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调高6倍,依旧干不过互联网平台,银行这是怎么了

最近一段时间,理财界可以说是风波不断,先是支付宝因不合规而遭到整改,后来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事件层出不穷,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银行了,但是,接二连三的事件却并没有让银行理财成为众多投资者的关注点。众多投资者很茫然,究竟什么样的理财才靠谱?

利息调高6倍,依旧干不过互联网平台,银行这是怎么了

而究其根本,还是在收益上。一直以来,银行的收益都被众多的投资者所诟病,即便是定期,利率也比互联网金融平台低。也正是因此,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近些年也越发不能引起投资者的兴趣。而深知这一点的银行,近些年也在试图改变,尤其是在计息和付息方面。

在之前,如果有储户将钱以定期的方式存在银行的话,中间如果因为急需而将钱取出来的话,那么则会损失一大笔收益。比如说小王本来有5万元的闲散资金,于是便将这笔钱以5年定期的方式存在银行,那么定存利率则是按照3.3%来计算。但是,到第二年的时候,小王因为有急事要将这5万元取出来,此时,因为没有满5年,所以银行就会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进行结算,大概在0.3%左右,相差了数十倍。

利息调高6倍,依旧干不过互联网平台,银行这是怎么了

不过,后来,银行也改变了这一计息方式。同样是5万元,存5年定期,第二年想要取出的话,银行则会按照一年的定期,大概是1.75%来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利率相比于活期来说,就达到了6倍左右。

除了计息方式改变外,银行的付息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投资者选择了银行发行的一些大额存单时,就可以提前享受到银行支付的利息,比如投资者可以按月收取利息。

除此之外,银行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利息的提升,以吸引储户或者是投资者,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支付宝、微信相继崛起是其中一大原因,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的7日年化利率已经下降到3.2%,但是,仍有许多用户坚定不移地表示要继续用支付宝。

利息调高6倍,依旧干不过互联网平台,银行这是怎么了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支付宝、微信等的灵活性比较高。一方面是支付宝等采取的都是七日年化利率,短期收益更能够刺激到投资者,并且它们的收益比银行的定期都要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支付宝、微信可以随时取、随时存,而且这两者的使用与打开频率都比较高,所以,抢银行的生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给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股票、基金恰好对应了不同投资风格的人群,并且,也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收益,这一点对于众多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利息调高6倍,依旧干不过互联网平台,银行这是怎么了

支付宝、微信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相继崛起,让投资者在理财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在挑选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过,收益高、灵活性强的依旧是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