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是什麼意思?

liujinda22


我是於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意思是如果覺得生活苦悶,不妨去讀一讀蘇東坡老先生的文字,看一看他跌宕起伏的生平,或許能在體味他“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曠達境界中悟到些什麼。


“東坡不刻意為文,而文絕千古;不刻意為人,而名重九州。這是東坡的文章之道,亦是他的人生之道。” 蘇軾的一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李白有詩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而蘇軾卻是在人生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 36歲,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被迫離京

為避開政治漩渦自請出京,蘇軾到杭州擔任通判。遠離京城的蘇軾並沒有意志消沉,而是大有作為,為了解決杭州百姓的飲水問題,蘇軾大刀闊斧地率眾重新疏通六井。杭州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西湖美景如畫,也因此留下了蘇軾的詩情。比如那首千古傳誦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而他初到杭州所作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更是他無意紛爭、安之若素的寫照: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 43歲,“烏臺詩案”險些喪命

“烏臺詩案”和其後的被貶黃州,可以說正是這段死裡逃生的厄運之後,他開始第一次認真地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他一邊寫著“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邊又上書太守,力廢當地的殺嬰陋俗。這就是蘇軾的真性情,忘卻不了營營役役,也不妨礙安頓自我。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 59歲,朝廷連下五道詔書,層層貶至惠州

嶺南自古以“瘴癘之鄉”著稱,氣候炎熱,疾病氾濫,歷代都是貶謫不同政見的理想之地。蘇軾如此高齡輾轉奔波到了惠州,內心的苦痛與身體的不適是不言而喻的。


但蘇軾長於常人的地方也正在於,他能在打擊後,快速地讓自己恢復平靜,不驚不亂。

在惠州,雖然蘇軾無權無錢,且年事已高,但他仍然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他設立公立藥房,治病救人;


提出“兩橋一堤”的建議,解決了惠州的交通問題。這也只有蘇軾的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才做得到吧。正如他在另一首《定風波》裡所寫的那樣: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 62歲,再貶儋州

這一次,年事已高的蘇軾深知此去蠻荒之地凶多吉少,他讓大兒子留在惠州,交代好後事,抱著客死他鄉的最壞打算踏上了去往海南的帆船。到了儋州,他再一次地安身立命,帶領當地老百姓挖井取水,辦學堂潛心講學,為海南培養了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為海南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傳承。

蘇軾的快意人生,正是源自於他承認人生的實質是悲哀,命運是多舛的,這是這份泰然,這份對生活的熱愛,才反而有了力求超越,不受侷限的豁達。蘇軾早年寫過一段話: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蘇軾用他的生平和隨性的文字,告訴我們人生唯有苦樂過後的清歡才是最值得品味的。

作者簡介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蘇軾的一生,經歷三次在朝、三次外任、三次被貶,還有其他數不清的不如意與挫折,但他卻從來沒有被這些“黑暗的力量”所打倒、所擊垮,恰恰相反,每當淒厲悲涼之情來襲時,他都能很快鎮定心志,化解悲哀,“快樂”地面對挫折,讓我們看到一個瀟灑、豁達,甚至有些頑皮的蘇東坡。


因此世人感嘆:“人生若有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是告訴人們,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應該學習蘇東坡,不管境遇如何,都應該做一個製造快樂的人,能夠放下過去、面對現實、享受當下。

樂天性情

被貶黃州時,蘇軾喝酒後到家已是三更,家童早已酣睡。蘇東坡多次敲門都沒回應。他只好跑去江邊聽了一夜水聲。寫了那首著名的《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太守看到這詞立馬嚇壞了。江海寄餘生,這不是自殺嗎!他趕緊上馬,直奔東坡住所。到了住所一看,發現老蘇正鼾聲如雷。

被貶儋州時,蘇軾已經62歲,花甲之年黃土半截埋人了,而且儋州“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但是孤獨的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尋樂。辦起學堂,教起了書。培養出了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1094年,蘇東坡被流放到瘴氣橫行的惠州。朋友們紛紛寫信來安慰他。他卻回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這句話,簡直就是為蘇東坡量身定做的。

今天,當我們念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一次領略到了蘇東坡詩歌的豪情,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我要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大的快樂。

