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第三十二篇·高祖所屬·東城破項羽·魏其侯·郎中騎將周定

魏其侯,在歷史上一般多指於漢孝景帝時期烜赫一時的外戚竇嬰。然而在史書中,第一位被封賜為魏其侯的人,卻是大漢開國功臣周定。

周定,此人出身沛縣,為劉邦於沛縣起義時所跟從之人。

楚漢第三十二篇·高祖所屬·東城破項羽·魏其侯·郎中騎將周定

以舍人從沛,以郎中入漢,為周信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舍人的身份證明了周定在跟從劉邦時和劉邦的關係匪淺。但是,沛縣跟從之人是有幾種身份的,第一等當然是如呂澤、蕭何、周苛等人,他們都是以客從,客的身份意思就是合作,而不是下屬。第二等就是類似曹參、周勃、樊噲這等,是以中涓、舍人的身份加入,這裡多是指朋友的意思。第三等自然是一些有名望之人,多為舊秦官員一類,基本上是以下屬的身份加入。而第四等,就是一些普通士卒了。

顯然,這裡的周定,在劉邦於沛縣起義的時候是舍人的身份,而當時樊噲也是舍人的身份,如此,這裡可以證明周定和劉邦的關係,至少比樊噲差不了多少。

而後,在攻伐秦國之中,周定升遷為郎中,繼續作為劉邦身邊的親近之人。這裡的郎中,基本上是作為劉邦身邊參謀一類的存在,負責為劉邦處理一些軍務或者是提供諮詢一類的事務。

譬如後期勸說劉邦遷都長安的婁敬,便是在事後被劉邦封賜為了郎中,很顯然,周定前期的工作和婁敬的工作都差不多,作為近臣,類似顧問一般的存在。當然,限於實際情況,周定作為郎中應該還是負責一定的護衛工作。

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劉邦從開始就在有意識的構建自己的核心領導團隊,以及參謀團隊,從而為自己之後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其後,周定以郎中的身份跟隨劉邦就任漢王,於是,周定遂受封周信侯。

事實上,劉邦在成為漢王后,對自己的下屬是封過一批侯的,但是數量不多,基本上是劉邦的一些嫡系部署,而後因為在戰勝項羽之後又重新進行了分封,且與漢一年那次封侯者基本重合,所以這次封侯也就不為人所注意了。

但是,不可否認,這批封侯的價值就說明了,這些人在攻秦期間是立下赫赫戰功的。而曹參、夏侯嬰、周勃、樊噲這些人能在此時封侯,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都是對外征戰有著赫赫戰功的功臣,可是,周定作為一個郎中,他是憑什麼得以封侯的呢?

由此,簡單分析一下,劉邦攻秦期間,周定所做的貢獻,基本上無外乎就是提供策略謀劃,運籌算計一類的工作,而這裡劉邦既然能夠封賜周定為侯,那就至少是肯定了周定的功績。

不過,這裡還是要聯繫一下同為沛縣的另外兩位周姓之人。他們一個是在漢一年以御史大夫成為漢政權核心領導人物的周苛,一個則是在漢一年擔任重要職務的內史周昌。如此,再加上本文於漢一年所封侯的周定。他們三人同是沛縣之人,又同姓周,不得不說,按照那個時期一個縣城頂多不過數萬人的規模來看,此三人十有八九是一個家族的。

當然,這還不包括另外兩位也是出身沛縣的周姓封侯,即絳侯周勃與蒯成侯周緤。

雖然,現在無法證明這五位出自沛縣的周姓封侯都是一個家族的人,但是,至少還是能夠說明周姓之人在劉邦的團隊中是有著很大影響力的。畢竟,周苛和周昌是明確記錄為泗水郡的官員,而且是親兄弟。如此,再聯繫當時,周苛是以客從劉邦的,和蕭何呂澤等人加入劉邦時的地位相同,如此也能看出周氏一族在沛縣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至少在當時劉邦起義時,也是需要劉邦給予足夠尊重的。

