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玉林3.7萬豬場讓南流江治汙難度大!廣西養戶靠這個模式扭轉環保困局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以來廣西大力推行“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適應中小散養殖場戶特點的畜禽糞汙治理模式,實現糞汙“存得住、用得掉、不排放”。

據介紹,目前南流江干流橫塘斷面8月初氨氮、總磷濃度比5月初下降98%和43%,水汙染態勢得到逐步扭轉。

廣西是如何破解畜禽糞汙治理和資源化難題?

廣西南流江水汙染態勢逐步扭轉

新牧網綜合整理自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8月25日電(記者 夏軍)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獲悉,今年以來,通過破解畜禽糞汙治理和資源化難題,廣西最大的獨流入海河流——南流江水汙染態勢得以逐步扭轉,水質已從劣Ⅴ類提升到Ⅳ類。

自治區環保廳介紹,南流江汙染嚴重,大量畜禽糞汙直排是主要致汙原因。據統計,僅玉林市境內的南流江流域就有生豬養殖場戶3.7萬多家,生豬存欄量約246萬頭,中小散養殖場佔98%,量大面廣,糞汙治理是一道難題。

新华社:玉林3.7万猪场让南流江治污难度大!广西养户靠这个模式扭转环保困局

南流江流域

廣西以福綿區、博白縣為重點,大力推行“截汙建池、收運還田”。這一模式適應中小散養殖場戶特點,養殖場戶只需根據養殖規模,出少量資金建一個糞汙或沼液貯存池,足夠貯存一個月左右糞汙產生量並確保雨汙分流,保證糞汙不外排並就地發酵腐熟;所積存的沼液糞肥則由當地糞肥收運合作社按照“有償清運”的原則運走,送至附近需肥的種植戶實行“付費還田”,實現糞汙“存得住、用得掉、不排放”

自治區環保廳介紹,南流江干流橫塘斷面8月初氨氮、總磷濃度比5月初下降98%和43%;最近3個月氨氮濃度分別是去年同期的約1/2、1/5和1/15。一些養殖密集的主要支流,氨氮和總磷濃度等水質指標也普遍優化,水質明顯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