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洛斯王朝內訌和十字軍的衰敗,爲何會爲西歐封建主提供機會?

拜占庭帝國長期實行皇帝專制統治制度,政治、經濟、立法、行政、軍事、外交、文化和宗教等各種公共權力高度集中,導致其政治生活中圍繞皇權展開的鬥爭始終非常激烈殘酷,拜占庭歷史上王朝內訌從未間斷。科穆寧王朝末期發生在皇室內部的自相殘殺開創了拜占庭晚期歷史上子殺母、侄殺叔和叔殺侄的血腥先例。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在阿歷克塞一世去世後進一步升級,首先是阿歷克塞一世的長女安娜領導的推翻其弟約翰二世的宮廷政變,事發流產。

而後是安德洛尼卡一世利用首都民眾對其堂兄曼努埃爾一世及其子阿歷克塞二世推行親西歐政策的強烈反感發動兵變,奪取皇位。緊接著,安德洛尼卡一世的重臣伊薩克二世反叛稱帝,建立了短命的安格洛斯王朝(Angelos)。而伊薩克二世(Isaac II Angelos,1185—1195年在位)之弟阿歷克塞三世(Alexios III Angelos,1195—1203年在位)廢兄奪權則將這個時期拜占庭帝國統治階層的內部鬥爭推到了頂點。阿歷克塞三世曾是其兄伊薩克二世的心腹戰將,主持對斯拉夫塞爾維亞人的戰事。

安格洛斯王朝內訌和十字軍的衰敗,為何會為西歐封建主提供機會?

1195年,他乘其兄親臨前線之機發動軍事反叛,扣押了皇帝,以瞽目的酷刑使伊薩克二世成為殘廢,並將其投入監獄嚴加看管。在其無所作為的統治期間,阿歷克塞三世一直面臨伊薩克二世之子、他的侄子阿歷克塞四世顛覆皇權的挑戰。阿歷克塞四世在其叔叔廢除了其父的皇位時,僥倖逃脫,乘比薩人的商船逃離君士坦丁堡,並經意大利轉路到德意志尋找其姐姐伊琳娜(Irene),她是德意志國王士瓦本人菲力浦(Philip of Swabia,1198—1208年在位)的妻子。阿歷克塞四世得到他們為其父復仇的允諾後,又求助於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1198—1216年在位),懇求教皇批准西歐十字軍幫助他們父子恢復帝位。

拜占庭皇室內訌為覬覦君士坦丁堡已久的西歐各國君主特別是威尼斯商人提供了入侵的藉口,他們早有吞併富庶的拜占庭帝國之心,此時終於獲得良機。西歐封建主和商人征服拜占庭的願望從百餘年前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逐步強烈起來。十字軍東征以前,西歐人對君士坦丁堡這個歐洲和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並不十分了解,只是耳聞拜占庭人富裕舒適的生活。

東征的經歷使他們親眼目睹了壯麗雄偉的古都、豪華奢侈的皇宮、安逸閒散的市井生活和珠光寶氣的貴族,東征的西歐人,無論君主還是騎士,或是農夫和流浪漢,面對神話般的世界,驚訝得無以言表,當時人留下的許多記述無一不流露出這種極度羨慕和渴望佔有的心情。因此,十字軍戰士從一開始就把拜占庭帝國列入與異教徒領土一樣的搶劫對象,他們一進入拜占庭帝國就肆無忌憚地洗劫沿途的農村和城鎮,毫不留情地搶走任何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這就必然引起拜占庭人與十字軍騎士的對立。

安格洛斯王朝內訌和十字軍的衰敗,為何會為西歐封建主提供機會?

拜占庭皇帝最初希望西方君主派遣僱傭軍,在拜占庭帝國將領指揮下,協助拜占庭軍隊趕走外敵,保衛拜占庭帝國領土,而根本沒有想到教皇會煽動起巨大的十字軍運動,組織起龐大的十字軍東征,更沒有想到十字軍竟然是一群毫無紀律約束的散兵遊勇,因此他們從一開始便對十字軍抱有強烈的戒備心理。阿歷克塞一世的女兒安娜明確指出:“但是,還有一些更老謀深算的人,特別像博希蒙德(諾曼國王羅貝爾·吉斯卡爾之子——作者)及有類似想法的人,卻另有秘不示人的目的,他們就是希望在路過這裡時找適當的藉口以某種手段奪取首都。”拜占庭帝國普通民眾對打著聖戰旗號的十字軍普遍反感,對以幫助他們打擊異教敵人為名的西歐援軍沒有絲毫的感激之情和熱情款待,相反在十字軍進入拜占庭帝國領土後,他們立即以驅除兵匪的態度將十字軍押送到小亞細亞地區。

