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社保提高繳費比例,激起了千層浪,大家對這個社保,有什麼看法?

李保平22


國內的社保繳費吧是真的挺高的,發達國家大概繳費率在12到15點多點兒,我們的費率兩年前也微調過一次,從39.25降低到37.75,對,好像還是全球最高。。

有人拿實際費率說事兒,說真實的繳費沒那麼多,很多公司有實際的偷逃情況,也就30個點不到的樣子,但說真的這也夠高的,基本大部分高福利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沒這麼高啊!

再說了企業為啥要逃?冒著被法律追查身敗名裂的風險?因為誰都知道社保是在補欠賬,現在企業交的一毛錢都進不了個人賬戶,所以企業沒積極性,個人也沒有啊!這筆錢就算打個五折發給個人,也比全部填了虧空開心吧?

但是站在國家的角度,這筆錢已經非常剛性了,沒什麼調降的空間。所以每次的所謂調降就是安撫。一方面本來有足額繳納的企業,給個人的比例是真實地下降了,但大量偷逃的中小企業,在徵收部門的努力彌補下,只會更進一步提高繳納壓力。

所以,社會的降級是全面性的,老實繳納的,福利降級。不老實繳納的,未來壓力升級。怎麼辦?沒什麼辦法,沒有人試圖對社保提什麼建設性意見,眼前還足夠支付,不代表未來,大家都要想想老齡化社會里自己的生存對價吧。


程蟬


現在說到提高社保繳費比例問題,基本上是企業叫苦連天,個人也是滿腹怨言,其實就是幾方都不滿意的一個決定。

但是對於政府來說,因為它背後是有更多的稅費到手,窟窿巨大的社保基金將會有很大的補充,這可能是為什麼會如此迅速和大力度的推進社保改革的原因,並由社保中心收取歸到稅務這邊負責,那很顯然就會增加社保追繳力度,一改過去相對來說有一定彈性的社保繳納制度。

企業為什麼叫苦連天?在現在其實都心知肚明,中國的民營企業各種稅負和各種隱性支出是非常繁重的,之前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傳的:一個營業額有200多萬的一個企業,一年到頭可能就掙個2萬左右利潤。當然後來專家闢謠了,專家重新算了一遍,一年掙的不止2萬,應該有3萬左右。

這看起來像一個笑話,但確實就是這樣,一個營有200多萬的企業,到最後真的一年到頭忙到最後,就只能賺3萬塊錢,還不如農民工兄弟出去打個工所賺的錢還多。

所以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來創業做企業?那沒有這些企業,誰來提供就業崗位?普通公眾去哪裡就業呢?要知道,中國至少百分七八十的就業崗位是由民營企業提供的,那現在民營企業遇到如此的負擔之後,愈加艱難了,下一波的企業倒閉潮、工人失業潮即將要來臨,基本上也是意料之中的。

那對於個人來說,隨著經濟的頹勢和物價的走高,那社保繳納的更多的之外,拿到手的意味就更少了。雖然社保賬戶明面上看以前增加了一些,但是這些錢是到二三十年之後才能花的,未來又會通貨膨脹到什麼程度,卻又是無人可以預料的,現在的這些錢可能在未來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現在這些錢,更多是被當下的一些退休老人所花的,所以也就意味著用自己的錢養現在的老人,可以想一下,其實也是心有不甘。

為什麼社保基金、養老基金這些空缺都要讓民眾來承受呢?為什麼不從體量龐大、躺著就可以賺錢的國有壟斷企業裡分紅,或者用參股的形式補貼虧空呢?因為本身這些錢就是國家的錢,應該用到國家的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的虧空領域當中,不然又是被這些企業揮霍掉了。


水禾田


最普遍的一個說法是,某人工資5000元,個稅起點3500元時,到手工資4625元,個稅起點變為5000元時,到手工資卻變成4080元,個人到手工資不升反降,企業支出也變多了,錢去哪了?

今天,愛算賬的理財師就帶你一探究竟。

以北京為例,職工月平均工資7706元,最高繳費基數是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即23118元,下限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0.4倍即3082元。

假設某企業員工小明的工資為5000元,原先企業可以打擦邊球,不按照實際工資為小明繳納五險一金,而是按照規定的下限3082元繳納,那麼企業實際繳納1364.7元,相應的小明需要扣除684.2元,但明年1月1日起,社保費用將統一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企業就不能打馬虎眼了,必須按照實際工資5000元為小明繳納,這樣就需要繳納2214元,小明釦的也多了,需要相應扣除1110元。企業每月多支出849.29元,每年人力成本多出10191.48元,相應的小明每月到手少425.80元,每年少5109.6元。

