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事件:在美國,有錢換不來「無罪」

劉強東事件:在美國,有錢換不來“無罪”


近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劉強東在美涉嫌性侵一案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當一個向來以公平正義、善良光明示人的形象遭遇“強姦”犯罪時,必定會因兩個元素的極度不和諧而引發公眾輿論熱潮。

在劉強東被捕消息傳到國內後,微博名為“@京東發言人”迅速發佈聲明,堪稱“神速”,有網友在底下留言:“要不是看到這條聲明都不知道劉強東出事了”。這說明,京東的危機公關機制是完善的,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

“@京東發言人”發表聲明全文為:“劉強東先生在美國商務活動期間,遭遇到了失實指控,經過當地警方調查,未發現有任何不當行為,他將按照原計劃繼續其行程。我們將針對不實報道或造謠行為釆取必要的法律行動。”

依據此聲明,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劉強東在美國是商務活動;二、劉強東確實遭到拘捕,但拘捕的指控是虛假的;三、劉強東行程不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多方查證,現實告訴我們,一、劉強東在美是去明大學習博士相關課程的,並非商務活動;二、據美國當地警方出具的執法記錄顯示,劉強東確實因性犯罪被拘捕,但最終是否確認犯罪行為,提起公訴還未敲定;三、劉強東事發後迅速回歸國內,參加商務活動。

當社會輿論聚焦於某一點時,最明智的做法是公開所有已知事實,讓公眾有足夠的事實依據去判斷某事或某人的好壞。要知道,真憑實據永遠比危機公關要得人心。倘若當時京東能夠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本著向公眾負責的態度,本著一家電商大企的擔當陳述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至於現在讓輿論批判再上一層,陷入更尷尬的局面。

另外還要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劉強東性侵門事發後,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陰謀論”論調,諸如“這是美國搞垮中國布的一個局”等言論充斥在網絡空間上,更有甚者發出類似於“劉強東是中國人,肯定要支持中國人”的聲音。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觀點無一例外都跑偏了思想,走錯了路。公眾之所以義憤填膺,痛斥劉強東並非因為其落入局中或者其中國人的身份屬性,而是劉強東極有可能做出違反公序良俗,違背法律法規的惡劣行徑。就事論事,這與“局”無關,更與“中國人”無關,這鍋只能劉強東自己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以身份作特殊對待,不以金錢作特殊對待。在美國,刑事案件是無法用金錢來換取免於起訴的,只要你有刑事犯罪事實,哪怕你取得受害者的諒解,也不能抹滅你曾經的罪行,這是維護法律公正的最基本底線。

當人們以為這些論調能夠挽回劉強東聲譽時,恰恰相反,這些強行洗白的論調無疑會使大眾更加看不起劉強東,更加對事情持懷疑否定態度。現在,唯一能夠澄清事件的方法就是靜待美國當地警方最終的調查結果與起訴意見,輿論可以影響人們的意見,但影響不了事件的真實狀況。我們在這個時候都應停下腳步,讓真相飛一會兒,而不是讓輿論場變成“陰謀場”“唾罵場”,因為不論是哪種論調都不能證明劉強東有罪或者無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