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考,行测分数怎样才能稳定在70+?

本文来自步知公考上岸学员【徘徊】分享。

先汇报一下成绩。

我这次参加的是重庆下半年的省考,行测72.1,申论70.5,面试86.9,第三进面,面试组内第一,岗位招两人,总成绩第二上岸。

2018年公考,行测分数怎样才能稳定在70+?

公考路上,我几次考上140,也几次只考了110几,120几。

140时有过欣喜,也有报错岗位的失落;

110时有过焦虑,也有过对自己的怀疑。

回顾来时的路,其中艰辛压力自不足道,但真的走到这一天,我是有欣喜,但也没有太多惊讶,因为我深知只要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我一定能考上公务员!

这次在国考前夕决定发这个帖子:

想把自己学习当中的一些小小经验分享出来,比如行测如何稳在70+左右。

其实在学习中我一直觉得自己做得并不算非常好,也没有特别地努力,甚至没有做过错题集。(这一点不要学我,所以行测不能上75+,所以会考完140又考回120)

这里主要讲一些我自己觉得受益匪浅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2018年公考,行测分数怎样才能稳定在70+?

1、认真学习消化羚羊老师的课程。

其实在学习方法方面我觉得羚羊老师的课已经是最简单有效的课程了,反正我每次听完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大家还是先认真学习课程做练习,然后每一个大章节听完一定一定一定要自己做总结以及专项训练。

总结和专项训练非常重要,认真做完你会觉得再做这一个类型的题会有质的飞跃。

如果有小伙伴不知道怎么做专项训练,简单来说就是专门练习这类的题,比如资料分析学完,找他几百道资料分析来做,从做题中去体会你所总结的公式如何运用,把老师的解题方法融入自己的解题思路中去。当然做多少题取决于你自己的掌握程度。

2、合理安排做题顺序,一个好的做题顺序让你游刃有余。

鉴于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这里我主要讲一讲我是怎么安排做题顺序的。

首先,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大概是考试之后半个小时进入状态以后,我的优势是阅读速度快,我的劣势是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思考比较慢。

所以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是这样的,前面40-45分钟做常识以及逻辑填空,中间25分钟做资料分析,然后做图推,类比推理,逻辑推理,定义判断,最后大概会剩10-15分钟做数量关系以及前面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来的题。

不必拘泥于老师或大神的做题顺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像我资料分析做的慢,我就会从文字阅读的一些题中多分出时间给它,经常做个25分钟也有3-4道题靠蒙,但我准确率也能达到75%-80%。

所以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量平衡。

因为我非常熟悉自己的做题模式,所以我的时间也非常好掌握,我会按照这三个模块来涂三次卡,顺便休息大脑转换思维。

所以这次进面其实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我忘记带表,而且考场也并没有钟,但是我让老师在考试1小时后提醒了我一次时间,所以一切还算有序。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行测的经验,面试和申论后续会陆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