓地使用的。

我認為上面的第一種說法可信度較高。因為在國民政府時期,1933年出版的“參謀本部四川陸地測量局”測繪的成都地圖上,已經標明這裡叫做“棗子巷”,說明這裡並不是作為墳塋地規劃使用的地塊。

戴家從戴季陶算起,他爺爺那一輩從浙江吳興遷來四川做生意,落腳在廣漢縣連山鎮,後來他爺爺、奶奶和父親相繼過世並都安葬在廣漢縣連山鎮祖墓內。戴季陶1935年回鄉省親時,還在這裡拜祭過祖先。對於中國民俗來說,相距不遠的兩處居住地(廣漢和成都相距不足八十公里),根本就不可能再重複建設祖墓的。所以戴家在廣漢連山鎮已有祖墓的情況下,不可能再在成都棗子巷另建祖墓。

城忆丨枣子巷与戴家花园的记忆

40號老院子,戴季陶當年住過

戴季陶曾經在成都老西門四道街40號居住過,戴家在棗子巷附近的四道街上還一直有親戚居住。而戴家在四道街的房屋不算大,規格也不高,比起成都的其他民國達官貴人的公館來說算不上上乘,甚至還有點土舊。戴家有人在民國做高官,在棗子巷購買地產,準備以後建房建“花園”,等候戴季陶榮歸故里居住,或者戴家人都來沾光,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再者,上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民國政府已經把棗子巷規劃為居住用地了,並且這裡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條巷子。要不是特殊需要,或有一定權勢的家庭強勢更改,誰也不敢再把這裡改作墓地了。

中國人包括成都人有把環境優美,修建質量高的大房子或別墅或公館稱為“花園”的習慣,也許當時戴家就是打算在這裡購地建公館,建別墅或建“花園”。在購地時,戴家人壓根兒也沒想到這裡日後會成為墓地,更沒想到這裡會成為戴季陶和他母親共同的陵園。

後來因為戴家舉家遷往成都,廣漢已無戴家後人,在戴季陶母親死後,也許因為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更合適更現成的墓地,或者考慮到今後清明節掃墓,把墓地安排在這裡,也比每年去廣漢連山掃墓要方便得多。因而家人就利用了這塊地作為老太太的墓地,將她安葬於此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當初,我看見這座陵園,雖然已經很凋零了但並不殘破,還是看得出來它在四年前(1949年4月3日)戴季陶下葬時的風光與排場。據我所知,這裡除了比現在南郊公園原劉湘陵園地盤小得多外,就墳墓規格而言,好多成都人都說,從來就沒有再見過這類闊氣和洋氣的官家陵園了。那時對於我來說,更是從來沒見過如此樣式的陵園。回家後告訴了父親,他把戴季陶的故事告訴了我。父親與我還悄悄地到這座陵園去看過。他對我說:當時出殯的場面和陣勢之大,除了劉湘那次出殯以外,這是他第二次見識過的豪華陣容。

這個陵園的規模比起國內某些名人的陵園來說並不算大,估計佔地差不多就一畝(1畝=660平米)多點。有網上視頻採訪節目介紹說,成都中醫學院就建立在戴季陶陵園內。該節目的被採訪人還分析說:能容納下一所大學的陵園自身肯定很大!不過根據我瞭解的情況,認為這話應該反過來說:能容納下一個名人陵園的中醫學院一定很大。實際上當時中醫學院剛建立時還是很小的(現在也不大),那時連學院的附屬實習醫院都還未建立,現在的附屬醫院的院址那時還是一片農田,可見戴季陶的陵園並不算大。

中醫學院建院基建之初,幾乎把棗子巷全段和新羅路東段全部徵用,只留下將來的中醫學院的東牆與西安南路東段之間的一小段路,戴季陶陵園正好位於被徵用的棗子巷西段(請參見前面的“地理位置關係圖”)。從整體上看,中醫學院的大部分校區,徵用了這兩條街巷中的一段,以及除這兩條路、巷以外的其他大片農田,戴季陶陵園只是中醫學院校區內的一個很小的角落。請參看上面第二圖(地理位置關係圖)中,“中醫學院校區”標籤所指的斜線陰影區內。

上世紀四十年代之前,“新羅路”尚未修築,四十年代以後才為坐落在磨底河上,羅家碾對岸的一家某高官的花園別墅,專修了一條從新西門到羅家碾的專用道路,這條道路就是“新羅路”。這家花園別墅佔地面積很大,修建極為奢侈豪華,裡面亭臺樓閣、水榭涼亭湖泊一應俱全。還佔據了百壽橋以下百米河段作為自己的內河。河內大小船隻不少供其家庭享樂。解放後被沒收充公,這才有條件改造為“四川省第五工人療養院”,再後來又被改作為“四川省東方紅小汽車修理廠”。

修建中醫學院之前的新羅路東段,即中醫學院西牆到西安南路這百多米範圍內,路的兩邊已經有一些普通住家戶和不少的公館,還真正形成了正式的街道,而其餘路段直到羅家碾,大約有1公里多的道路兩邊,基本上都是稻田和菜地。這路段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黃泥和碎石的混合道路,其質量至多相當於現在農村的機耕道。後來當初一中(即現在的十八中)從市內吉祥街搬遷至東方書院後,又把此段路從羅家碾延伸到那家巷和學校的大門口。過去新羅路的長度基本上相當於今天的百壽路+金羅路之一段。

現在的棗子巷只是在中醫學院北牆(靠近原來棗子巷)外的農田裡重新修建的一條同名新街而已。

大概在1954~1955年,因要修建中醫學院,建築公司就在劃了紅線的範圍內打圍,接著在學校規劃區南邊、建築圍子外,和擬新建的中醫學院大門前的農田裡修築了一條“十二橋路”。實際上是先把十二橋到西安路口僅20米左右長度的原“十二橋街”加寬,並再將加寬後的“十二橋街”延長到省醫院門前馬路(相當於今天省醫院門前的一環路)的北端路口。這就是現在中醫學院門前的那條“十二橋路”的雛形。新修築的十二橋路,當時只是為了用來連接市區與1953年開始修建,1954年遷往青羊宮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這條道路還用來連接原新羅路(今百壽路),即初一中(十八中)、第五工人療養院和成都鐵路局結核病防治醫院等單位與市區的通行道路。不過那時誰也沒有料到,十二橋路會成為當今成都市內一條東西方向上直通溫江的城市大動脈。

這些事距今將近七十年了,回憶之事難免有不準確,或張冠李戴、掛一漏萬,錯誤之處,敬請諒解。

金牛區數字方誌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