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1953年3月5日晚,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在病发的第3天,“抢救无效”去世,发病前斯大林一直在听他最喜欢的莫扎特协奏曲。同一天,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白天还在像平时一样工作、接待来访、散步,下午6点突发脑溢血呼吸困难,没等到医生上门就离开了人世。有人说,上帝对斯大林真是不薄,知道他喜欢音乐,临走还派一个音乐家与他同行。

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但对于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来说,跟“伟大领袖”同一天走,真可算作他一生最后的不走运,在俄罗斯人的葬礼上鲜花是必不可少的,可当天全城所有能买到的花都被送到了斯大林的葬礼上,普罗科耶夫的葬礼已经找不到几支可用的花了,更由于庞大的人群都想要最后看一眼他们“所有时代和所有民族的领袖导师”的遗体,致使没人能穿过警察的封锁线一睹普罗科菲耶夫的葬礼。而且因为所有报纸都在连编累牍地报导斯大林去世的纪念文章,导致普罗科菲耶夫的讣告在三天后才能在报纸上占一个豆腐块的位置。

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日后,跟伟大领袖同一天“走”还显现了更大的“弊端”,其他音乐家还有机会在斯大林被清算后“重新定义”自己当年歌功颂德的作品,譬如肖斯塔科维奇就在他的《第十交响曲》中竭力抹净了被迫的敬意,而躺在坟墓中的普罗科菲耶夫却已无力回天,他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形象将永远会是一个在大清洗中,眼见着朋友消失无踪,依然会写下各种赞歌的软弱的、贪图安逸、缺乏道德勇气的人。

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普罗科菲耶夫在他的音乐同行肖斯塔科维奇眼中是一个“从小就很幸运,他所要的都能得到。。。因此养成了被宠坏的神童性格”的人。的确,普罗科菲耶夫出身富足的家庭,3岁学琴,5岁开始作曲,8岁能写出完整歌剧,13岁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履历让肖斯塔科维奇都乍舌,曾不无酸意地说:普罗科菲耶夫从没有认真把我当做音乐上的对手,他认为只有斯特拉文斯基才是他的对手,所以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对他开炮。

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

当年,普罗科菲耶夫去美国闯荡,到达那天《纽约时报》刊登的消息说:“斯特拉文斯基以后最有前途的俄罗斯作曲家来到美国”。但之后他在美国的境遇似乎一直没有达到他所希望达到的期待值,美国人相对保守的审美对他的先锋音乐接受度不高,后来他又辗转英、法、德意、西等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享有了一定的世界性声誉。这时普罗科菲耶夫又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成功案例如法炮制了一遍,游走于西方和苏联之间,两边得甜头。但最终他做了一个不同于斯特拉文斯基的选择,让自己落入了樊笼。

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普罗科菲耶夫与斯塔拉文斯基

1936年,普罗科菲耶夫决定彻底定居俄罗斯,本以为这样做更可以抬高自己在西方的身价,因为那时候苏联变得时髦了,在苏联他又可以因为回归享受特权的待遇,住舒服的公寓和乡村别墅。据说最后让他痛下决心的动力来自于牌桌,那时他因为输了很多钱而负债累累,他希望能在苏联弄到钱偿还。作为一个资深赌徒,普罗科菲耶夫一直以为自己盘算的十分严密,事实上他之前也的确一直是赢家。

被斯大林“带走”的天才音乐家 脚踏“两船”终被误

没想到的是后来形势变了,政府忽然不允许普罗科菲耶夫出国,不演出他的歌剧和舞剧,任何小干部都可以对他发号施令。。。本来普罗科耶菲夫以为,他回苏联是有用自己的先锋音乐教育国人的目的,没想到被教育的人成了他,他不得不跟所有人一起背诵《真理报》批判肖斯塔科维奇的历史性文件《混乱而非音乐》。普罗科菲耶夫写过7部重要的交响曲,但只有第一和第五是常演曲目,他不像肖斯塔科维奇那么具有争议性,他的音乐当中似乎也没隐藏着那么多的密码,或者本来也是有的,他的某一曲子是在饿的奄奄一息的状态下写的,不可能一点想法没有,只不过他没能活到可以去向世人揭示密码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