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随着2018年5月日本航空自卫队在本州东北部的三泽基地部署了7架F-35A战斗机,前往该基地周边拍摄新型隐身战斗机起降的日本“爬墙党”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种现象引起了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焦虑,禁止“爬墙党”们拍摄F-35A战斗机起降的一些后视镜头,理由是该机的尾喷管属于国家机密。这个匪夷所思的决定遭到了日本“爬墙党”们的不满,一些人把自己照片中F-35的尾喷管打上了重码以示抗议,并且很快F-35的一个新绰号——“机密君”也流传了开来。

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F-35的尾喷管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能让空自如此紧张呢?它就是隐藏在F135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中的雷达屏障。

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大家都知道在战斗机上,高速旋转的涡扇发动机风扇和涡轮是入射雷达波的强反射源,某些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甚至能够根据敌方战斗机发动机风扇的反射波频谱来确定该机型号,这就是所谓的非合作敌我识别。

因此消除涡扇发动机的雷达回波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至关重要。但具体怎么消除呢?对于发动机正面的风扇来说一般可采用两种主流隐身设计,第一种是S形进气道,不让入射雷达波直接照射到风扇,同时通过在进气道内敷设吸波材料让雷达波在进气道内的来回反射中耗散能量,我国的歼-20战斗机采用的就是典型的S形进气道。

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第二种是在进气道前方增加吸波材料制造的雷达屏障,也就是一组类似涡轮静子的弯曲叶片,通过完全遮挡发动机风扇避免被雷达波直视,波音公司的“超级大黄蜂”和X-32验证机就是用了这种技术。据说苏-57生产型也将在进气道内安装雷达屏障。

但对于发动机尾部涡轮的遮挡就不这么容易了。绝大多数战斗机加力涡扇发动机都能从尾喷管直视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和加力喷油杆组件以及前方的燃气涡轮,如果雷达波从战斗机的六点钟方向入射,那么会因尾喷管内的复杂结构和高速旋转的涡轮而引发强烈反射,不利于该机的后向隐身。

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为了打造具有全向隐身能力的战斗机,美国航空发动机巨头在研制F119和F135时创造性地把雷达屏障概念引入了加力燃烧室的设计中,从后端堵住了入射雷达波的“窥视之眼”。从之前流出了美军F-35尾喷管高清照片中可以看到,F135的加力燃烧室内完全看不到传统的火焰稳定器和喷油杆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带中心椎体的类似雷达屏障的结构,其低压涡轮叶片也完全被这个屏障遮掩掉了。

根据普惠公司的解释,F-22的F119和F-35的F135是世界上唯二两种具有隐身加力燃烧室的生产型涡扇发动机。在这两种发动机上,加力燃烧室内传统的喷油杆和火焰稳定器结构都被新型雷达屏障取代。这个雷达屏障由18片弯曲的静子导向叶片组成,中间有中心椎体,阻挡入射雷达波直视发动机低压涡轮。静子导向叶片一物多用,其后缘呈平面起到火焰稳定器的作用,同时这叶片内部也集成了喷油嘴,可将多级加力所需的燃料雾化喷射在加力燃烧室内。

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在加力燃烧室内增加一个雷达屏障毕竟会对尾喷管的喷气顺畅性造成负面影响,F135曾在2009年3月的全加力测试中暴露出喷气尖啸声的问题,后查明是加力燃烧室内雷达屏障导致的压力脉动所致。普惠公司表示通过燃油系统进行微小的硬件改进以减少空气动力学泄漏并升级软件后,使F135“可在整个飞行范围内提供全部最大加力推力“。


生怕机密从机屁股里泄出去 日本就是捂着F35的后庭不让拍

F-35服役后美军就一直把该机尾喷管中的雷达屏障列为机密,公布的照片也大都经过审查以避免曝光尾喷管内部细节,发动机的生产商普惠对该屏障的说明也是寥寥数语。这也难怪日本航空自卫队对F-35A的尾喷管保密如此上心了,“机密君”这个绰号来的真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