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對人來說有多重要,燭之武,兩句話救下百萬平民

話說秦穆公嬴任好把小舅子姬重耳送回晉國當了國君,重耳把當年看不起自己的小國輪番教訓了一遍,還玩了一招“退避三舍”,退完以後迎頭痛擊,把當時最強的楚國打得一敗塗地。打完楚國,哥倆覺得好不過癮,咋辦呢?一起找茬打架去吧!看鄭國那小子不順眼,咱相跟上打他去!

口才對人來說有多重要,燭之武,兩句話救下百萬平民

於是姐夫小舅子各帶了一撥人馬,一路打到了鄭國的國都(今河南鄭州的新鄭市,鄭州、新鄭都是因鄭國而得名的)。哥倆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把都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下城裡的鄭文公姬捷受不了了,鄭國夾在晉楚兩個超級大國中間,本來就受夠了夾板氣,這下秦國也來摻和一把,姬捷直接心臟病突發住院了。

朝中大臣可不能讓他安心住院,大夫叔詹跑到醫院來請示:“主公,咋辦捏?”

口才對人來說有多重要,燭之武,兩句話救下百萬平民

姬捷有氣無力:“你說咋辦吧?”

“要不咱找個人去說和說和,讓他們別打了?”

“中!”

“中什麼中,找誰去啊!”

“要不你去?”

“滾!”

可是總得有人去啊,商量來商量去,叔詹想到一個人:“要不咱派佚之狐去吧?”

“中!中!中!你快去喊他來!”

叔詹找到了佚之狐,佚之狐心說這什麼餿主意啊,讓我去?只好說:“大夫啊,我這拙嘴笨舌的,真不中啊!”

“狐先生啊,不中也得中啊,要不他們就打進來了!”

“唉,這樣吧,我給你們推薦一個人吧,他比我厲害多了!”

“中!中!中!你快說,是誰!”

“就是咱鄭國的弼馬溫……”

話還沒說完,叔詹就怒了:“你是猴子派來的……”

“大夫別急,他確實是個養馬的官啊,他們家三代給主公養馬,一直都得不到重用。”

“哦?那這次就重重地用!”

“好吧,您是老大,您說了算。”

於是叔詹去找到了這位養馬官—燭之武。燭之武已經七十多歲了,在那個年代活到七十歲可不容易,怎麼也相當於現在一百多了吧。

叔詹帶燭之武去見姬捷,姬捷首先檢討了自己以及自己的祖宗這麼多年埋沒人才的過失,然後封燭之武一個大大的官(齊天大聖?)。燭之武沒辦法,只好坐個籮筐出城去。

出了城想看看方向,老花眼,啥也看不見。只好隨便亂走,沒走幾步呢,“砰!”頭撞城牆上了,敢情走反了!掉過頭繼續走,“砰!”又撞了。

燭之武摸摸頭,不對啊,不可能兩面都是牆啊,仔細一看,哦,撞人家盾牌上了,原來是秦兵在這兒站崗。

講明來意,在秦兵的帶領下,燭之武見到了秦穆公嬴任好。他說:“君候啊,鄭國眼看就沒希望啦!可是滅鄭如果對您有利也就罷了,現在明擺著對秦國有害,圖啥呢您?”

任好說:“你倒是說說看,怎麼還對我秦國有害了?”

燭之武說:“您看,鄭國呢,在晉國的東邊,秦國又在晉國的西邊,您離我們很遠啊。”

“假如鄭國被滅了,鄭國的大片土地您能得到一尺一寸嗎?還不是便宜了重耳那小舅子!”

“到時候晉國在東邊擴張了這麼一大片土地,他是不是該往西邊擴張了呢?”

“這個……”燭之武一連串的分析讓任好有點遲疑了。

口才對人來說有多重要,燭之武,兩句話救下百萬平民

“再說了,您曾經三平晉亂,對晉國哪個國君不是恩重如山,可是他們給您什麼回報了呢?,當初姬夷吾許諾割給您的地盤,您得到了嗎?”

任好一聽這個就氣不打一處來,心想這老頭說得沒錯啊,我這是何必呢?氣頭上的他連招呼也沒給重耳打一個,直接帶兵回國了。更可氣的是,他還留下三位將軍,帶三千人馬幫助鄭國守城。

重耳聽說這事,差點沒氣趴下。狐偃也急了,請兵去追打任好,重耳想了想:“唉,我有今天,全靠這位姐夫,既然對楚國我都要退避三舍來報恩,又怎麼能忘恩負義去打姐夫呢?算了,他回去就回去吧,我們自己來打!“

這下姬捷徹底沒轍了,秦國退兵了,可是晉國咱也打不過呀!不行,還得找弼馬溫。

燭之武只好再給他出主意:聽說姬蘭那孩子在晉文公那邊,晉國對他特別好,您只要承諾立姬蘭為世子,估計晉國就不會跟咱們為難了。

我們先說說這個姬蘭,他其實是姬捷的親兒子,當初姬捷的世子姬華想要殺掉姬捷自立,反被姬捷給殺了,暴怒的姬捷殺了幾個兒子,剩下的全部趕走了,其中姬蘭逃到了晉國並且當上了大夫,對重耳特別恭敬,所以重耳很喜歡他。這次重耳伐鄭,本來要帶姬蘭給他帶路的,但是姬蘭說:“鄭國是我的父母之國,這事我不能幹”。重耳覺得姬蘭為人很不錯,就想扶立他當鄭國國君,這個心思恰好被燭之武猜到了。

姬捷聽了燭之武的話,願意立姬蘭為世子,請求議和,重耳說:“也好,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把叔詹那個傢伙給我。”

姬捷又為難了,叔詹是大功臣啊,怎麼能出賣他呢!但是叔詹不這麼想,他說:“如果我一個人的生命能換來鄭國的安寧,您就讓我去吧!”

姬捷忍痛把叔詹送出了城,重耳捉到了叔詹,一一列舉了他的罪狀—比如當初怠慢重耳啊,後來背叛晉國跟楚國結盟啊,等等等等,反正都是姬捷乾的荒唐事—要把叔詹給油炸了。

口才對人來說有多重要,燭之武,兩句話救下百萬平民

叔詹不慌不忙,拱拱手說:“炸之前我說句話可以嗎?”

“有話快說!有……呃,說吧!”

“您說的這兩件事,我都勸過我家主公,不要這麼幹,可惜他都沒聽,以至於您今天興兵討伐。今天您說這些都怪我,我家主公知道不是我的錯,堅決不肯派我出來,是我為了鄭國的百姓才堅持要出來的。”

“像我這樣見事又明,又勇於任事的人,在晉國就是用來油炸的嗎?”

說完,叔詹雙手扶著油鍋(鼎)大喊:“從今以後,輔佐國君的臣子們都想想我的下場啊!”

重耳可不是昏君,無論如何不敢殺叔詹了,連忙把油鍋撤了,重重地封賞了叔詹,引兵退回晉國去了。

口才對人來說有多重要,燭之武,兩句話救下百萬平民

燭之武利用自己的口才,解了鄭國之圍;叔詹兩句話說得重耳沒有辦法殺自己。可見有一副好口才是多麼重要啊!本文由一起去望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