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爲了當皇帝苦等了26年,最終只當了186天皇帝,卻被後人稱讚

封建君主專制下的太子地位十分敏感,一方面他位高權重,除了皇帝以外就數他最大,可另一方面太子也不是很容易當的,因為盯著太子之位的人實在是太多,古代的宮鬥有多厲害,我想各位應該從電視劇當中就可窺一番。

太子為了當皇帝苦等了26年,最終只當了186天皇帝,卻被後人稱讚

唐朝有一位叫做李誦的太子,他便從太子的位子上熬了長達26年,最後好不容易熬出了頭當上了皇帝,卻還沒當幾天就被迫退位。

李誦是李適的大兒子,公元779年他被立為太子,李誦自幼喜歡學習武藝以及古典經書,他的隸書更是寫得十分美觀。當年涇原兵變,李適無奈之下出逃奉天,李誦就一直拿著弓箭守護在他父皇身邊,後來叛軍來襲,李誦表現得十分出色,他依據城池的地勢抵禦敵人,還用言語和實際行動激發士兵的鬥氣,最後在李誦的優秀領導之下,叛軍很快就潰不成軍。

太子為了當皇帝苦等了26年,最終只當了186天皇帝,卻被後人稱讚

比起那些只會貪圖享樂的太子,李誦的表現堪稱完美,可即使是這樣,帝王心術還是難以琢磨。當時李誦岳母私底下結交自己的勢力,有謀反之嫌疑,李適為了保險便囚禁了她。後來李適總覺得太子李誦也參與這件事,於是他一度想要廢除李誦的太子,換另一個人入主東宮,也還好當時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一直在勸阻李適,這才讓李誦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存。

由於犯事之人乃李誦妻子蕭夫人之母,古代常講株連九族,李誦為了保護蕭夫人,於是選擇了跟蕭夫人離婚,並且一直懇求李適能放他妻子一馬,可李適對於李誦的請求根本毫不在意,他還是下令處死了蕭夫人。

李誦跟蕭夫人乃青梅竹馬,結髮之妻,感情極其深厚,蕭夫人一死,李誦終日鬱鬱寡歡,並且做事更加小心翼翼。

太子為了當皇帝苦等了26年,最終只當了186天皇帝,卻被後人稱讚

或許是因為老眼昏花,李適到了晚年幾乎毫無作為,而且貪圖享樂,還寵愛一些亂臣賊子,李誦心懷天下,早已對父皇不滿,可他想起父皇曾經的手段,一直是心中有話而不敢言。

一日,李誦跟劉禹錫等人在太子府商討國事,不經意間就談到了李適所做的一些錯事,李誦說一定要找個機會跟他父皇好好談談,以求他父皇能夠改過自新。滿座人皆讚賞李誦的想法,可唯有王叔文未曾說話,於是後來李誦私底下留下了王叔文並且向他詢問剛才為何不說話,王叔文便告訴了李誦其中緣由。

原來王叔文擔心李誦前去找李適會讓李適厭煩,更可能會讓李適覺得李誦在圖謀皇位。李誦聞言落淚感謝王叔文,並說自己差點惹了殺身之禍。

太子為了當皇帝苦等了26年,最終只當了186天皇帝,卻被後人稱讚

李誦當太子時間十分之長,這期間他經歷了各種的黑暗事件,想要有所作為卻無能為力,更兼妻子蕭夫人的去世,所以李誦在太子時期就已經有暗疾在身。

公元804年,李誦忽然中風不起,而且久治不愈,未過太多時辰,李適也重病不起,後來更是一命嗚呼,於是公元805年,李誦登基,帝號唐順宗。

李誦雖然登基,但他那時還是滿身疾病,可他毫不在乎,頒佈了大批新政,重用了劉禹錫等賢臣,取消一些不好的習俗,並且減少納稅,還嚴禁朝廷內外出現浮誇攀比之風。

太子為了當皇帝苦等了26年,最終只當了186天皇帝,卻被後人稱讚

後來李誦更是企圖削弱藩王的實力,不讓宦官掌權,這一切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更是有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企圖謀反,各地藩王也紛紛上書,對李誦一派的大臣進行了人身攻擊。

李誦本就重病,見狀只得選擇退位,於是他退位給兒子,而他當了26年的太子,在位時間卻只有短短的186天。

李誦雖然在位極短,但他頒佈的新政都是對百姓對朝廷有利的政策,比起他父皇李適,李誦不知要強出多少,因此有史學家評價李誦為一代聖明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