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傅友興:細水長流是穩健投資之道

投資的本質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下注,其結果取決於你是否有超越大多數人的認知,適時判斷出市場的錯誤定價,以高勝率去做高賠率的決策。對於投資圈內流傳的這句話,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傅友興深有感觸。

作為證券行業一名老兵,傅友興從修煉研究基本功到為投資者管錢,這條路走了整整十年。在這期間,他博覽海外經典的資產管理書籍,思考投資的真諦;潛心分析影響宏觀、行業、公司的各個要素,在長年枯燥的研究中耐心尋找被市場忽略的、高質量增長的優質企業。

得益於十多年的積累和沉澱,傅友興自2013年開始管理基金後,持續為持有人帶來良好回報。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廣發穩健增長最近三年實現34.79%的回報,在121只同類基金排第5;廣發優企精選最近一年實現回報25.59%,在302只同類基金排第4。

狩獵內生增長能力強的好企業

每位優秀的基金經理都有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比如對宏觀經濟週期的認知,有助於基金經理自上而下優選行業;對行業和企業經營的洞察,可更好地把握行業空間、競爭格局、競爭壁壘等。傅友興也不例外。

“做研究和投資這麼多年,我們發現優秀的公司是能夠被大眾廣泛認可的,大家都會去追,你想做得更好,就要在市場忽視、股價低估時去買。”傅友興說。顯然,這既考驗人性,又考驗理性的研究功力。

從事研究16年來,傅友興總能保持獨立思考,並從中獲得與眾不同的見解,甚至對於同樣的財務指標,傅友興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運用。譬如說近年來資本市場波動加大,“業績為王”被奉為擇股的圭臬,但傅友興更關注的是增長的質量,包括資本的佔用及與績效的匹配程度、現金流、經營收益與金融收益的區分等。

代表性例子是傅友興三年前關注的一家消費類企業,該公司市盈率約30倍,利潤增速為15%-20%,從利潤表角度看這家企業並不具備“高增長”因子。然而,傅友興在研究中發現,這家企業長期“借”用上下游的現金,運營中佔用的資本非常少,企業現金流充沛。在傅友興看來,這家企業的增長更穩健更有質量。近一兩年,這家企業的價值逐步獲得市場認可,公司總市值四年增長4倍。

長期的鑽研和積累,讓傅友興堅信,好企業能夠依靠內生增長能力不斷成長,而不是靠不斷的融資和資產擴張來實現利潤增長。因此,他管理的基金重點配置具有較強內生增長能力的公司。而深入的研究,也支撐著他以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來等待公司成長收益的兌現。例如,2015年初他發現定製家居企業索菲亞的價值並買入,2016年一季度起他連續6個季度重倉該股。W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6月底,索菲亞股價累計漲幅近300%。

追求年複合15%至20%的增長

每個優質公司的價值發現,帶給傅友興的不僅是一隻優質股票,還有整個行業的配置性機會。因為科學的研究往往是觸類旁通的,傅友興在研究個股的過程中,對個股所屬行業甚至上下游產業的基本面也會進行系統的分析。例如,在發掘索菲亞的過程中,傅友興就把它下游的地產行業紮紮實實地研究了一番。所以在他的持倉中,常常會有部分個股看起來有些“特立獨行”,例如2016年他曾重配黃金,2017年下半開始,金融、地產也曾出現在他的重倉股中,這些板塊都曾在不同時期為傅友興賺取過可觀的收益。

“國內資產的價格跟經濟週期密切相關。經濟週期中,各類企業的增加和擴張以及倒閉和收縮在不斷變化中,通過對宏觀和產業的觀察,可以把握這個變化過程中出現的配置性機會。”傅友興解釋道。

無論是選股,還是行業配置,傅友興都有著較為出色的把握能力,但他謙虛地表示他並不能算這些領域的強者。“我們盈利可能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牛,很可能是,恰好我們碰到了與市場最合拍的一段。”傅友興說道。顯然,這是他對市場的敬畏,也是對自己能力邊界的清醒認知。

或許也正因如此,短期的大漲,從來不在傅友興的預期中,他為自己設定的小目標是投資組合實現年複合15%到20%的預期收益。他說,“即使要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在管理基金三年半的時間中,傅友興憑著科學的研究體系和穩健的風格,為投資者實現穩穩的幸福。

基金經理簡介:

傅友興簡介:證券從業年限16年。現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一部副總經理、廣發穩健增長和廣發優企精選基金經理。投研經驗豐富,擅長管理價值穩健型權益產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靈活運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進行擇時和選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