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云:李白一生難仕之謎

玄宗開元年間,國力鼎盛,萬事欣欣向榮,科舉政策十分開明,然而李白在這個年代卻仕途不順。


大唐風雲:李白一生難仕之謎

史書記載,李白在那段時間,卻從未參加過科舉。按照當時科舉選拔人才的標準,李白參加被選舉上的可能性極大,李白十分想當官,卻沒有參加,這是為何?

後來被玉真公主與賀知章大力推薦被玄宗闢為翰林待詔,後又辭官,又是為何?
大唐風雲:李白一生難仕之謎


李白為人性格輕財重義,樂善好施,年輕時候第一次出川短時間就用了30萬錢,千金散盡用來救濟有才的窮書生,加上李白從未對家庭與父親作過多記載,因此我推斷李白出自商人家庭。

因為在古代從來是仕農工商的等級觀念,商人為末業,為社會所不恥,李白自己不好意思說,加上開元年代有這個規定“工商之後,不得預於仕!”一棒子打死了李白從科舉選拔為官的可能,所以李白從未參加過科舉。

大唐風雲:李白一生難仕之謎

後來因為風雲際會與自己夫人家的關係,遇上了玉真公主,對他很賞識,便把他推薦給了自己的親哥哥玄宗,於是玄宗宣他入宮,試探他的才能,發現李白是大才,很高興,闢為翰林待詔,就是陪在皇帝身邊玩弄詩詞賦的文官,並沒有實權,基本不從政,官位也不高。也許玄宗始終覺得李白是個文人,難以治理國家,所以並未委以重任吧!
大唐風雲:李白一生難仕之謎

後李白發現玄宗開始怠政,而此時蒼生開始靡亂,李白難以忍受自己滿腔抱負無處施展和如此不上不下的境遇,索性辭了官。玄宗重禮送之,李白自此仕途基本結束,這才是李白一生仕途不順之謎!

本篇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交流。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