生活情趣

蘇東坡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在中國歷史上,還找不到誰的生活能比他更豐富精彩,還找不到誰能比他更善於發掘生活的快樂。


而創作來源於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往往懂得享受生活,正如《煮肉歌》裡的“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北宋時,達官貴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豬肉。蘇軾被貶黃州,囊中羞澀,買不起羊肉。便打起豬肉的主意。他慧眼識珠,讓生活充滿驚喜。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既凸顯了怡然自得的蘇軾情懷,又向世人展現了慢火細烹且為樂的一種小資的生活情趣,這道家喻戶曉的蘇軾名菜蘊含的不僅僅是生活的哲理,更是蘇東坡勤政愛民的人格魅力的體現,口口東坡肉,淡淡蘇軾情。

或許今人不見古時月,但今月曾經照古人,每當我們品嚐著這道頗具風味的“東坡肉”,流連於其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的口感,那時的古人是否也與我們一樣細火慢烹且為樂,怡然自得月下情?然而美酒佳餚、月下小酌,舉杯對飲,人生也不過如此啊!

因為愛吃,所以愛生命、愛生活,正如他在《老饕賦》中說的那樣:“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將一日三餐吃出了趣味,吃出了滄桑流變,這也是一種境界!

兒女情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原配夫人王弗去世十年後,在密州的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為她寫下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每次讀它都感受到濃濃的愛意和傷感。王弗嫁到蘇家時才十六歲,紅袖添香,是蘇東坡的伴讀良友,可惜二十七歲便去世了,化為蘇東坡感情極深處的悲思。同過患難,卻無法共赴生死,款款深情,如幽咽泉流,卻又讓人艱難呼吸,難以逃避。

對於蘇軾,我們好像早就習慣了他的豪放、樂天,“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里卷平崗”是何等的豪爽,“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何曾的灑脫,卻不曾想,他竟也有年年斷腸的殤。

從蘇軾身上我們看到,他將達觀自我、超然物外的曠逸氣質,熱愛生活、詼諧天真的盎然情趣,閒適優雅、從容不迫的瀟灑風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終於成就了一個可愛的蘇東坡、偉大的蘇東坡,成一個千百年來百姓心目中永恆不朽的蘇東坡。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推薦一本書,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讀完後你就明白為什麼“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了。

提起蘇東坡,一般人能想到的也就是蘇東坡的詞寫的真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周郎赤壁……好多蘇東坡的詩詞寫的真叫一個絕啊。

但蘇東坡難道就是一個“純”文人嗎?難道就是一個“純”寫詩詞的人嗎?別說,還真不是。我們普通人所知道的蘇東坡,僅僅是他面貌的一部分。蘇東坡,其實不是我們眼中的那個蘇東坡。

第一,“雜牌”軍蘇東坡

蘇東坡除了會寫詩詞,還是一位書法家。在古代,文人參加科舉考試,書法是必須過關的,蘇東坡也不例外。同時,蘇東坡還是一個畫家。

琴棋書畫不僅僅是檢驗青樓女子才藝雙全的標準,更是普通文人才子必備的技能。蘇東坡作為當時傑出的文人青年,必然也是作的一手好畫。

第二,開掛的蘇東坡

下面要說的蘇東坡,就開始開掛了。蘇東坡是一個工程師。不管你去沒去過杭州,西湖上有個蘇堤和白堤,總知道吧。蘇堤就是蘇東坡主持修建的,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
蘇東坡是個瑜伽愛好者,而且還是個佛教徒。佛家有禪宗、密宗之分,其中有一支就是修煉瑜伽的,希望達到身心輕盈。而蘇東坡修煉的正是如此,有意思吧,這在普通的書籍上看不到吧。

蘇東坡喜歡喝酒,而且到了嗜酒的地步,平時不喝酒就不舒服,要不然他也寫不出那麼多流傳千古的名詩詞,這都是“酒後助性”的結果。

蘇東坡當過很多官兒,比如做個地方的長官、皇帝的秘書、管理過法庭、還有事沒事參同僚一本。蘇東坡基本把整個朝代裡的官都體驗了一把。

更有意思的是,以上說的,還不是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生性愛自由,是個樂天派,所以才有“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

還等什麼,趕緊去讀這本書吧。不要說是千城告訴你的哦!


