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司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一、

公元947年,河南。

20歲的趙匡胤有點興意闌珊,他因為做好人好事而街頭鬥毆,沒想到對方財雄勢大,被逼的只能跑路去外地,躲避仇家。

收拾好行李後,趙匡胤牽來一匹高頭大馬,就此離開河南這片傷心地。

一路走啊走、逛啊逛,跨過黃河、翻越太行,終於來到了聖地太原。這是唐朝的龍興之地,也是一票節度使大佬的家鄉。

懷著朝聖的心情,趙匡胤走進一所道觀裡,打算拜拜神仙,請他們保佑自己能夠出人頭地。

沒想到剛進入道觀,就看到一位美貌的妙林女郎站在那裡,怯生生的模樣惹人憐愛。趙匡胤開口問她:“妹子,怎麼一個人在這呢?”

估計是小夥子長得濃眉大眼,看著也不像壞人,妹子就老實跟他說:“我叫京娘,是跟父親去北嶽還願的,沒想到半路遇到土匪,就被搶到這裡了。”

趙匡胤一聽就氣炸了:“真是一群畜生,連個小姑娘都不放過。”

聽說姑娘家住在蒲州,正好自己也要去那看鸛雀樓和風陵渡,不妨路上送她一段。

京娘也很忐忑,但她還是決定試一試,反正也沒有別的辦法。萬一回家的話,還能趕上閨蜜的生日宴會呢。

順風車司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二、

從太原到蒲州的路上,要翻越綿山、過汾河,路很不好走。趙匡胤就把馬讓給京娘騎,自己邁著11路公交車一路相隨。

日升日落、朝去夕來,趙匡胤和京娘相處的很愉快,一路上喜笑顏開,關係進一步升溫。

這是趙匡胤剛剛20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在晚睡早起的時候,他看著京娘窈窕的身姿也曾心馳盪漾。

但他還是狠狠的按下心中慾望的小火苗:“一個男人如果連這點事都把握不住,跟那些畜生有什麼區別?”

看著趙匡胤的濃眉大眼,京娘也很喜歡,甚至生出以身相許的念頭。剛一開口表露出這方面的意思,趙匡胤就義正言辭的表示:“姑娘,我不約。”

其實他們是可以約的。

一路上走的都是山路,別說監控探頭了,連孫二孃的黑店都沒有。

如果趙匡胤有心的話,他強買強賣都沒有任何問題,如果為了不負責任,把京娘推下山崖也不會有人知道。

更何況,京娘也願意自薦枕蓆。

但是趙匡胤拒絕了:

男人,傷什麼都別傷女人,碰什麼都別碰底線。

如果做了這樣的事,那將來發生在自家女眷身上時,恐怕只能唱一首涼涼。

順風車司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三、

轉眼半個月過去,蒲州到了。妹子順利回到了家,看看時間,還好沒有錯過閨蜜的生日宴會。他們來到黃河邊的一座破屋前,鼓起勇氣“噠噠”敲了敲門。

一個老頭開門走出來,看著京娘,突然間老淚縱橫。

“閨女啊,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甭管你受了什麼委屈,活著就好,活著就好啊。”

趙匡胤看著父女重聚的場面,莫名其妙的就感覺鼻子一酸。

是啊,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好好活著。甭管孩子受了多大的委屈,能活著回家,就是最大的幸運。

想到這裡,趙匡胤不禁要問:“我是個好人,能夠剋制自己不犯錯,如果別人送京娘回家,能嗎?落在那群土匪手裡,她還能安全嗎?”

哎,趙匡胤細思極恐。

順風車司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四、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趙匡胤的英勇事蹟很快被流傳開來。蒲州政府決定:授予趙匡胤“五好青年”的榮譽稱號。

在頒獎典禮上,他沒有一絲一毫的得意,這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為什麼還要大張旗鼓的表彰呢?

到底是我有病,還是他們有病?

事後,《河東報》的記者就“千里送京娘”一事,對趙匡胤進行了深度採訪。

“趙先生,我很佩服你的英勇善舉,但據我所知經常有司機半路心生歹念,尤其是對美貌女乘客,請問你怎麼看?”

“其實我也是臨時接單,平時不幹這個。

但你說的情況其實是片面的,專職以此謀生的人,其實大部分是守規矩的。

畢竟騎馬證、從業證都在官府押著,一家老小全靠這點收入過日子,想犯罪也得考慮成本啊,壓根划不來。

最大的犯罪群體就是我這種臨時工,看著順路就帶一段,也不費事,還能掙點草料錢。

所以呢,你也不能把司機一棍子打死。”

順風車司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趙先生,那像這種‘順路帶一段’的時候,如果司機生了歹念,該什麼辦呢?”

趙匡胤拍了拍額頭,頭都大了,這可是得罪人的話。

“其實吧,還是從業資格太容易取得了。一註冊就成功,根本不需要什麼門檻嘛,這就容易導致魚龍混雜,有好人也有壞人。

當然有壞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壞人犯法不受監管。

最重要的是重賞厚罰。

如果壞人犯法能夠被嚴厲處罰,比如砍頭、坐牢之類的,那他就會有恐懼心理。

如果好人行善能夠被大大獎勵,比如像我被頒獎、報道、宣傳,那別人也會有羨慕心理。

這樣一來的話,大家會怎麼選擇就很明顯了。”

順風車司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趙先生,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對女孩有什麼告誡嗎?”

“其實女孩子啊,面對陌生人不要露出柔軟的一面,一定要兇狠點,壞人才會怕你,畢竟這種癟犢子,都是吃軟怕硬的慫貨。

如果壞人敢動手動腳,就趕緊跳馬,別怕,受傷總比被害強。

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讓自己強大起來,讓壞人有歹心的時候,也有自保的力量。恩,我就說這麼多。”

接受完採訪後,趙匡胤瞅準機會離開了頒獎現場。

他實在不能理解,自己只是舉手之勞罷了,別人怎麼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亢奮,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隨後,他策馬向太原狂奔而去。

聽說那裡有個軍官叫郭威,是個大英雄,趙匡胤打算去太原投奔郭威,從軍打仗,建功立業。

因為他深深的知道:

在這個醜態橫生的唐末亂世,指望壞人心生憐憫是對自己的殘忍,唯有自強才是真的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