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花未开先黄 咋回事?

西红柿花未开先黄 咋回事?

9月份,是秋延迟西红柿开花坐果的关键期,近段时间病害少,温度适宜,正是一年中最适合蔬菜生长的时间。然而,记者近期在山东聊城、泰安、临沂、潍坊以及河北唐山等多个地区采访时,发现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很多菜农棚里的西红柿花穗,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已经黄化脱落,就算开放的花朵也大都瘦小细弱,很难坐果。


1、苗期天气差 基础未打好

夏季,西红柿的育苗期大约在28-35天,8月份定植的秋延迟西红柿,育苗期集中在7月份。而今年7月份天气情况很差,晴天时高温酷暑,气温长时间维持在36℃以上,多地打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遮阳网覆盖时间长;加上今年夏季雨水多、阴天多,使得西红柿苗期整体光照偏弱。而阳光是最好的控旺剂,高温弱光必然导致西红柿苗子细弱。据调查,今年西红柿苗子普遍送苗较小,大都在3叶一心期,关键就是因为天气条件差,苗子生长发育迟缓,按往年经验播种,到期苗子却没有长到那么大。

西红柿花未开先黄 咋回事?

温度过高,苗期花芽分化越快,但更容易出现问题,不如往年正常,今年秋延迟西红柿普遍花小花弱,这从第一穗果畸形花、畸形果明显较往年多可以看出。

恶劣环境的出现,还会诱导蔬菜产生乙烯等物质,会加速叶片、花朵等老化脱落。

2、花芽分化不良 先看这些因素

花芽分化不良,尚未开花就已经变黄脱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花芽分化。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西红柿花芽分化不良,高温弱光是首要的影响因素,高温造成蔬菜整体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营养积累减少。而弱光则使得有机营养入不敷出,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植株细弱,花芽败育,出现落花。

水肥条件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多种营养元素在花芽分化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硼、钾、铜可有利于花芽前期的形态分化,锌可有利于花芽后期的形态分化,钙参与花芽分化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重茬日益严重,施肥不合理,土壤中营养失衡问题日渐突出,大量使用的氮磷钾肥料,大量富集于土壤中,不但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盐渍化,还会影响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西红柿花未开先黄 咋回事?

3、底肥调节很重要 这些营养要补充

底肥是改良土壤的关键手段,当前菜农普遍使用稻壳粪、复合肥等作为底肥,偏重于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但对于钙、镁、铁、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极少。而硼、锌、铜、钙等中微量元素,与植株的花芽分化密切相关。

苗期根系弱,吸收养分的能力弱,加上氮磷钾等大量使用,造成土壤中钙、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吸收困难,从而影响花芽分化,甚至花芽败育落花。

底肥使用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腐熟好的有机肥外,还要搭配好中微量元素,使其与有机肥一起翻入土壤,补充中微量元素,确保土壤养分平衡。一般来说,在有机肥外,可每亩使用钙镁磷肥100公斤,硫酸亚铁2公斤,硫酸锌2公斤,硼砂0.5公斤,较少使用铜制剂的还应适量补充铜。

4、促棵先促根 苗期选肥有重点

苗期选肥,重点在于底肥。歇茬期应注意深翻地,闷棚,增施生物菌肥,从而改良土壤,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但在蔬菜定植后,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生长。针对不同的土壤情况,要采取各自适宜的改良方案,这里做一下简单介绍。

土壤板结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匮乏,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一浇水土壤颗粒全部弥散,土壤通透性大受影响,根系容易缺氧;一旦干旱,土壤裂隙大而多,根系尤其是毛细根受到破坏,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针对土壤板结,菜农可以重点使用腐殖酸类产品,优质腐殖酸全水溶,使用后可以快速调节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大大改善土壤通透性。划锄是改善土壤板结情况最好的管理措施,菜农可在浇水后2-4天,地表湿度降低后进行,可打破地表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

土壤盐渍化是土壤盐粒子含量过高造成的,浇大水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减轻盐渍化为害。腐殖酸是改良土壤最好的东西,团粒结构形成后,对盐粒子的吸附能力也更加强大,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盐渍化。

苗期追肥,还要注意叶面肥的选择。蔬菜雌花小、坐果难,喷洒功能性叶面肥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此外,还可根据植株长势,间隔喷洒磷酸二氢钾等,调整植株体内养分平衡,促进花芽分化。

摘自菜农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