我是千城,謝謝你讀到最後,覺得有用就點贊、留個言吧!

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讀書,打開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意思是蘇東坡是最悲慘痛苦的人,他這一生從眉山到開封做官,屢遭南遷,官場上盡受排擠。可他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別人不能承受的失敗,在他那裡都是哈哈一笑。前幾日我去一箇舊書攤子上尋找書籍,和賣書的老翁談了一會,正好有一本蘇東坡的書。賣書翁說:一門三蘇,才氣太高了,遮掩了政治上的光芒,仁宗皇帝讀了蘇軾蘇轍的文章說,為後世兒孫選了兩個宰相。就是因為文采出眾,受到壓迫。

蘇軾1037年出生,活了64歲,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的時侯進士及第。從此以後開始走向仕途,之後的30多年時間裡,他始終在激烈的新黨和舊黨的爭鬥當中得不到片刻的安寧,政治的漩渦把他轉暈了,硬生生的折磨致死。

東坡早期由於“慶曆新政”的影響,有要求改革政治的意向,對鄉紳豪強兼併的局面並不是很滿意,提出了“變政易令”對當時的一些財政空虛,軍隊戰鬥力不強,貪官汙吏的政治積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接著到了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對來勢兇猛,操之過急的新法有些不同意的態度,開始提出反對有所指責,被趕出朝廷,出任杭州通判。他曾經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被貶黃州做了團練副使,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宋哲宗繼位的時候,太皇太后高氏當政,重新啟用舊黨,蘇軾奉詔還朝,官封龍圖閣學士。在蘇東坡任職地方官的時候,看到新法對老百姓確實有相應的好處,不適宜全盤廢除,從而又受到了以程頤一派舊黨的攻擊。

蘇東坡這種對新法前後不一致的態度,正是宋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在他這個敏感正直的文學家思想中 的反映。元祐八年哲宗親政,再度啟用新黨,蘇東坡又受到了新黨的排擠,一下子給貶謫到海南島去了,宋徽宗趙佶即位的時候,遇到赦免北歸,第二年病死在常州。

我很喜歡蘇東坡,也是一個東坡迷,他的詩詞文章大多數能夠背誦。今天就給大家聊這麼多。下期再會!


art嚴玊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這是真心話,意思是如果覺得人生活得鬱悶,那就應該去讀讀蘇老夫子的文字,讀讀他這個人,你就會覺得你的那一點鬱悶算個球,能比蘇東坡的人生更跌宕起伏嗎?怎麼咱們就不能像他老人家對人生多一點樂觀、曠達的境界呢?

蘇東坡放在咱們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斜槓男神,都是槓槓的斜槓,一點不帶含糊的。究竟有多少斜槓?咱們還是聽聽林語堂先生是怎麼說的: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注一下:林先生這段話,是他的《蘇東坡傳》序言中的一段,原先是英文,後來不同的翻譯版本詞語會不同。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這一句,也有翻譯成“不可救藥的樂天派”的版本,似乎更生動傳神。

咱們看一個人是不是樂觀,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樂天派,就要看他在逆境時秉持的人生態度,順境時的嘻嘻哈哈一般人都能做得到。

蘇東坡是說不盡的,咱們就簡單說說他的三次逆境。逆境中的心態、境界也說不盡,咱們就說說他在逆境中是怎樣一個樂觀的吃貨。因為,人在逆境中往往茶不思飯不想,能吃得香,並且還頗有研究,形成詩文,那不是樂觀又是什麼呢?

蘇東坡被貶謫到黃州,紅燒肉便橫空而出。在宋朝,豬肉是屬於窮人的食材,一般有條件的以羊肉為主。蘇東坡在黃州吃不起羊肉,便常去市場購買豬肉,回來切成方塊,輔以作料,然後上鍋燒煮。為此他還寫過一首名為《豬肉頌》的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其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便是“東坡肉”的烹飪方法了。

蘇東坡貶謫到惠州,第一次吃上當地的特產——荔枝,由衷愛上了它。他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詩中讚美荔枝“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從此,荔枝多次出現在他的詩文中,例如,《新年五首》中“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食荔枝二首》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幾乎就是惠州荔枝最好的廣告語,為後人熟知。能在苦澀的遭遇裡,體味到荔枝的甜美,並且極盡讚美之詞,這樣的人怎麼都不會被生活的困境打倒。