為了有效地控制源源而來的十字軍騎士,拜占庭皇帝要求各路十字軍領袖按照西方封建禮儀向他宣誓效忠並保證將奪回的帝國領土歸還拜占庭帝國。這個要求與十字軍將士的夢想不同,與他們各自的目的大相徑庭,所以他們中許多人公開加以反對,甚至與拜占庭軍隊大動干戈,有的則出爾反爾,把誓言視同兒戲。博希蒙德就是如此,他在奪取了安條克後拒絕履行諾言,並與拜占庭人發生爭執和火併。於是,他返回意大利,招募了一支由法、意、德、英、西班牙等國騎士組成的軍隊進攻拜占庭帝國,企圖奪取君士坦丁堡,但是在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底拉西烏姆海港(今地拉那)遭到拜占庭人的打擊,被迫訂立屈辱的條約,承認自己是皇帝的封臣,不再與皇帝為敵,並歸還過去屬於拜占庭帝國的領土。

安格洛斯王朝內訌和十字軍的衰敗,為何會為西歐封建主提供機會?

拜占庭人與十字軍之間的對立情緒有增無減,特別是1124—1125年,威尼斯人為重新獲得商業特權派艦隊大肆洗劫愛琴海島嶼及沿海地區,使希臘人對昔日的盟友深惡痛絕。1147—1158年,諾曼人艦隊進攻拜占庭帝國,奪取亞得里亞海和愛琴海許多島嶼,搶劫沿海地區,摧毀了拜占庭帝國在希臘科林斯的絲織業中心,擄走大批技術工匠,使已經衰落的拜占庭經濟雪上加霜,再次遭到沉重打擊。1147年,由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1138—1152年在位)領導的十字軍在洗劫色雷斯地區時遭到拜占庭軍隊的打擊,康拉德三世因此記恨拜占庭人。而受到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盛情款待的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of France,1137—1180年在位)則恩將仇報,陰謀與德意志騎士聯手進攻君士坦丁堡。當他們在阿納多利亞地區遭到土耳其人打擊無功而返時,便遷怒於拜占庭人,聲稱後者與土耳其人勾結出賣了十字軍。

1189年,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領導的十字軍在進軍亞洲途經色雷斯地區時也無情地搶劫城市和村莊,兵臨君士坦丁堡,他還寫信給其子亨利六世(Henry VI,1190—1197年在位,1191年加冕),令其率領艦隊從海上進攻君士坦丁堡。同一時期的英、法十字軍則毫不客氣地從他們宣誓效力的“領主”伊薩克二世手中奪取了塞浦路斯島。1170—1176年,拜占庭人因拒絕威尼斯人對拜占庭帝國商業特權無止無休、得寸進尺的要求,與威尼斯人再度爆發戰爭,拜占庭帝國又飽受丟城失地的痛苦。

安格洛斯王朝內訌和十字軍的衰敗,為何會為西歐封建主提供機會?

拜占庭人民從百年來的歷史中得到沉痛的教訓,他們將十字軍視為闖入其家園的兇惡敵人,認為西方的基督徒打著聖戰旗幟,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掠奪財富和土地。因此,他們對十字軍騎士、意大利人乃至被統稱為拉丁人的所有西方人充滿了仇恨。這種憤怒的情緒與日俱增,終於導致了1182年君士坦丁堡人民起義。在起義中,西歐商人的商業區被憤怒的民眾搗毀,商店被放火,住宅被焚燒,大批西歐人慘遭殺害,甚至連教皇亞歷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1159—1181年在位)的代表、紅衣主教約翰(John)也性命難保,他的頭顱被砍下後系在狗尾巴上游街示眾。拜占庭人民對西歐教俗封建主及商人各種形式的入侵進行激烈反抗,這使西歐各國君主耿耿於懷,尋機報復,拜占庭帝國安格洛斯王朝的內訌恰好為西歐封建主提供了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