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歷史上的有兩個朝代,他們的命運是那麼的相似,都是二代而亡,都是在歷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民族,取代他們的王朝都是強盛的大一統的王朝,就連繼承人的人選方面都是很相似的,雖然他們存在的額時間短,但是對於歷史的貢獻絕對是具有影響到王朝,甚至在中國的歷史上也能夠能排在前列的,那麼本應該在歷史上有著更大的作為的兩個王朝,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短暫而亡的結局呢?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這兩個王朝就是秦朝和隋朝,他們都是結束了一個混亂時代建立起來的統一的王朝,這一點而言對於中國歷史的貢獻就是巨大的了,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亂,使得這個國家進入了一個大一統的時代,而且還修建了一條萬里長城,可以說正是有了這條長城的存在,才能有效地抵擋北方少數民族對於中原王朝的侵害,而且秦始皇時期的統一度量衡和文字對於這個民族的貢獻就更加的重要了,正是有著統一的文字,才能讓這個以華夏族為主體的民族形成一個共同的文化認同,才能真正的形成漢族這個民族。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如果說沒有秦朝的貢獻,顯現就算是漢族能夠形成,但是也是不知道要經過多少漫長的時間的累積的,可以說秦朝的統一讓中國人的心中也就根植了一個根深蒂固的大一統的觀念,就這樣中國人的心中也就有了一個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否則在中國這片大地上,按照春秋戰國那樣的狀況沿襲下來,歐洲也許就是我們國家現在的樣子了,所以能夠讓中國人的心中擁有一個大一統的觀念,才是中國自古以來凝聚在一起的關鍵。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而隋朝同樣是結局了魏晉南北朝時候的大分裂的局面,這個國家也就重新又迴歸了統一的格局,這一點可以說與秦朝是基本上相似的,但是這個國家隋煬帝的一系列的折騰之後,卻走向了滅亡,通過隋煬帝時候的一些舉措,很多都是能夠影響後人的舉措,這些成就上的貢獻而言,我們稱呼他為千古一帝可以說是並不為過的,但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國家在他的手中走向了滅亡,唐朝給他的一個諡號隋煬帝就能夠讓他永遠的留在了暴君的恥辱柱上。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那麼能夠將他成為千古一帝的壯舉都有哪些呢?京杭大運河就是在隋煬帝的時候修建的,這個巨大的工程耗費了巨大的民工數量,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工程,這個在它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確實是如此,而且開鑿這個大運河的目的還是因為君主的玩樂,這一點而言卻是不能讓人理解的,這裡面肯定有著許多其他的原因,楊廣不是一個像晉惠帝那樣的白痴,否則也不能在他的哥哥楊勇的手中將太子之位收入囊中,大運河的開通首先得考慮肯定是軍事的用途,通過這條大運河的開通,以及東都洛陽城的建立,這個統治中心也就是長安和洛陽可以快速地將他們的兵員投入到長江以南和北京地區,如果這個時候的邊疆出現動盪,朝廷可以快速的反應過來,用最快的時間將強大的政府軍隊投入到戰場,也就是能夠更好的保證這個政權的穩定;其次這個時候的江南經濟已經快速地發展起來,尤其是經歷了東晉和南朝人的開拓,這個時候的江浙地區也就是成為了魚米之鄉,而大運河的修建有益於商品的流通,便於將這個地區富裕的商品快速方便的投入北方,這樣整個國家的稅收也就能夠有這一個巨大的收入,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而且一旦北方發生戰亂,還可以將江南地區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北方,這個時候大運河的功能才能被髮揮到極致。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另外楊廣創制了科舉制這個影響了中國一千多年的制度,可以說這個制度能夠被歷代統治者使用,就能夠看得出他的實用性是非常巨大的,能夠為這個國家選取人才,通過科舉制的方式進入仕途,也就讓天下的讀書人也都有了一個進入仕途最便捷的方式,當然了這個制度在當時打擊的是士族的統治,尤其是南北朝時期,整個國家的統治權完全都掌握在大世家的手中,王羲之是中國的書聖,一手書法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他就是出生於世家王家的族人,所以就能夠很容易的獲得將軍的官職,可是大家聽說過他王羲之有過領兵的事情嗎?這個制度對於當時的世家士族可以說動搖了他們的統治基礎,但是對於當時的寒門子弟卻是巨大的福音,從此之後的文人的地位才能夠上升,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宋朝之後才會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了。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可以說楊廣做的都是明君做的事情,但是他是怎麼就成為了一個亡國之君呢?只用了十四年的時間,他就將整個大隋朝葬送掉了,這其中不免讓人唏噓,這主要離不開他的濫用民力,這些工程單個來說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像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或者開展對高句麗的戰爭等等,這些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他的錯誤之處就是把這些事情在他短暫的十四年的時間都做了。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這樣的結果也就是導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整個國家民不聊生,人民的生活沒有了保證,他們也就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了,而後來的李世民也是有些濫用民力,也是多次征討高句麗,但是這個國家並沒有出現唐朝的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也恰恰說明了李世民能夠成為明君確實離不開他的善於納諫,而這方便楊廣就是做的差了太多,而且他還常年遠離長安,這裡面肯定有著與統治階級關隴貴族離心離德的問題了。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統治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們不再支持這個曾經代表他們利益的隋朝,而外部又是民怨沸起,人民不斷造反的情況下,楊廣才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這個國家怎麼能夠不走向亡國的命運呢?

有著明君的潛質,可惜濫用民力,毀掉江山楊廣告訴你如此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