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在中國歷史上,雖然存續時間不長,在現代人們的主流意識裡,就是一個派系林立、軍閥割據的萬惡舊政府。

當然這些都是事實,但也不能忽視北洋政權畢竟是清滅亡後至第一次國內大革命前這段時間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雖然北洋政府內部矛盾重重,但相比於滿清時期任人宰割其國際地位也有了大大提高。使中國保持了至少名義上的統一而不至於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其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出兵收復外蒙,為中國保住了這塊土地,尤其是唐努烏梁海,也在這時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中國的版圖在辛亥革命後達到最大的頂點!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1911年辛亥革命發生的時候,外蒙古在沙俄的威逼利誘和賣國王公的唆使下,宣佈獨立,脫離祖國,外蒙實際淪為沙俄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出席巴黎和會,並開始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高潮。沙皇俄國也先後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佈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但實際上繼續支持外蒙古獨立,這引起了北洋政府的不滿。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1919年10月,北洋政府乘俄國十月革命之機派大將徐樹錚出兵收復外蒙古。徐樹錚率領中國東北邊防軍,揮師出塞,向庫倫進發,拉開了中國軍隊收復外蒙的戰幕。徐樹錚是典型的謀略型將領,外蒙地域遼闊,中國軍隊實際上兵力不足,且軍械皆來自國外貸款。徐定謀於“柔不可守”,“弱者示以強”,虛張聲勢,一路上旌旗招展、大肆張揚,自作左宗棠收復新疆之第二,直取庫倫。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徐樹錚

庫倫當局和戰不定,加上中國軍隊為西北參戰軍精選的勁旅,因此在路上,蒙古哨卡對這支軍隊基本不敢抵抗。唯一敢於和中國軍隊交戰的是原俄國顧問變成的白俄股匪,但是他們只是劫掠物資,並無政治目的,因此無法阻擋中國軍隊的前進。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一路上徐樹錚攻取買賣城(今恰克圖),烏里雅蘇臺、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因為中國軍隊進展迅速,俄國方面內亂重重,猝不及防,因此未及做出反應,只能坐視中國軍隊佔領外蒙各要點。1919年11月,徐樹錚將軍的部隊開進了烏蘭巴托,外蒙王公俯首稱臣。局勢初定,徐樹錚毫不手軟,隨即對外蒙古偽政權的“內閣總理”等加以軟禁,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復舊制。在威風凜凜的中國軍隊面前,外蒙古偽政權的高官們頓時沒了威風。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徐世昌

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書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協定,外蒙古全境歸還中國。同時為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徐樹錚將軍隊派駐外蒙各地,如買賣城(今恰克圖),烏里雅蘇臺、科布多、唐努烏梁海,完成了對外蒙古的收復!尤其是唐努烏梁海,被沙俄滲透達多年,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北洋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保住了中國土地!


外蒙古及唐努烏梁海的迴歸祖國,應是當年中國最可慶祝的大事,北洋政府儘管風雨飄搖、政局動盪,卻不為所動,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盡心盡力,可欽可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