那麼原先,小明的工資扣除五險一金,納稅工資額應該為5000-684.2=4315.8元,個稅起徵點為3500,小明需要繳納個稅(4315.8-3500)=24.48元,實際到手4315.8-24.48=4291.32元。

而納稅起點調整為5000元以後,小明的工資肯定是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了(獎金、年終獎的另算),那麼他實際到手5000-1110=3890元,實際到手少了4291.32-3890=401.32元。

看起來小明確實是“吃虧“了”,但是實際真的如此嗎?我覺得這要看你怎麼看這件事。

表面上,你的到手工資確實是少了401元,但是五險一金相應也多了啊,咱不說五險這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的上的,就說公積金從369.84*2=739.68,變為600*2=1200,多了1200-739.68=460.32元,實際上你能支配的還多了460.32-401.32=59元,而公積金的用途很廣,全款買房、貸款買房、租房、裝修(每個城市規定不一樣)都可能用得上。

當然也有的人會認為,現在生活消費這麼大,五險一金多不如少交或不交,這樣到手能花的多一點,其實我也部分同意這個觀點,因為我所在的地區和單位,公積金繳存比例新人(1999年以後參加工作,未享受福利分房的)的過渡期內還可享受40%的繳存比例(單位25%個人15%),而我們單位繳費基數定的比較高,導致我到手的工資可能都沒有我公積金每月繳存額高,可是我工資不夠花啊,所以只能貸款買房每年提取公積金,很對人也是這麼應對的。

但是,依法為勞動者足額繳納五險一金是企業的義務和責任,人力成本增大是理所應當的,總不能說因為企業覺得負擔太重就不交少交。

所以我認為大家應該平靜的看待這件事,因為任何規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的滿意,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正確應對。


鑫財經


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是:“一個月5000元工資,降稅前到手4625元,降稅後到手卻成了4080元。”


兩件大事碰到同一個時間窗口,細心的網友發現了這個題,最近說的最多的是降稅,怎麼到手工資會變少了?

降稅是沒有問題的,那社保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是:根據《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從2019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有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也就是五險不再由社保部門徵收,而是改成稅務部門徵收了。

為什麼呢?

因為社保部門把關不嚴,長期存在繳費基數不實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社保繳納要按上年度職工實際收入為基數,但是,很多企業往往向社保本門虛報工資,而社保部門又無法核實,所以就可以少繳社保了!這是典型的少繳漏繳啊。

但是這種情況好像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從偏遠的山東泗水,到發達的北京帝都,都有這種情況存才,只不過泗水收入能達到5000元算高的,北京月入7000元可能是按最低標準交的,這樣木辦法,誰叫帝都收入消費都這麼高呢!

工資在稅務部門是嚴格登記的,否則面臨稅務處罰,這樣一來,無論您工資高低,都必須據實繳納了,於是北京的網友就算了一筆賬:

以5000元工資計算,從2019年1月開始,降稅和社保改革共同執行後,原來每月到手4625元,單位負擔5670元,今後到手變成4080元,單位負擔6080元。

也就是說減了45元的稅,個人多交了590元的社保,單位多交了1190元。

很多媒體出來闢謠,說這是誤讀!好歹我也受過高等教育,完全能讀懂媒體的意思,就是說:這次,稅確實少交了,社保費是由於以前少交了,現在是迴歸正常繳納!

明白,舉雙手明白!可是我就是不明白,降稅的時候,說是因為大家生活壓力太大了,工資偏少,降稅可以增加職工到手的實際收入,為啥少交了45元,三個月後到手卻少了545元呢?

說是以前少交了社保,那麼說以前要是正常交的話我的到手工資就更低了,這可騙了我若干年呢!單位是不是該補我?那麼我以前交的稅也不對了,因為扣除五險一金我可能不夠交稅的,多交的稅誰退給我呀?也就是說這次降稅和我也沒有關係了?

稅也罷,費也罷,保險也罷,反正老百姓最終是看到手的錢,對單位、對社保、對稅務、對媒體,老百姓都是弱勢群體,神仙打架老百姓管不了,但是降費降稅是民心所願!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天涯孤行者


現在圧在人民群眾頭上有四座大山1,是房子,2,是社保,3,教育,4,醫遼,大家都想一下一個每月只收入三仟左右的普通人一年要繳一萬多的社保和醫遼保險,他還能剩多少錢,除完房子,孩孑教育,醫遼費用還能剩多少?


