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領讀|劉強東自述:戰略、管理僅靠幾張表

36氪專門為讀書設立了【36氪領讀】欄目,篩選一些值得讀的書,並提供一些書摘。希望你手邊有一本稱心的書,讓讀書這場運動繼續下去。

京東,沒有BAT那種無所不在的碩大的存在感,沒有小米和滴滴那種呼嘯而起的驚豔感,劉強東和京東的故事,無疑仍然是一個被嚴重低估、被嚴重忽略的故事。《我的創業史》是劉強東首部口述作品,劉強東說,自己從來沒有如此詳細、系統地講述過自己的成長和創業歷程。本文摘編自《我的創業史》,劉強東口述,方興東訪談點評 ,劉偉整理。

京東公司的理念是,價值觀第一,能力第二。這個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先是看價值觀,價值觀不同,能力越強的越不敢用。

京東所有的決策、運營,都是靠五六張表格。我們是追求簡單的公司,把所有的管理理念和原則,從戰略到執行到組織到授權,都表格化了。這些表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所有員工都要了解清楚。這些表格代表了團隊的智慧,不過只有我一個人有這麼多時間去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上。

其實京東 12年以來,包括戰略決策、組織運營、企業管理等一切的一切,都化成表格展現出來了。京東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公司,我也追求簡單,這個公司沒有什麼特別多的概念。

36氪领读|刘强东自述:战略、管理仅靠几张表

這張圖表是 2004年年底制定的,是京東商城的一個戰略模型,我們所有的戰略決策都沒有脫離這張圖表。團隊直屬於上面三個最重要的系統,即信息系統(IT系統)、物流系統和財務系統。最核心的就是成本和效率。成本、效率,橫向跟同行比,縱向跟自己的歷史數據比,成本有沒有每年逐步降低,效率有沒有逐步提升。最後是產品、價格和服務,這個叫用戶體驗層。

團隊是基礎層、根基層,上面一層是系統層,就是公司最核心的三個系統——IT系統、物流系統和財務系統,最上面就是用戶。

現在這三個系統都能實時動態地看到數據,這是公司最核心的部分。我們最關注的內部財務指標不是毛利率、不是淨利率,是我們的成本。我們的理念是先降低自己的成本,才有能力給消費者降低價格。這個價格並不是通過補貼實現——成本比別人高很多,結果價格賣得比別人便宜,其實是損失自己的利潤。

我們京東的低價格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礎之上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今天上市了,你看我公司財務報表綜合費用率大概 13%,我如果把金融、京東到家、京東智能、雲這些全剝離,京東商城的費用率會更低。

可以用 2013年的費用率舉例,那個時候新業務的影響力還不大,那一年京東的運營費用率是10.3%,如果把食品、圖書、快消品這些低單值的產品去掉,剩下電子產品的綜合費用率其實更低。與國美、蘇寧的綜合費用率 16%相比我節約了差不多50%的成本。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在價格一模一樣的情況下,我成本永遠可以比別人低。所以我跟國美、蘇寧拼價格,其實是拼成本。先拼自己的成本,而不是燒投資人的錢。如果我財大氣粗,成本也是16%,價格又非得比別人便宜,到最後永遠是我虧損。

這裡面的信息系統,我們把它定義為整個公司的“火車頭”,是引領系統。我們所有的業務部門都是圍繞著信息系統開展工作的,它引領我們的營銷和採購行為。信息系統能夠網上給你訂單,連接到所有的錢,我們每一分錢跟信息系統都是相連的。我們每一天、每一個站、每一個配送員,多一分錢少一分錢,我們在六點半前操作系統都可以拿到報告的。我們跟供貨商結算,我們的每一分錢,都是信息系統管理起來。我們每一件物,都是信息系統管理的,包括我們的固定資產。我們每一件產品,每個筆記本,或者每一個牙刷,放在庫房的哪個貨架上的第幾層,或者放在哪個格子裡面,這在信息系統裡都能看到。所以在客戶那裡,我們的資金、我們的物、我們的人、我們的每個員工的工作(我們只有清潔工在信息系統之外,他只需要每天早晚考勤通過),都是以信息系統為基礎開展工作的。

