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調高6倍,依舊干不過網際網路平台,銀行這是怎麼了

最近一段時間,理財界可以說是風波不斷,先是支付寶因不合規而遭到整改,後來互聯網金融平臺爆雷事件層出不窮,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銀行了,但是,接二連三的事件卻並沒有讓銀行理財成為眾多投資者的關注點。眾多投資者很茫然,究竟什麼樣的理財才靠譜?

利息調高6倍,依舊幹不過互聯網平臺,銀行這是怎麼了

而究其根本,還是在收益上。一直以來,銀行的收益都被眾多的投資者所詬病,即便是定期,利率也比互聯網金融平臺低。也正是因此,銀行的理財產品在近些年也越發不能引起投資者的興趣。而深知這一點的銀行,近些年也在試圖改變,尤其是在計息和付息方面。

在之前,如果有儲戶將錢以定期的方式存在銀行的話,中間如果因為急需而將錢取出來的話,那麼則會損失一大筆收益。比如說小王本來有5萬元的閒散資金,於是便將這筆錢以5年定期的方式存在銀行,那麼定存利率則是按照3.3%來計算。但是,到第二年的時候,小王因為有急事要將這5萬元取出來,此時,因為沒有滿5年,所以銀行就會按照活期存款利率進行結算,大概在0.3%左右,相差了數十倍。

利息調高6倍,依舊幹不過互聯網平臺,銀行這是怎麼了

不過,後來,銀行也改變了這一計息方式。同樣是5萬元,存5年定期,第二年想要取出的話,銀行則會按照一年的定期,大概是1.75%來進行計算。這樣一來,利率相比於活期來說,就達到了6倍左右。

除了計息方式改變外,銀行的付息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比如投資者選擇了銀行發行的一些大額存單時,就可以提前享受到銀行支付的利息,比如投資者可以按月收取利息。

除此之外,銀行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進行利息的提升,以吸引儲戶或者是投資者,但是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其中,支付寶、微信相繼崛起是其中一大原因,雖然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寶的7日年化利率已經下降到3.2%,但是,仍有許多用戶堅定不移地表示要繼續用支付寶。

利息調高6倍,依舊幹不過互聯網平臺,銀行這是怎麼了

究其原因,則是因為支付寶、微信等的靈活性比較高。一方面是支付寶等採取的都是七日年化利率,短期收益更能夠刺激到投資者,並且它們的收益比銀行的定期都要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支付寶、微信可以隨時取、隨時存,而且這兩者的使用與打開頻率都比較高,所以,搶銀行的生意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興起給投資者提供了多種選擇。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股票、基金恰好對應了不同投資風格的人群,並且,也給眾多投資者帶來了較高的收益,這一點對於眾多的中小投資者來說,吸引力是巨大的。

利息調高6倍,依舊幹不過互聯網平臺,銀行這是怎麼了

支付寶、微信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相繼崛起,讓投資者在理財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而在挑選的過程中,他們也會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不過,收益高、靈活性強的依舊是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的一個重要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