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爭霸,90年代張學友,香港樂壇後

曾經的香港樂壇,可以說是人才輩出了。其實要說開啟香港樂壇流行音樂當屬許冠傑,在70年代中期的時候,許冠傑創作的歌曲,將人生哲理愛情全都揉縮在歌詞裡,唱盡了人世滄桑,可以說作為第一代的香港歌神實至名歸了,還在80年代的時候,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的四個人開啟了流行時代,尤其是譚詠麟和張國榮之間的譚張爭霸,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

譚詠麟和張國榮兩個人之間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可以說兩個人是許冠傑之後的集大成者。也為以後香港流行音樂的走向奠基了方向。90年代之後,張學友當屬歌神,開啟了四大天王的時代,當時張學友不僅唱粵語歌,而且還唱國語歌,在內地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了。

香港樂壇好像逐漸的沒落,陳奕迅好像只能擔得起一個歌神的稱號了吧,其實陳奕迅和前面的這些大咖比起來完全微不足道,陳奕迅也是生不逢時的,前面的很多完全隱退的時候,陳奕迅也才剛剛出來,甚至有不少網友打趣說的如果陳奕迅早生了十幾年,香港樂壇一定沒有他的位置。如今的陳奕迅像極了最後的一個獨行人。

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些外,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林子祥,他具有鐵肺唱功,創作的男兒當自強等經典歌曲,可以說也是風靡了很久。林子祥非常的低調,在香港樂壇不經常露面,所以說影響力沒有上面的幾位大。羅文創作的小李飛刀鐵血丹心以及獅子山下確實也是膾炙人口,而且徒弟也是桃李滿園,成為粵語樂壇的教父。

關正傑和鄭少秋其實也是為粵語歌做出貢獻,鄭少秋主拍影視劇,而關正傑早早的退出了香港的樂壇,所以說兩個人總體來說,對於香港樂壇流行音樂的貢獻並不是很大,不過也不可以否認他們的貢獻,70年代的許冠傑是第一代歌神,80年代的張國榮譚詠麟以及陳百強是第二代歌神,張學友作為90年代中期歌神也是吸引了不少粉絲,而陳奕迅作為2000年後的歌手,確實也是讓人非常唏噓了。

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爭霸,90年代張學友,香港樂壇後

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爭霸,90年代張學友,香港樂壇後

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爭霸,90年代張學友,香港樂壇後

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爭霸,90年代張學友,香港樂壇後

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爭霸,90年代張學友,香港樂壇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