所以,合理的推測,這五位出身沛縣的周姓封侯,應該都是關係不太遠的周姓子弟。

由此,再看當時劉邦起義時的情況,蕭何、盧綰和周苛三人都是以客從劉邦,這個客的身份就坐實了此三人都是對劉邦能夠產生很大影響的人。而後,在漢一年劉邦成為漢王后,蕭何為丞相、盧綰為太尉、周苛為御史大夫,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巧合,而是一個必然。至於是怎麼一個必然,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總之,作為周氏一族的重要人物,周定從當郎中開始,便是劉邦需要給予尊重和信任的,所以,這也應該是周定能夠在漢一年被封侯的一部分原因吧。

定三秦,遷為郎中騎將。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周定依然是作為郎中,參與了對三秦之戰的部署。至於之後遷為郎中騎兵,就不能不提到郎中騎兵這支軍隊了。

另外按照《史記·樊噲列傳》中記載的:

還定三秦,別擊西丞白水北,雍輕車騎於雍南,破之。從攻雍、斄城,先登擊章平軍好畤,攻城,先登陷陣,斬縣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級,虜二十人,遷郎中騎將。

樊噲其人,就是在攻三秦之戰中,被升遷為郎中騎將的。

所以,應該說是從三秦之戰後,劉邦的漢軍中就開始成立一定數量的騎兵部隊了。而樊噲和周定便是這支軍隊最初的領導者。

其後,迫於彭城慘敗的教訓,劉邦遂重新整合騎兵部隊,如下內容:

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史記·灌嬰列傳》

劉邦以灌嬰為中大夫,並李必和駱甲為左右校尉,重新改編騎兵部隊,並授權灌嬰節制樊噲與周定下屬的郎中騎兵。

其實,有一點是被很多人所忽視的,那就是灌嬰這個人。人們大多隻看到了劉邦啟用韓信,卻忽視了在楚漢中劉邦除了任用韓信為大將軍外,還啟用了一位堪比韓信的灌嬰。當然,韓信是負責全局的指揮,而灌嬰便是漢軍中最鋒利的長矛。而灌嬰所依靠的,就是那支最為精銳的郎中騎兵。

不過,在灌嬰統帥郎中騎兵後,樊噲應該是卸任去了劉邦身邊,至於周定,則依然是作為輔佐灌嬰的人,繼續跟從灌嬰作戰。

破籍東城,侯,千戶。《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最後有關周定的記載,就是這句在東城破項羽軍了。關於東城之戰,還是要看灌嬰那裡的記載: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史記·灌嬰列傳》

如上,項羽在垓下潰敗後,一路逃亡,而後灌嬰的騎兵部隊自然是群追不捨,最後則是在東城圍堵住了項羽,並殺之。

故而,此時的周定,應該還依然是作為灌嬰麾下之人。不過,與漢三年不同的是,此時的灌嬰已經是御史大夫了,當然,這個官位只是一種象徵,畢竟真正的大漢御史大夫還是周昌。此時灌嬰受領御史大夫,只是劉邦對其戰功的一種表彰,意思就是灌嬰之戰功已經讓其有資格進入三公之列了。

而周定,自然也因為一路輔佐灌嬰,有功,遂得以封侯。

六年六月丁亥,莊侯周定元年。

漢六年六月丁亥日,周定以功受封魏其侯,食邑千戶。

至於其後,關於周定的記載便沒了,直到他的暮年。

五年,侯間元年。

漢少帝五年,周定病逝,漢庭為其諡號,莊侯,

莊:兵甲亟作曰莊,澼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於原野曰莊,屢徵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逸周書》

總的來說,周定其人,因為特殊的身份背景,都讓其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劉邦嫡系之一。同時,若是真按照筆者的推算,周氏一族五侯的規模,都讓周氏一族在漢初成為了一股很龐大的勢力。

而或者,這才是劉邦在晚年欽定周勃可以安定漢家江山的原因吧。畢竟,單單性格的原因,是無法解釋這一切的。而若是再加上週氏一族五位功侯的影響力,自然一切就合理多了。

以上,便是魏其侯周定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