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被株連九族時,親人爲何寧願等死也不願逃走?

古代的皇帝們是天下最尊貴的人,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殺大權。所以伴君如伴虎,得罪誰也不能得罪這個掌握自己生殺大權的人,因為一個不小心,不光自己要被殺頭,還要株連九族,連自己的家人和先人都要被連坐。那古代的罪犯被誅九族的時候,為什麼他們的親人卻不願意逃走,而是坐著等死呢?

古代犯人被株連九族時,親人為何寧願等死也不願逃走?

首先我們來說什麼是株連九族。其實株連九族,就是一人犯死罪,他的整個家族都要承擔同樣的刑罰的制度。而九族就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也有的說是上自高祖,下至元孫,乃為九族。

其實九族之說並不是實指,而是指所有和罪人有親緣關係的人,就是說只要和罪人沾親帶故都會算在株連之列。其實這種族刑在夏啟的時候就有記載,當時是為了將士出征的時候能夠聽從命令,奮勇殺敵。如若違反規定,就會將犯者和其子一起處死。

古代犯人被株連九族時,親人為何寧願等死也不願逃走?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有了“夷三族”的族刑。當然古代實行抄家滅族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但是卻出了伍子胥與吳伐楚這件事,原因就是滅族不夠徹底,所以後世的皇帝們逐漸實行起了株連九族的刑罰。那罪臣被判處株連九族的死刑的時候,他們的親人是怎麼做的呢?為什麼寧願坐著等死,也不願意逃走呢?

古代犯人被株連九族時,親人為何寧願等死也不願逃走?

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抱著心存僥倖的心理,因為古代的人們奉行儒家的思想,人們講究倫理綱常的所以唐代的時候,國家的律法就規定,不殺老幼和殘疾人。在明清時期,幼童就被成為奴隸。

原因之二就是跑不掉。因為被判株連九族的罪人,都是馬上執行死刑的。所以根本沒有緩衝的時間,而且古代消息閉塞,等到罪人的家人知道此消息的時候,那些前來捉拿的士兵也就已經找上了門。這時他們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古代犯人被株連九族時,親人為何寧願等死也不願逃走?

古人常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根深蒂固的等級思想已經使得臣子百姓越來越有奴性。而且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即使有人僥倖逃走,但是會被官府通緝,只能東躲西藏的過日子。這時候,親人們全都已經離世,自己活著其實更加痛苦。

而且如果再次被抓的話,將會遭受酷刑,之後再被處死。與其這麼痛苦的死去,還不如直接坐等被殺,至少不受那麼多的痛苦了。

古代犯人被株連九族時,親人為何寧願等死也不願逃走?

所以古代那些被處以株連九族的罪人的家人們,因為心存僥倖,也知道自己逃也逃不掉,最後大多選擇坐著等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