蘇東坡被貶海南時,曾自述“吾謫海南,盡賣酒器,以供衣食”。可見蘇東坡當時手頭上多麼缺錢,他還具體寫詩具體描述道:“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相隔數日才能吃到肉、雞,薯芋成為日常糧食,連老鼠、蝙蝠與蝦蟆都可以拿來吃。

蘇東坡起初剛來海南,也曾有悲觀情緒上演,認為自己命途坎坷,事實也是如此。但樂天派蘇東坡隨後也明白了,生活就如同食物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方法,是苦是甜,屬得屬失,只在於個人的看法。蘇東坡逐漸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開始接受海南的生活,從他的《和陶西田獲早稻》便可清晰瞭解,詩云:“早韭欲爭春,晚菘先破寒。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也就是說,艱苦的勞動也是可以創造出美好的食物,人生也不正如此嗎?

有位女士失戀了,打電話給大才子黃霑,流露出輕生的念頭。黃霑也沒勸她,只請她吃飯,席間有一條昂貴的清蒸蘇眉魚,女士吃的時候像變了一個人,津津有味。人世間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死了多可惜!黃霑用一條魚,更確切地說是用他的智慧留住一條生命。

很顯然,千古難尋的蘇東坡,非黃霑請吃的這位女士可比,但其中的道理並無二致。蘇東坡無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一個極其講究的吃貨,僅從這個人生側面就能看出他有多樂觀,多曠達,他給我們的啟示有多大。


麻辣一加一


來快活啊!蘇東坡教你一起過快活的人生!

我是蘇東坡的鐵桿粉絲。之所以是他的粉絲,倒不是要學習他天才的文學成就,因為,蘇東坡的才氣是上帝給他一個人的,別人連他的一點靈魂的香氣都沒有得到。我崇拜蘇東坡的地方,就是在於他如何完美地演繹了一個快樂的追求者和踐行者的角色,在那個風雨如個人命運如螻蟻般脆弱的時代,如何讓自己快活起來。蘇東坡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

我個人認為,蘇東坡或許受到過神啟,他讀過伊壁鳩魯的哲學嗎?很有可能。因為,用林語堂先生的話說,蘇東坡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上帝派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他給世人帶來關於快樂的哲學。那就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所說的,快樂是最高的善。蘇東坡一生也在實踐著伊壁鳩魯的另一句名言,

幸福就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

事實上,蘇東坡的身體不是太好,常年的貶謫生涯讓他的身體虛弱,他又是個吃貨,可能在他看來,除了寫作是幸福的,其他的再也沒有做個吃貨快樂了。所以我們可以想象,蘇東坡必定是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蘇東坡活的並不長壽,但這也夠了,蘇東坡在靈魂上獲得了最高的快樂。這種快樂來自於他的性格。他開心、樂觀,他心胸豁達,有想不開的地方,乾脆就狂吃一頓,一塊東坡肘子,就能讓他滿血復活。他的達觀豁達其實更多的來自於中國文化的滋潤。在蘇東坡的性格中,有儒家的進取,有道家的無為,還有佛家的慈悲。我們可以想象,有中國文化中的三教加持,蘇東坡怎麼可能不快樂,縱然靈魂上有一些紛擾,但這種紛擾可能來自他豐富的情感生活。他的三任妻子,給了他無邊的快樂,也給他帶來無邊的思念。但是痴情的思念一個人,也是快樂的,難道不是嗎?

