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史話】《竹書記年》: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國均有自己的官方史書,《孟子·離婁》說:“《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這裡的《春秋》,《乘》、《乘》都是史書的名字,其中“春秋”這個名字運用最廣泛。可是在秦朝焚書坑儒之後,這些史書大部分都消亡了,只有魯國的《春秋》得到了保留,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大破壞。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一作太康元年或二年,即280年或281年)在汲郡的戰國時魏襄王墓發現了了一本史書,凡十二篇,皆漆書蝌蚪字,敘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史事,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為止。人們將之稱之為《竹書記年》或者《汲冢書》,這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對於研究先秦歷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遠古史話】《竹書記年》: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和傳統的史料《史記》和《尚書》相比,《竹書記年》記載的上古歷史更加真實,並且有比較完整的時間紀年,如古本《竹書記年》為我們提供了夏商周三代的時間積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湯滅夏,以至於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

《竹書記年》還能糾正《史記》中的錯誤之處。在夏後啟繼位問題上,史記記載為:“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闢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帶有明顯的儒家支持的禪讓制色彩,然而《竹書記年》記載為:“益幹啟位,啟殺之”。簡單明瞭地說出了夏後啟和益之間的權力鬥爭。另外《史記》並沒有明確指出夏朝的首都在哪裡,而《竹書記年》卻記載很明確:“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遠古史話】《竹書記年》: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關於夏朝的滅亡,《竹書記年》也提供了更多信息。夏商有矛盾,《竹書記年》記載了伊尹到夏朝當間諜的事情:“後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間夏。”關於夏桀的暴政,竹書記年寫道:“夏桀作傾宮、瑤臺,殫百姓之財”。鳴條之戰後,夏朝滅亡,《尚書》和《史記》都認為夏桀被商湯流放,實際上古代的“放”是驅逐。《竹書記年》記載:“湯遂滅夏,桀逃南巢氏”。

【遠古史話】《竹書記年》: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商朝部分,商湯死後,《史記》記載了太甲和伊尹之間的事情為:“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史記》把一場政治鬥爭粉飾得十分和平。但是《竹書記年》卻把儒家的這種粉飾打得粉碎:“……仲壬崩,伊尹放大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竹書記年》記載為伊尹和太甲爭鬥王位而相互殘殺。

周朝方面,《史記》記載比較大的錯誤是“共和”。《史記》記載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竹書記年》則記載為:“共伯和幹王位”。也就是真實情況不是召公、周公執政,而是共伯干政,將厲王流放。這裡的共和不是共同治理,而是共伯執政的意思。另外,《竹書》記載的“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也就是發生了一次日食,成為推算周朝王表積年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關於東周部分,《竹書》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出現過“二王並立”。西周滅亡後,申侯、魯侯與許文公擁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與此同時,虢公翰也在地擁立王子姬餘為王,稱攜王。周王室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公元前750年,晉文侯幫助周平王攻殺周攜王。這段歷史,《史記》沒有記載,而《竹書記年》記載了。

除了這些明顯的不同,《竹書紀年》在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記載,很多都有和《史記》有出入,根據地下文物的不斷出土,多次證明了《竹書紀年》的可靠性。《史記》記載的十分詳細,但是《史記》也大規模摘抄於《尚書》《左傳》《戰國策》,因此其中的錯誤在所難免。

《竹書紀年》出現後,於是引發了轟動,晉朝的許多史地學著作都是大規模藉助《竹書》的資料才出現,例如馬貞的《史記索隱》、十三經裡的《左傳正義》、酈道元注《水經》、郭璞注《山海經》等等。特別是《水經注》,裡面記載的古代地名十分準確,例如清楚地記載了殷墟和夏墟的地點,後來的殷墟和夏墟的發現也證明了《水經注》的精確。

不過《竹書紀年》也有今本和古本的區別。古本《竹書紀年》在流傳的過程中出現了亡佚。後來朱右曾把引用了《竹書紀年》的句子從茫茫書海中一句一句摘出來,寫成了《汲冢紀年存真》。王國維在此基礎之上,寫成了《古本竹書紀年輯校》,成為研究古本《竹書紀年》的基礎書籍。關於今本《竹書》,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是偽書。但是也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至少比《尚書》要真實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