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以復興漢室為己任,表面上對漢獻帝非常忠誠,其實是自己想坐江山,看他給兩個兒子取的名字——“封禪”,這是帝王才能乾的活兒,你劉備的那點心思豈不全暴露了?

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其實古人取名大有學問,三國裡邊最會取名的,當屬孫堅。孫堅也是一位梟雄,曾私藏傳國玉璽,野心不比劉備小。他給兒子取名極富深意,比劉備含蓄得多,格局也大得多!

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孫策的“策”字,本義是古代的一種馬鞭,頭上帶尖刺。有個成語叫“策馬奔騰”,通俗解釋就是“用馬鞭趕著馬使勁跑”。所以孫堅給長子用這個“策”字,是期許他跟自己一樣,縱馬馳騁,睥睨天下。

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孫權的“權”字,本義是一種黃花木,因其堅韌不易變形,常被用來做成秤桿,後來引申為“權衡”、“權力”等管理的含義。孫堅給次子用這個“權”字,當然是希望他擁有支配他人、治理天下的能力。

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後來的孫策號稱“小霸王”,縱橫天下無敵手。孫權則成為一流的用人高手、管理大師,孫堅對兩個兒子的期許,竟然都神奇地實現了。長子打天下,次子守天下!雖然史料並無記載,但孫堅在教育兩個兒子方面,也一定是因材施教、有所側重。

劉備兒子一“封”一“禪”,另一梟雄笑了:作死,取名跟我學!

這樣看來,孫堅不僅是戰場上的猛虎,也是教育方面的專家。別說阿斗他爹劉備沒法比,就連曹操這樣優秀兒子一大堆的人,都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慨嘆,向孫堅緻敬!家有兒女的父親們,咱們是不是得向孫堅學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