1.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狂放不羈的性格底色。蘇東坡天性率真幽默,像個調皮的孩子一樣喜歡給別人起外號,和別人開玩笑。詩人郭功甫路過杭州時,拿了一首詩拜訪蘇東坡,自己很得意地朗誦一遍後,問蘇東坡,我這首詩您能打幾分啊?蘇東坡說,我打十分,郭功甫很得意。接下來蘇東坡很不著調地說,讀得聲情並茂打七分,至於詩的水平,打三分,正好是十分。郭功甫天賦異稟,據說是他媽媽夢到李白而懷孕生了他,號稱“太白後身”,顯然“祖上也曾闊過”,蘇東坡這樣開玩笑,人家自然不快了。幽默是個好東西,但你最好幽自己一默,是為自嘲,但絕不可幽別人的默,那就是嘲笑別人了。宋朝有名的歷史學家劉貢父晚年患病,頭髮眉毛脫落,連鼻樑都斷了,十分難看。蘇東坡和劉貢父等幾個朋友在酒酣之際,現場改編了《大風歌》,“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壯士兮守鼻樑”,劉貢父本來眉毛沒了,鼻子塌了,蘇東坡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個是拿人家的身體缺陷開玩笑了。所以說,蘇東坡在這個方面做得很過分。

2.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的天真的赤子之心。

他天真,毫無機心,和誰都推心置腹,看誰都是好人。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對別人誠心以待,別人對他暗地使壞;他贈別人“金錯刀”,別人背後砍一刀,他對別人放青眼,別人對他翻白眼。但蘇東坡絲毫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好,繼續對別人好而至死不悔。

3.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對親情愛情的堅守。是個情感極其豐富、內心異常柔軟的人。蘇轍是蘇軾唯一的同胞弟弟,兄弟感情篤深,幼時經常徹夜長談詩歌相合。“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在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中,蘇東坡不僅以真摯的情感寫出了兄弟相別的孤獨心情,更發出了對人生離合的哲理性體驗,可謂千古絕唱。在愛情方面,蘇東坡也許並不是個完人,但是哪個文人不風流呢?古人說,君子好色而不淫,蘇東坡就是這樣的君子。他也曾偎紅倚翠攜妓出遊,他也曾續絃納妾娶了好幾個老婆,他也曾和幾個有才有貌有見識的歌女詩酒相合,留下過香豔的詞章,但也沒聽說過有什麼出軌的緋聞。他對愛情是嚴肅的,從來沒有腳踏兩隻船,他只鍾情於自己的妻子,儘管他有過三個妻子。

4.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蘇東坡是個參透了生死的人。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現出極強的適應力,無論是橫遭貶謫,還是自請外放,都沒有讓他忘記初心,依然心懷天下;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都能“此心安處是吾鄉”,不隨波逐流但能隨遇而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他說,“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閒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閒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漂泊天涯時,他“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如閒雲野鶴般自得其樂。

5.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儒道佛兼修的哲學境界。蘇軾的一生,既是面對現實奮力拼爭的一生,也是擺脫名韁利鎖超然物外的一生。宋朝文藝界那可怕的流言擊不倒他;新黨舊黨爭相流放折磨不死他;那些忘恩負義的文藝流氓奈何不了他。他始終堅守著中國文人的最高道德,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順境時平靜而不囂張;處逆境中隨遇而安但不消極;如日中天之際不害人;悽風冷雨之時不媚人;居廟堂之高時兼濟天下;處江湖之遠時樂天知命。這簡直就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這是一個在艱難世事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典範。在六十四年的人生苦旅中,儒家思想給了他金剛怒目猛志常在的百折不撓、積極奮進的力量,佛老哲學給了他身處逆境超然物外自我解脫的胸懷。在命運扼住他的咽喉之時,他沒有像屈原一樣絕望跳江,沒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像陶淵明一樣退隱山林逃避社會,而是“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遊哉,聊復爾耳”。

所以,人生會有很多不快樂,但是你完全可以像蘇東坡一樣,自己找點樂子,讓自己快活起來。蘇東坡告訴我們,快樂就是一顆豁達的心,就是一顆活潑潑的靈魂,就是在柴米油鹽中依然尋找詩與遠方的心境!就是在逆境中依然堅信窮死不過要飯,不死仍會翻身的信念,就是漂泊天涯卻享受心安之處是吾鄉淡然!

去吧!蘇東坡喊你一起去快活!