香草天空46


不是提高繳費比例,是按應發工資計算社保費,這個遠比繳費比例提高還要厲害,比如一個工程師,工資15000,以前按基本基數3500交20%是700元,現在是要按15000的20%,即交3000元,哪個企業能承受這成本的增加?即便降率,徵收15%也要交2250元,這才是企業擔心的事,也是為何國務院緊急召開特別會議的原因(之前好像未試過),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稅務局趁機要企業補回以前十幾年的差額社保費?這些找以前員工個人是不可能的,既然沒有對口個人,那即便追繳,那些錢也與企業原來的員工無關,會全部進入統籌帳戶,員工有得益不?企業最後不是變成冤大頭又是什麼?看到有這樣的情況,其他企業還不一窩蜂的去註銷結業?中央應該也意識到事態嚴重性,才會有六號的公告,希望真能穩人心呀,企業沒有了,還需要工人嗎?社會是一個循環系統,一環錯,環環錯。


karenz346


大家稍安勿躁,給大家吃個定心丸:個稅那是真真兒的要降了,社保繳費和個稅根本就是兩回事,只是被拿來

蹭了一下稅改革這個熱點!

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實行新的稅率表來繳納個稅了!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時開始是欣喜若狂的,接著仔細研究後悵然若失,再再仔細深究社保這一塊時心痛的想哭!因為新的個稅的起徵點提高到每月5000元,很多人都在算,起徵點提高自己能少繳多少稅,結果算完之後還挺讓人開心的:去掉五險一金之後,月薪1.5萬元的人,原來每月繳稅是1870元,起徵點提高後繳稅降到790元,直接省了1000多元!


也就在大家開心不到一分鐘的時候,一張被熱傳的圖刺激了我們的神經:這張圖給大家演示了提高起徵點後個稅下降,但社保繳費增加,拿到手的工資不升反降。

剛開始我也覺得兩眼一黑,覺得個稅降了,社保卻上漲了,怎麼這麼命苦了!待我平靜過後仔細研究發現,這根本就是兩碼子的事,個稅是個稅,社保繳費是繳費,是兩個不搭邊的問題,只不過被社保蹭了熱點,又被人拿出來說事了。

從10月1日開始,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個稅肯定下降。月薪比如5000,也就是之前個稅繳1800多元變成不到800元,到手的收入增加了上千元!而且從2019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房租房貸、大病醫療、贍養老人等支出都可以抵稅,這樣一算省下的個稅還會更多。

社保繳費目前並沒有新的變化,還是按照國家之前的既定政策執行,如果有新的調整,肯定會在新聞上有所報道並上到全民關注的熱點,再者來說,各地都有嚴格的社保政策,並不會是哪個企業想繳多少就多少的。

目前的社保繳費標準的指定準則是怎樣的?

一般來說,各地的社保繳費標準是按照統計部門發佈的上一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的,以基數的300%作為上限,60%作為下限。對大多數人來說,上一年月平均工資都會呈現在這個區間裡,所以繳費基數就是自己的實際工資,不存在“按最低工資繳費”一說。


用戶50417439707


其實大家都不是很懂,也把稅改弄混了,我簡單的跟大家解釋一下,不見得完全對,但是大致是這個意思。

第一,個稅起徵點由3500提高到5000,這個毋庸置疑的是百分百老百姓能獲得一點好處的,不過對於我們工薪階層的老百姓,貌似不是太明顯,本來你也交不了多少,一個月100元就說明工資不低了,一年12個月也就省一千多元。但是提高了可支配收人是毋庸置疑的,至於高收入人群咱不管他是高了還是低了。

第二,養老金等由社保收改為稅務徵收,這個是什麼意思呢?社保資金一直是我們自己工資裡交一點,企業負擔一大部分,這個是有比例的,本來很正常。但是很多企業為了資金週轉或者其他很多原因並沒有足額給我們把這些錢交給社保機構,這樣企業可以拿這些錢幹別的了,比如你快退休了,該領養老金了,但是你在社保裡交的錢不夠,這個時候企業就會替你補齊本來早就該交的錢,這樣你就可以正常領退休金了,但是很多沒有到退休年齡的人錢還是不夠,不過不著急,反正他要好多年才退休。

還有一些企業耍心眼,本來你每個月開工資7000元,但是要按這個比例給你交社保,企業負擔比較重,那麼他給你交的時候可能按照4000元給你交的錢,這就沒交夠。

第三,以前社保管不了企業,現在稅務局來弄這個,直接查你工資收人,該交多少當月就要交多少,企業不怕社保處,可怕稅務局啊!這樣現在很多企業開始嗷嗷叫了,其實足額繳納社保費,對我們是個保障,但是具體企業能否承受就不好說了!


zxw8758


製造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連續針對企業生存的絕命政策,是不是出內奸了?想在美國製裁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大笑三聲50926203


只想說,社保交不交取決於個人,不要去強制實施執行。基層人要的是實惠,不是盲目的去貢獻,要不出臺政策,多少年調整一下工資,最低最高工資多少?政府要承擔,醫療,保險,上學等很多福利來完善民生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