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卻是對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文|歷史漲知識

有句話說:“你最愛的人,傷你最深;能傷你最深的,才是你最愛的人。” 這句話放到張幼儀和徐志摩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提起徐志摩,大家總是會給他打上“民國大才子、詩人、渣男、負心漢” 等等諸如此類的標籤,或是聯想到圍繞在他身邊的三個女人: 原配夫人張幼儀、夢中情人林徽因、情之所歸陸小曼。然而大家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瞭解的卻是不深。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卻是對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張幼儀,1900年出生在一個有著龐大政治地位的大家庭,12歲之時在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在學校她受到了先進的教育。

然而三年之後,尚未畢業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結婚了。當時徐志摩家是江南富商,張幼儀家政治地位雄厚,兩家對這門婚事都相當滿意。於是,年僅15歲的張幼儀便中途輟學嫁到浙江徐家做了少奶奶。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卻是對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然而,追求自由與浪漫的徐志摩對這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相當反感,對他眼中就像“鄉下土包子”的妻子更是厭惡到了極點。因此,在結婚之後的第五天徐志摩便以求學為由飛往國外了。

面對自己丈夫的冷眼與拋棄,張幼儀依舊孝敬公婆、操持家務。在飛往國外和徐志摩團聚的時候,她盡心盡力的為他洗衣做飯,還為徐家生下了長子。可以說,無論是作為妻子還是兒媳,張幼儀都無可指摘。

然而,徐志摩在有妻子的前提下還和林徽因瘋狂的戀愛,著實傷透了張幼儀的心。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卻是對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在徐林熱戀之時,張幼儀整日以淚洗面,再次懷孕的她得到的不是丈夫的安慰,而是徐志摩提出來的離婚。傷心欲絕的張幼儀受不了了,於是兩人於1922年正式離婚。

離婚之後的張幼儀輾轉德國法國, 生下次子後她的心才得到了一絲寬慰。然而不幸的是她的第二個孩子卻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她,不過堅強的張幼儀還是撐過去了。

回國後,她先是在學校教德語,之後,她還開了家服裝公司。儘管徐志摩那般殘忍的對待她,張幼儀依然打理著徐家的大小事,照顧老公公老太太。就連前夫徐志摩死後的葬禮也是她操辦的。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卻是對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上海解放前夕,張幼儀去了香港,在這裡她認識了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蘇紀之。他是一位醫生,曾經留學日本,也是離異有子。相似的感情經歷,讓兩人很快走在了一起。兩個人在一起簡單而幸福地生活了18年,蘇紀之去世後張幼儀便定居在了美國。

1988年88歲的張幼儀病逝,在她的墓碑上僅刻下了“蘇張幼儀”這四個字。然而這四個字卻代表了張幼儀已經是蘇家的人,世人評價:對負心漢徐志摩而言,無疑是一種最好的“報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