好玩的國學


說起這個蘇軾呢,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咱們讀書那會呢沒少揹他的詩詞,什麼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那都是經典!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方面他和歐陽修並稱“歐蘇”,到了詩歌方面,它與黃庭堅又並稱“蘇黃”,到了詞作方面,他和辛棄疾並稱叫“蘇辛”,到了書法方面,他被尊為宋四家之首,到了繪畫方面,他是中國文人畫開創者之一,詩詞文書法繪畫樣樣精通,如此集大成者,整整個中國歷史上找不出幾個。

蘇軾的一生可以分為我的前半生和我的後半生,前半生那是各種風光,後半生呢卻是各種喪。我們先說一說他的前半生,蘇軾出生在書香世家,他爹是大名鼎鼎的蘇洵,這個蘇東坡還有個弟弟叫蘇轍,也都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得了總共八個名家,他們家佔了三個,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蘇軾可以說是一路順風順水。20歲的時候,蘇軾進京趕考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正是大文豪歐陽修,他在看完蘇東坡的文章後給出的評價是,“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有了歐陽修的加持,後來這蘇東坡的就順理成章當起了公務員,這日子呢過得也蠻愜意,沒事呢寫寫詩作作畫就做起了文藝男青年! 只不過在官場的第七年蘇軾遭遇到了“七年之癢”,當時官場新舊兩黨那斗的很厲害,其他官員幾乎都選擇站隊,和蘇東坡的他誰都不站,管你是哪一邊做得好他就點個贊,做的不好他也拍磚,這麼一來啊把兩派都給得罪了,後來有人就勸他,你收斂一些,既然誰也不幫你就當一個吃瓜群眾多好呢!耿直的蘇軾就說“臣妾做不到”就這樣,蘇軾兩邊都不受待見就被排擠了,也就開啟了他的後半生一路被貶的坎坷模式!

到了43歲的時候他被貶黃州,到了57歲的時候被貶惠州,62歲蘇東坡被貶到了海南,這要是隔一般人估計早就抑鬱了,可是蘇東坡的卻把日子啊過得有滋有味! 這個吃貨蘇軾雖然一次貶的比一次要遠,卻吃得一次比一次要好,剛被貶到黃州,他就發現黃州魚很鮮,筍很香,揮毫就寫下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東坡肉就是蘇軾在黃州的時候發明的! 第二次他又被貶到了嶺南惠州,但是沒關係,嶺南有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真是走到哪就吃到哪,詩詞呢也寫到哪,有官員看蘇東坡到了如此偏遠之地,還過得這麼快活,那心中不爽啊又找皇上給他打小報告,於是呢他又被貶到更遠的地方儋州也就是海南,別看現在的海南那是休閒度假勝地,但在那個時候那真是徹徹底底的荒蠻之地,食無肉,病無醫,居無室,出無友!可蘇東坡硬是把這個荒蠻之地變成了“詩和遠方”沒有好吃的它就自己開發了生蠔這麼一道美食,還給兒子寫信說聲好太好吃了,千萬不能夠讓別人知道,他們知道了一定要爭著來海南,那我就沒得吃了,吃飽喝足之後也沒閒著,他在島上還辦學堂教書,培養出了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 第一位進士。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所以在這裡我們就想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說今論古


關於東坡居士的生平經歷很多答友都已經科普過了,從讀者的角度,我覺得每次看蘇東坡的詩詞,都有被治癒的感覺。



你所有的不合時宜,在千百年前,他都經歷過,讀他的詞感覺在讀一個知音人。而且勵志的是,他有一百種理由頹廢下去,但是他卻沒有,他好好地度過了這一生。外放杭州,他疏浚西湖,成績卓著;被貶黃洲,他救助棄嬰,清除舊俗;被貶惠州,他推廣農具,改革稅制;再被貶到海南,他開闢學府,自編教育,鼓勵入學。

用一句很雞湯的話來形容,哪怕生活只給他一根線頭,他也有本事把它抽出來織一件毛衣。他有著隨遇而安的淡然,信奉“得意事來,處之以淡,失意事來,處之以態”。

看看他的詩詞吧,無論在何種處境之下,相信都能給人慰藉。比如在思鄉的時候,他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比如處於旋渦之中的時候,他說“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比如在灰心的時候,想要躲起來的時候,他說“萬人如海一身藏”。在難以名狀的失落感襲來時,他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當然不止有喪的時候,更多的是心靈的澄明平靜,他說“也無風雨也無晴”,他說“一蓑煙雨任平生”,他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熟悉我們的答友知道,作為張愛玲十級學者,在找不到比喻句的時候,我又要搬出張愛玲了。張女士曾說,好的文章是要一奉十的,無論讀者要獲取什麼,都能得到想要的。蘇軾就是這樣一個詩人,他以生命為養分,滋養了自己的作品,並慰藉了千百年來讀者的寂寞之心。


