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出逃時,都不忘帶走一件國寶,槍炮聲嚇壞扔在瀋陽機場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但是根據退位條件,溥儀還能暫時住在皇宮,繼續享受帝王的生活。

然而,好日子總是會到頭的,1924年11月15日,馮玉祥攻進北京,溥儀就這樣被趕出紫禁城。很多人以為被趕出紫禁城的溥儀,生活會落魄,但是誰能想到,離開紫禁城時,他拉走了數以萬計的金銀珠寶、名人字畫。

溥儀出逃時,都不忘帶走一件國寶,槍炮聲嚇壞扔在瀋陽機場

溥儀在離開紫禁城之後的幾年,帶著婉容、文繡在天津過了幾年安生日子。但是溥儀卻不想過安生日子,他一心想著恢復大清王朝。在天津的日子裡,各個租界的領事都很重視溥儀,尤其是日本人。

終於,這機會來了。“九一八”事變過後,日本人為了能更好的控制東北三省,成立了偽滿洲國,而溥儀就是最好的人選。日本人將溥儀帶回了東北,扶植他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溥儀出逃時,都不忘帶走一件國寶,槍炮聲嚇壞扔在瀋陽機場

就這樣,溥儀帶著幾十箱的金銀珠寶、名人字畫到了東北。到達東北後,溥儀將這些名人字畫扔在倉庫,過了很久他自己都忘記了。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告無條件投降,溥儀眼看日本戰敗了,清楚自己一旦被抓到,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溥儀這時候滿腦子思考怎麼逃跑,於是跑到存放名人字畫的倉庫,精挑細選了一些能帶走的東西。溥儀從這些字畫中,唯獨挑走了《清明上河圖》。

溥儀出逃時,都不忘帶走一件國寶,槍炮聲嚇壞扔在瀋陽機場

當時全國時局很混亂,溥儀想著逃跑不能攜帶很多東西,還不如多帶一些吃的、喝的,但是不管怎麼落魄,怎麼逃跑,他都要帶著《清明上河圖》。

溥儀在逃走時,被蘇聯士兵攔住了,他們企圖渾水摸魚繳獲這些珍寶。但是蘇聯士兵找來找去,始終找不到《清明上河圖》。經過一番審訊,溥儀說確實將《清明上河圖》帶出來了。

溥儀出逃時,都不忘帶走一件國寶,槍炮聲嚇壞扔在瀋陽機場

但是溥儀在逃跑時,聽到槍炮聲,情急之下將裝有《清明上河圖》的箱子扔在瀋陽機場了。關於溥儀的這個說法,後來得到了證實,1950年,東北文化局在清理瀋陽機場的倉庫時,發現了三幅《清明上河圖》,其中有一副就是有人在機場撿的,經過專家鑑定,證實是《清明上河圖》。

值得慶幸的是,《清明上河圖》這件國寶,終究還是留在中國了,沒有落入他國之手或被戰火毀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