我們每一個打包員,打完包都要掃描一下,告訴系統這個包是我打的,這樣一來,就這一個動作我們就能知道,這個打包員一個月下來之後,你浪費了公司 28米的膠帶,我們都能算出來;你浪費了 16個 6號紙箱子,因為我們紙箱子有 1-6號不同的規格,我們的系統可以算出來客戶這個訂單該用什麼樣規格的紙箱打包。比如說本來 3號紙箱能完成,但你用 4號紙箱打包——用更大的紙箱打包,對於這個打包人員來講是有好處的。為什麼?因為打包更快,他可以拿到更多提成;但是對於公司來說是浪費錢了,因為你要有更多的填充物,去把那個縫隙給它填滿。所以箱子越大,打包員打包越快,箱子越小他還要通過擺放去調整,這樣才能把貨恰好放進去。所以說我們的信息系統裡面能夠得到很多東西。然後就是物流系統和財務系統。

這三個系統就像一座城市的基礎設施一樣,城市的道路合不合理,決定了將來會不會堵車,下水道好不好,會決定暴雨時會不會水淹城市,這三個系統就是京東的基礎設施。有了這三個基礎設施,才能說讓民眾生活得幸福,讓老百姓活得好。

在成本、效率之上,我們還有產品、價格和服務。消費者不關注什麼系統、成本和效率,他要的是正品行貨、價格便宜、服務要好,我們把它定義為客戶體驗層。所有倒三角形戰略模型最後支撐的都是客戶。客戶在我們內部並不是狹義的定義為網上的消費者,供應商和賣家也是我們的客戶。整個倒三角的體系支撐了三類客戶共同的發展。

這一框架思路在 2004年年底形成後一直沒有演變,我跟所有的投資人,包括徐新、張磊、陳小紅、沈南鵬、Yuri都是講這一思路,沒講過別的。我們的根基扎得很深,因為我們把基礎打得很牢實。

上面的產品、價格、服務,靠著底下三個層面來支撐,最核心的是團隊,先打造團隊,再打造三個系統,三個系統好不好就看三個系統的成本能不能降低、效率能不能提升,成本、效率有了保證之後,才有資格去講用戶體驗。接下來是人事方面的幾個重要表格。第一個是“能力、價值觀體系”表。

我們招聘管培生、選人、用人、留人、升職、加薪、辭退主要就看下面這張表。

36氪领读|刘强东自述:战略、管理仅靠几张表

把考核指標分為兩個維度量化的話,是 0分到 100分,一條是能力線,一條是價值觀線。

“能力”當然好解釋,就是你做事情這種潛力,或者能量大小,或者你的績效,或者你的業績等等。“價值觀”的評判標準就是跟我的價值觀匹配度是多少。我們認為價值觀實際上是一個人對待他人、對待自然,還有包括人和人之間的看法,就是你怎麼看待他人,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世界,大部分價值觀是沒有好和壞的,不存在好和壞,只存在匹配和不匹配。京東公司有我們自己的價值觀,老實說任何一家公司的價值觀實際上都是老闆的價值觀,特別是一個創業企業,創業企業的文化一定是老闆個人倡導的,創業企業的價值觀一定是這個創始人的個人的價值觀。二者永遠是匹配的,從來沒有發生過偏離,發生偏離的時候一定亂,企業文化會亂,造成公司的混亂,最後潰敗。