光明大先生


看看蘇東坡命運乖蹇的官場生涯,想想蘇東坡自在瀟灑的清歡生活,應該就能理解這句話的大致意蘊吧。

論科考,又有多少人能望其項背。當年年僅20歲的蘇東坡參加1057年的科舉考試,主考官歐陽修在圈定被譽為“千年科舉第一榜”的第一名時,面對蘇東坡的考卷,躊躇再三,將此卷定為“第二”。而謎底揭曉之後讓人大跌眼鏡,據說歐陽修是這樣認為的:“這卷子卷肯定是我的得意弟子曾鞏所寫,我若將他圈為第一,其他人肯定會覺得我徇私而不公。”而在1061年朝廷的制科考試中,年輕的蘇東坡再次風頭無兩,勇奪第三等。不要小看了這個第三等,而要知道這種考試第一等第二等基本屬於實質性“空缺”,北宋建國以來100多年也僅有一人得過第三等。

論才藝,又有多少人能與之比肩。藝多不壓身,詩詞曲賦無所不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儒釋道教融會貫通。多少年來的文人墨客寫下的汗牛充棟的詩句詞章中,蘇東坡在其中也是奪目的佼佼者,文章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填詞開創了豪放派的風格,書法《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繪畫中傳世的三幅墨跡也可見一斑,與佛印和尚的談經論佛也被傳為美談,這樣的蘇東坡真可謂曠古爍今、空前絕後的全才通才,幾乎沒有“短板”,才高八斗的蘇東坡就是這麼牛逼這麼彪悍,不服不行。

論仕途,又有多少人能比他悲催。暮年的蘇東坡在《自題金山畫像》一詩曾這樣寫道:“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其中幽默中不乏心酸。他的仕途就是典型的高開低走,在其幾乎“一路向南”的官場軌跡中,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牢騷滿腹,而他不過是“一肚子不合時宜”但卻逍遙自在。是的,在北宋官場的新舊兩黨之爭中,蘇東坡是個“兩不沾”的異類,兩邊都不討好,任何一派佔得上風他都沒吃到“好果子”,到最後都是落下個一再被貶的結局,甚至因為“烏臺詩案”而差點丟了性命,要不是當年宋仁宗的遺訓可能就插翅也難逃一死。他是典型的具有正確的政績觀的官場人物,雖然官運不佳但官聲佳,無論在哪處窮山惡水,都盡心盡力多做實事,滅蝗災、築蘇堤……,無一不是奔著改善民生的路子去用力的。

論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和他相較。蘇東坡當然是個雅士,但迴歸日常生活而言,他的生活態度無處不透露出一種大雅若俗的大智慧、大境界,活出自己的樣子,活生生的本色出演了一曲“人生的盛宴”。提到吃,他是當仁不讓的美食家。無論是逍遙自在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別提瀟灑自如地“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時它自美”煮出來的東坡肉,都讓人不禁食指大動,不完全統計下,光以他名字命名的菜餚足可以辦一場名副其實的“東坡宴”了。

談到喝,他是當之無愧的釀酒師、茶藝師。酒量不大的他卻偏好杯中酒,其就地取材釀造各類酒水並製造各類香型的本領讓人歎為觀止,蜜酒、真一酒、天門冬酒、桂酒、萬家春酒、酴酸酒、羅浮春酒等酒品都是這位大師的精心之作;一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傳誦至今,叫後世人對茶的品贊都因之而黯然失色。說到遊,他把遷謫當作旅遊,一路行來一路詩,行盡天涯都是詩,讓苦不堪言的貶遷之途變成了遣懷逸興的快樂之行。

這就是蘇東坡,他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哲學給了人們無盡的啟示,知世故而不世故,善於發現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精於挖掘製造生活中的快樂因子,化粗鄙為精緻,變平淡為傳奇,總是理直氣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生活過成讓人豔羨的“詩與遠方”。


吃素的穿山甲


翻閱古書非陋習,

好詩好詞全真理。

人生若是不快活,

你看那個辛棄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