員工大概分為五類。得分都很低的這類人就是“廢鐵”,這樣的人不要,能力不行,價值觀跟你也不一樣,你要他幹嘛。價值觀跟我匹配度非常高但能力不行,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鐵”,可以鍛鍊,我們給他一次培訓的機會,或者轉崗的機會。做配送員不行就做揀貨員,揀貨員不行做打包員,營銷不行做運營管理,運營不行做財務,財務不行做行政,行政不行做 HR,總能找到適合的崗位,畢竟公司這麼大。只要價值觀跟我們一樣,給你安排合適的位置,或者培訓你一下,就變成“鋼”了。一家公司 80%的員工是“鋼”,是公司支柱。

最優秀的就是公司的高管,能力跟價值觀都是最好的,是佔20%的“金子”,就是公司的主幹力量。還有一部分人是“鐵鏽”,能力非常強,做產銷業績可以讓利潤暴漲,就是價值觀跟你不一樣,做事情沒什麼誠信,也沒有合作、合辦、共贏的理念,能壓到哪兒就使勁切,利潤做得很好,效益漲得高高的,但把供貨商壓榨得不行了,這樣的人不能要。因為這種人給你帶來業績的同時,還給你的團隊帶來很大的破壞,因為他價值觀跟你不一樣,他能力很強,所以他搞破壞的時候比“鐵”搞破壞、殺傷力要大得多。所以發現鐵鏽要堅決地、毫不猶豫地把它幹掉,否則的話會一點一點把“鋼”給腐蝕了。

為什麼“鋼”和“金子”是二八的比例?金子不是越多越好嗎?不是的。因為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現金收入、股票都是有限的,當公司金子太多的時候,你沒什麼資源留下這部分人。

很多初創公司,一路狂奔,培養了大量人才出來,然後公司一上市,很多員工就離職了,一方面說明這家企業有大量新人培養出來了,金子太多了,可企業資源養不了這麼多金子,金子走了。當金子不夠的時候,99%都是鋼,只有 1%的金子,慘了,公司核心骨幹、領頭羊少,這家公司業務就容易出問題,容易出事,你會發現團隊離職率特別高。

你如果發現一家企業的離職率很高的時候,往往是這個團隊金子的比例不足造成的,因為離職率是跟管理者的個人的魅力和領導力密切相關的。在同樣的待遇、同樣的辦公環境、同樣的企業激勵計劃下,你會發現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團隊下面的離職率就是低於另外一個。比如我們的庫房,可能分為三個打包小組或者五個打包小組,有五個打包主管,條件、待遇、體徵、比例所有都一樣,但是你發現五組離職率不一樣。這實際上跟這主管的能力高和低有關係,能力很強的主管你發現他底下兄弟特別有幹勁,沒人願意走,對未來充滿著希望,他也不斷給下屬培訓,教下屬技巧,讓下屬共同提升,然後自己在升職中不斷推薦人,有什麼學習機會,會向公司說這個打包員我覺得很好,將來能夠成為公司的主管。所以當金子的比例遠遠低於20%,會導致團隊中普通員工的離職率會很高,也是不穩定的情況。相對穩定的是二八比例。

高管和骨幹,我們分 M(管理)系列、P(專業)系列。P系列比如做研發,年薪能拿到四五百萬元,可能比 VP(副總裁)還高,他也是公司的金子,可能他不管人,一個人都不管。

我們很少通過獵頭找人才。陳生強是徐新介紹來的,徐新說財務要正規化。我說好,正規化可以啊。當時給我推薦了陳生強,說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了,非常好。那是 2007年年初的事情。面試的時候我問陳生強要多少年薪,他說12萬元。當時就把我嚇得不行了,我說我一年工資才幾萬塊錢,他拿 12萬元,怎麼行?

最後還是徐新出面,說 12萬元確實有點多了,就讓給他開 6萬元,一個月 5千塊錢,剩下的錢由今日資本出。當然了,到了 2008年我不用她掏了,這人我確實很喜歡,很能幹,我覺得他對公司來說物有所值,給他這麼高薪水是值的。

36氪领读|刘强东自述:战略、管理仅靠几张表

第三張表是“人事權 ABC”。C上面有老闆 B,B上面有老闆 A。招聘 C時,必須 A和 B同時同意,C的升職、加薪、辭退、發股票、獎勵、開除等一切事務也都要 A和 B意見一致,不允許單方決定,為了避免一個人說了算,旁邊還要有 HR參與。HR沒有權利給 C升職、加薪、辭退,沒有提名權,只有審核權。對 C的提名都是 A和 B一塊,A不可以跳過 B給 C加薪和升職。HR就是判斷員工升職加薪符不符合公司章程。通過這種 AB模式就避免了公司單一員工決定生殺的權力。

我們還有一張關於“財權 ABC”的表。隨著公司擴張,當員工數量到達一萬人以上的時候我們開始制定規則了。比如 2010年的時候,有一次我們開月度溝通會,高管跟我抱怨說有些文件最多一次需要八九個人簽字,供應商跟我們要筆錢,光簽字就簽了兩三天。我一想,這可真不行,最後制定了 ABC原則。C所有的支出,比如 100萬元,根據簽字人的權限,找上級老闆 B和A,A、B加上財務人員共三個人,任何一筆支出,哪怕 5億元的支出,三個人簽字就可以了,從此簡單多了。

36氪领读|刘强东自述:战略、管理仅靠几张表

關於團隊管理,我們有幾個原則。第一個叫“8150原則”。任何一個管理人員,最低必須管 8個人,為了減少公司的管理層級。很多公司比如一個 VP管著兩個總監,一個總監要管兩個高級經理。在京東,我們就把兩個總監直接砍掉,四個高級經理直接向 VP彙報。

超過 15個人才可以拆分。任何管理者手下不能少於 8個人,少於 8個人就不需要你了,把你撤掉,讓你上面的人直接管你下面的人,減少管理層級。

50是最基層的管理人員下轄統一工種,超過 50人才可以設立另外的管理者。比如打包員,一個打包主管必須管 50個人,只有超過 50個人才可以變成兩個打包主管,因為工種比較單一,沒必要設置太多的主管。

慢慢地人多了之後,發現好多人開始光發號施令不幹活了。原先一個 VP就管兩個總監,一個總監管兩個高級經理,一個高級經理管兩個經理,一個經理管兩個主管……就管兩個人,很輕鬆。不如把總監、高級經理兩層都去掉,一個 VP管 8個經理得了。到今天為止,我跟十多萬名員工之間只隔了五級。這樣就解決了公司的管理層級問題,避免管理層太多,決策鏈條太長,組織效率低效。避免公司人浮於事,官太多,人太少。

第二個就是“一拖二原則”。每一個新來的管理者從原單位最多帶 2個人過來,防止形成幫派。如果帶的人多怎麼辦?也歡迎,去別的部門。大概是兩年前制定的這個規則,實踐中得來的。有一次我們發現某個部門來了一個總監,從傳統行業來的,他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挺好,又從原公司帶了 13個人來,基本上把他原單位的那個部門全搬來了。這個總監的業績很好,但是有一天發現,這個部門一直就是維持十幾個人,新人都進不去。我說這不行,得把人分到別的部門去,不服從的全開除。寧願這個部門癱瘓兩年,也不允許拉幫結派。比如我們發現有人“三觀”不正的時候,就立馬讓其走人,之後部門癱瘓三個月,三個月就三個月,我不在乎這三個月,甚至三年都不在乎。很多公司是一個部門來一個頭兒,帶了很多原部門的人。等這個頭兒走的時候,發現這些人都走了。這樣是非常可怕的,走的時候損失也很大,我們不可以。這可都是出了事之後我們經過反思才定下這些原則的。

我們還有“24小時決策制”。就是說管理者收到任何一個請示的時候,從我這兒開始,所有人必須在 24小時之內給下屬清晰明確的回答,Yes or No,或者別的指示都可以,絕對不允許說再考慮考慮之類的話。你可以考慮,但不能超過 24小時。你若飛到美國,途中飛行 14個小時落地了,你還有 10個小時考慮。我們全球飛行時間最長的是 17個小時,下了飛機,還有 7個小時的決策時間。

這個原則是怎麼來的呢?很多人出了事之後,追根溯源,發現事情往往是卡在了某一個員工那裡。員工的解釋是,哎喲,我當時在開一個會,開會之前我收到郵件讀了郵件,可著急開會來不及回郵件,開完會之後我又忘了。歸根結底就是沒有及時給下屬做出指示,導致後來出事了。所以現在要求所有上級在收到下級請示時,必須在 24小時之內明確地給出答覆,而且不能是含糊的答覆。

我們還有“backup(備份)原則”。就是說如果某員工升職了,兩年之內他必須找人接替原來的位置,也就是找到指定的、公司認可的人員做後備,如果兩年之內找不到人,就要被辭退。公司提供升職的機會,但如果沒有backup,對不起,就升不了職。這是確保公司必須有人員備份,不會因為一個高管人員的離職使業務癱瘓。很多人說,我有替補人員也害怕。因為很容易被替代,在京東,我沒有說誰是絕對安全的,我都不是。如果說這家公司業績非常糟糕的話,我是有股票言語權的,但是我沒有非要做這個公司的CEO,每個人要為公司考慮。

還有“NO(不)原則”。就是隻有兩種情況不能說 No,第一種就是沒有事實或數據能夠證明別人的需求是不正確的,你不能說 No;第二種是有利於用戶體驗提升的,你不能說No。

還有“333原則”,就是彙報不允許超過 3頁 PPT,開會不允許超過 30分鐘,同一個議題的 PK不允許超過三次。

我們只有“能力、價值觀體系”是借鑑 GE公司的,其實那是 GE公司的一個管理框架。我們的管理體系都是靠自己從實踐中總結來的,別的企業是不是類似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絕對沒有抄襲別人。

如果一家公司失敗了,絕對不是因為錢的問題,是團隊出了問題。公司成功和失敗永遠是團隊的問題。如果說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從來不想競爭激烈、政策因素、市場因素,我們從來不找,我們就找人的原因,我們從來不考慮別的因素。

36氪领读|刘强东自述:战略、管理仅靠几张表

《我的創業史》

口述:劉強東,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其創辦的京東已成長為中國電商巨頭,並於2014年5月在美國上市。

訪談、點評:方興東,清華大學博士,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兼國際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博客中國創始人、總編輯,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互聯網口述歷史項目總編,《互聯網史記》專題片總策劃,《網絡空間研究》雜誌主編。

整理:劉偉,媒體人、雜誌人、出版人,多年從事期刊與圖書工作。內容的觀察、策劃、轉化者,關注“顛覆”與“人文”、“思想”與“精神”。“互聯網實驗室文庫”主持,文庫出版方向包括:產業專著、商業巨頭傳記、“口述歷史”項目、思想智庫。“互聯網口述歷史”執行總編。

內容簡介

這部口述史真實、客觀地披露了劉強東創業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並對過往幾十年的人生進行了詳實具體的總結與展示,包括其經營理念和商業價值觀。從小時候在村裡“賺取第一桶金”就不難看出劉強東對商業的敏感。在日企打工還債的那段時期,劉強東“偷學”到了哪些管理的精髓?在中關村做刻錄機和碟片生意那麼賺錢,為何又力排眾議,從線下轉戰線上?面對公司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面對外界對京東資金鍊的質疑,他又是如何成功獲得一輪輪融資?公司從十幾個人發展到數萬人,京東如何做好管理?智能時代呼嘯而至,京東如何佈局智能時代新戰略?對管理者和創業者來說,本書不僅僅是勵志雞湯,更是一本實操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